湾区日报文章第57辑

2016/04/25 第561期

Emergent Layers

这一系列文章提出了一套分析牛逼产品为何牛逼的框架:稀缺资源在某公司引入一层抽象后不再稀缺,但新的稀缺资源出现了,并被该公司掌控 + 用户有很多或昂贵或杀鸡用牛刀的选择,但却无法干脆利落地完成任务。
文章举了很多例子加以说明。Whatsapp:发短信太贵(发展中国家稀缺资源,用户昂贵的选择),引入聊天app的抽象,形成网络效应(新的稀缺资源,并被Whatsapp掌握);AWS:数据中心(稀缺资源,小商家或个人用户昂贵的选择),引入AWS云服务的抽象,稳定、用户信任(新的稀缺资源)。还有其他例子:Uber、Airbnb、Intel、Google、Facebook、Medium、iPhone 等。
这一系列文章共有4篇,很长。我分享的这篇是第3篇。如果没有时间看全部4篇的话,看我分享的这篇就好了。这套理论适合事后诸葛亮般地分析已经成功的产品、公司,毕竟未来很难预测,谁也不敢打包票能预测得准。但如果你真的想预测某个产品有没有前途,可以套用第四篇文章最后的完形填空:
In current industry ______, customers are overserved by _______: they spend too much of their time, money, or other on _______, and it feels inefficient, saturated or wasteful. The real reason they’re served by ______ in the first place is because they have a higher level need, _______. Unfortunately, it’s difficult to serve these customers at this level directly because of some constraint, ________, which is often difficult to recognize.However, that constraint melts away when _________ becomes abstracted away into something scalable and abundant because of _______. When this happens, _______ can now serve customers directly at their higher level need, _______, by leveraging the abundant element _______ in brand new ways that never existed before. When this happens, a new scarce resource, _______, emerges. Over time, the company that makes all the money is the one who gains a monopoly hold on ______ and become the only game in town.

BuzzFeed 都有哪些内容分发渠道

如果BuzzFeed发一条消息(不管是标题党、新闻、还是广告)出去,只有20%的浏览量是来自网站,大部分浏览量来自40多个第三方渠道,包括各种社交app、聊天app、阅读app、视频网站等。
当广告是以 native ads 的形式出现,就没必要追求把所有流量都引导到自家网站,反正广告长得跟正常的内容一样,目的只是为了让人看见,至于在什么平台被看见,就无所谓了。

Fitbit 的企业健康计划

Fitbit 向其他公司批量兜售可穿戴设备,然后那些公司分发给员工并可观察员工们的运动数据,促进员工身体健康。为何其他公司愿意这么做?可以少交保险费!

何时重写整个软件系统

作者从自己失败的重写整个系统的经历总结出经验教训,他们花了近一年重写系统并尝试酷炫新技术,同时还要维护旧系统,双重压力。应该尽量用进化的观点来对待复杂的软件系统,逐步迭代、改进。

失去价值的app

花钱买了一个东西,这个东西总有坏的时候。比如app。09年花钱买的iOS app,很多已经好几年不更新了、或者制作app的公司已经倒闭,这些app在新操作系统、新手机上已经跑不起来了。

2016/04/26 第562期

聊天机器人不会取代app,但更好的app会取代app

聊天机器人受到吹捧的真正原因是:移动操作系统有太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导致聊天app承担起了『操作系统』的角色。作者在微信做PM,所以重点批判iOS长得不像微信的地方。。。
文中一个比喻挺不错的:从iOS启动聊天app(如微信),就像在90年代初从Dos启动Windows(或者在Linux命令行输入startx);你在聊天app里与各种公众号或聊天机器人互动,就像在Windows(或x-window)运行各种软件;当你从聊天app退回iOS的时候,就像关掉Windows回到Dos的命令行界面。

书与 Web

书,封装了特定主题的有限的知识;一本书是有边界的、是能读完的。Web,让琐碎的相关的知识点可以相连结(超链接);从一个网页链接到另一个网页,再链接下去,似乎没有边界。

Shit Rolls Downhill

讲工程文化、团队协作的很不错的文章,尽管比喻得很彪悍:)“需求”就像地心引力作用下的shit,从山上滚下来,每个团队站在不同高度,你不接住的话,下游团队就得遭殃了。个人、团队要互相有同理心。
很赞同这句话:"Abstraction is not about boundaries of concern, it’s about boundaries of focus. "

Uber内部上线一个microservice的案例

文章以开发并上线一个货币汇率查询的microservice为例,描述了Uber内部做microservice的流程以及用到的各种技术。

如何在4星期内在App Store得到1万个5星好评

不要在 App 里弹出对话框求用户给好评,在恰当的地方、恰当的时间点放个按钮让善于探索、已经充分体验了你的app的用户自己去点;奖励评价了你的app的用户;有一个用户反馈的渠道。

2016/04/27 第563期

作为一个40多岁的程序员

作者24岁那年出道(1997年)。本文先是描述了一下1997年的世界长什么样子的(有哪些电视剧电影、名人、网站、游戏等),然后此时40多岁的他给了年轻程序员一些很中肯的建议。
要学习电脑技术的发展史,因为大部分所谓的创新多是过往技术的重新组合、混搭、给予新的命名、重新包装罢了。

Uncanny Valley

这是一篇文笔绝佳的文章,生动形象地描述了30岁的单身女技术客服在硅谷工作、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得真好,相信很多在湾区的人能产生共鸣。本文道尽硅谷创业圈的泡沫、虚伪、荒唐,堪称 Silicon Valley 电视剧的文字版。
基本涵盖了硅谷青年的日常:堆砌零食的像幼儿园一样的办公室,meetup上虚伪的言不由衷的交谈,荒诞的公司holiday party,recruiter发来的千篇一律的描述公司福利的骚扰邮件,骑驴找马地去其他公司接受很烂的面试官的面试,与客户的鸡同鸭讲故作高明,101沿路的广告牌等等。荒诞搞笑嘲讽之外,文章结尾很能触动人心。
这篇文章说出了很多人想说但不知从何说起、如何说起的那些微妙的感受,很有共鸣。

Why Desktop is still king for B2B SaaS

你关注的不是设备,不是手机与桌面电脑的区别;而应该是屏幕大小,用户的注意力在什么大小的屏幕,你就针对那种屏幕做产品功能。

你并非不擅长电子邮件

邮箱里有太多未读邮件,不知如何是好?其实你只是不善于说 no。值得你去阅读的邮件其实不多,值得你花时间去回复的就更少了,也没必要订阅那么多邮件列表。什么邮件值得你花时间?那种能转化成『任务』的邮件

缅怀 Google Reader

2005年10月上线,2013年7月下线。有Google Reader的时候,互联网似乎还是美好的、有营养的,没有那么多标题党,我们自己做主自己决定该读什么好文章,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由社交网络的Newsfeed算法决定。
任何人都有犯错的时候。亲爱的 Google,恢复Google Reader这个服务吧,我们会原谅你的!

2016/04/28 第564期

Done, and Gets Things Smart

原文被墙,iPhone用户推荐使用
湾区日报App
免翻墙读文章,或者看打印出的PDF文件。

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几家科技公司的共同特点:他们最初都有几个常规面试流程没法招到的极牛逼的 seed engineers,就像种子一样,这些人生根发芽、定下了公司里各种流程、吸引来更多好的人才。
这样的工程师就是文中所谓的『Done, and Gets things smart』类型的工程师。你交给这些人的任务,他们不但能以极快速度完成,并且顺手修复了这样那样的问题、顺手创造了这样那样的有价值的东西。创业者们怎样发现这样的工程师:1. 你运气特好,碰巧与他们一起长大、一起求学或一起共事多年;2. 多方打听多方推荐、遍历人际关系网各节点(一般效果不大)。

软件开发基本定律:如何在下次团队开会的时候装逼

罗列了15条对人性、职场、项目管理、职场等领域(看起来)充满智慧的观察,分别都有一个听起来很厉害的名字,适合在开会的时候引用,让你看起来像是引经据典见识过人一般。
正经的:Linus定律 — "Given enough eyeballs, all bugs are shallow." 不正经的:Dilbert Principle — "无能的员工容易被提拔到管理岗位,这样他们就不用做具体工作了,可以减小他们对组织带来的破坏。"

Implementers, Solvers, and Finders

抛开职称、头衔、收入不谈,程序员职业生涯三种级别:Implementers(按部就班执行任务)、Solvers(独立自主解决上头给出的问题)、以及 Finders(能自己发现问题)
这篇文章是针对前不久分享过那篇『做程序员最后悔的事』(没有做管理、写程序到老、生活窘境)引发的思考。

试图揭秘 App Store 的排名系统与Review系统

作者自己的iOS App经历过美国地区与英国地区的App Store免费、付费下载排行第一,所以他当然知道什么样的下载量才能冲进前100、前10、以及第一。
每天下载量1000,能冲进美国地区App Store付费下载的排行榜前100名;下载量5000的话可以冲进前10;1万则可以到(或接近)第一的位置。美国地区免费排行榜的话,大概需要10倍于付费app的下载量。本文是作者继上次分享自己的收入与下载量后,又一篇很有料的文章。

删掉1000多个LinkedIn上的联系人

A在LinkedIn上是B和你的共同“好友”,然后A就发信问B关于你的事情(招聘、风投等的背景调查之类的),B回复说:“我不认识他”。这种事情时有发生,浪费彼此时间。现实中真不认识的话,还是不要加LinkedIn为好。

2016/04/29 第565期

Apple’s Organizational Crossroads

Apple 公司内的部门是按职能划分的(工程、市场营销等),而不是按产品(iPhone,Mac等)。这样的组织结构对做软硬件高度集成力求完美的产品是有利的,但不适合做线上服务。
Apple一直做不出超大规模的线上服务(10亿用户级别的)。本文认为做卓越的线上服务所需要的公司结构是要按产品划分部门的,而不是按职能。做线上产品需要快速迭代,而不是像发布iPhone这种硬件一样折腾一整年才出一个新版本。
"You don’t make great products because you want to make great products; you make great products by creating the conditions where great products can be produced."

人的虚荣心是推动社交网络蓬勃发展的主要动力

当某个社交平台让用户成为小范围的名人,用户的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于是用户对该社交平台就有很大粘性,会不断回来继续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继续晒这个晒那个。

连续创业者综合征

连续创业者(尤其是有过小小成功的)比第一次创业的人有经验,可以少走些弯路,但也容易过于自信、自负,期望过高,输不起。
有点像人月神话里的 The second-system effect:做软件系统第二个版本的时候,往往野心过大,堆砌功能、把事情复杂化,试图一口气纠正最初版本的所有错误。

Remnant ads

网站卖广告位置,没卖出去的位置就以极低价格卖给一些对targeting要求不高的广告商。有些老少咸宜的产品广告还真没必要target特定人群。这有点像最后一分钟订酒店,容易订到很便宜的。

不要让两个人去做一个人就能完成的任务

讲了一种公司里使用电子邮件的陋习:一封邮件抄送了许多人,结果没人回复、没人执行邮件里描述的任务;收件人们尽管都看了邮件,但都以为被抄送的其他人会去回复。最佳实践:能发给一个人的尽量只发给一个人就好,别抄送那么多人。
其实 code review 也一样,加了好几个 reviewer,结果放了一星期也没人 review 你的代码。如果只加一个 reviewer,对方碍于情面,就必须尽快给你 review 代码。

2016/04/30 第566期

Uber是如何征服伦敦的

这篇超长文栩栩如生地塑造了Uber在伦敦这个战场上各个角色的形象:第一个本地Uber员工、开心与不开心的Uber司机、利益受到严重侵蚀的本地Taxi运营者等。扣除保险、车的维护各种费用后,Uber司机的时薪真不高。

互联网经济

文中提出的理论不错:互联网经济是一个循环;用户使用上网设备、运行操作系统、用app、购物、送货,最终回到用户(收货)。各家公司在这个循环里都扮演着自己的角色。
在Facebook上看到广告产生购物意愿决定买什么,在Google上做研究比较价格决定到哪里买(很有可能受到搜索广告的影响),在Amazon下单、送货,最后用户收货。

各领域的佼佼者们如何建立强有力的品牌

一个强有力的品牌看上去是能拥有某个关键词的。比如提起Google这个品牌,大家条件反射的关键词是”Search";Oracle则是”Database";AWS是”Cloud”等。所有营销都是围绕着这个关键词。

华尔街日报网站上线20周年

他们从一开始就要求用户付费订阅。免费的互联网大环境下,竟然有人愿意掏钱订阅?去年底wsj网站付费订阅用户数82.8万人;其中361人从20年前就开始订阅了。
他们早年的办公环境很有意思:每个编辑的桌上有两台电脑,一台连外网(便于查资料?),一台连内网(CMS、编辑文章?);在连外网的电脑上找到一条链接要加入某篇文章里,他们必须手动逐个字母将那条链接输入到连接内网的电脑里。。。

他们必须是怪物

这是一篇读起来很难受的文章,讲互联网上的语言暴力。在网上,人们很容易失去同情心、失去理智,他们不知道自己敲出来的恶毒文字会对他人造成巨大心理伤害。
在网上,一条消息的受众群体其实没必要很大(几百人?),就能很容易看到恶意人身攻击的语言;尤其是在匿名的情况下,比如在Twitter或微博上,粉丝数越多的账号,用户体验越差,因为每天都得接受陌生人无厘头的谩骂。

2016/05/01 第567期

科技公司招聘手段确实有问题,但不值得修复

标准的招工程师的流程:冷冷地把应聘者叫来面试、看他们做几小时算法题,给offer,热情地虚伪地欢迎他们加入大家庭。看起来很可笑。如果公司发展不快、不急需螺丝钉,可以用比较人性的方法招聘。
应聘者与公司的想法差别很大:应聘者认为我做了牛逼开源项目,别问我需要死记硬背与工作无关的算法题,浪费我的时间;公司认为我们是要招螺丝钉的,你不喜欢就别来,后面一堆人排队等着呢,别浪费我们的时间。
这是针对今天分享的另一篇文章『F*** You, I Quit 』的讨论。那篇文章底下有Google的工程师回复说,面试流程是不科学,但公司招人是很花时间的事情;而且作为面试官的我不可能花2小时去看每个应聘者的博客与GitHub,一堆人排队要来面试Google,你花里胡哨的开源项目其实也没什么,你并没有比较特别。

F*** You, I Quit

作者描述了他2016年以来面试了一些大公司、创业公司的经历,身为GitHub网红、Yahoo前员工的他竟然一个offer都没拿到。与实际工作毫无关系的算法题、冷漠无能高傲的面试官,如今科技公司的招聘手段相当不合理
这是最近Hacker News上非常火爆的一篇文章,底下评论两极分化。有对原文作者人身攻击、认为是作者态度傲慢、没有准备充分才没法拿到offer;也有产生共鸣、认为现在科技公司招聘手段十分不合理的。反正作者是下定决心不再找工作了,想通过consulting或其他途径谋生。

The end of a mobile wave

做手机的门槛越来越低,不同厂商的手机的区别仅仅是品牌与销售渠道的区别,都是从深圳出发的集装箱里的硬件加上Android,到达目的地后再贴上不同商家的logo。有点像80、90年代的PC克隆机(很久没听到这个词了)。

有一个东西人们是愿意出高价购买的

那就是时间。时间是每个人最重要的财产,还没有购买力的年轻人一般不这么认为,但有购买力的人一般会愿意花钱买时间。那种能帮人省很多时间的创业idea都算是不错的idea。
作者举了Uber为例。他不喜欢待在洛杉矶,因为到哪里都要开车。自己开车是很浪费时间的,开车时你能做的事情很有限(可以听广播,但不能看书、发邮件),还要找停车位,可能还要去加油。有了Uber后,很多场合就不用自己开车了,省下了很多时间。

写下修复bug的经历与心得体会

文章作者有个文本文件bugs.txt,在过去10几年里,他会写下解决的有意思的bug:症状、如何发现的、如何修复的、经验教训等。有点类似高中时代很多人都有错题本一样,写下做错的题目归类总结。

2016/05/02 第568期

Tax Breaks for Twitter Bring Benefits and Criticism

旧金山市政府给予Twitter、Zendesk等公司税收上的优惠,而这些公司必须把办公室设在旧金山城里的流浪汉聚集地 Tenderloin 与 Mid Market,给该社区注入活力,并且公司们经常要通过捐钱、捐员工时间来教流浪汉、社会底层人民电脑技能,帮他们就业。目前来看,收效甚微
这条 tweet 里的照片立意不错:地上是用完的注射毒品的针筒,几米开外是 Uber 与 Twitter 的办公大楼,多么真实的 Tenderloin 与 Mid Market。"The dichotomy and stratification of SF: in the foreground, discarded needles. In the background, Uber and Twitter."

我取消关注了你的社交账号

原文被墙,iPhone用户推荐使用
湾区日报App
免翻墙读文章,或者看打印出的PDF文件。

社交网络上微妙的心理:明明俩人不认识,却互相关注;一方面受不了对方分享的对自己毫无价值的信息,但又碍于情面不忍取关;另一方面在知道对方取关了自己后,心理有所失落。Again,明明两人互相不认识。
好在现在的社交网站都有『屏蔽某某人的发言』(mute)之类的功能,可以在不取消关注的情况下拒绝收到对方的更新 — 但,这种虚假的人情有必要吗?

品牌是一种体验,而不是一个Logo

提起一个品牌的名字(如Airbnb、百度、Uber、微信等),脑海中条件反应出他们相关的app与网站的使用体验、口碑的好坏、诚信、工程师的水平的基本印象、参与过他们举办的线下活动的体验等。
"Your brand is never what you say it is – it’s what everyone else says it is."

共享经济下的种族歧视

黑人用真实头像使用Airbnb要订房间,房东们纷纷找借口拒绝;头像换成城市夜景,改一个不像黑人的名字,再订房间,成功!
在Airbnb这种线上服务强制用户使用实名制与真实头像,原本是为了增进房东与房客之间的信任,但却也带来了歧视(从名字、头像可以看出你的种族)。那么,Airbnb有责任吗?线上服务们该如何设计产品才能减少这种歧视?

Facebook 不再是一个社交网络了

文中描述的现象也可以适用于Facebook以外的社交网络:人们更新的个人状态、晒的个人生活照片越来越少了,而转载知名媒体的内容(新闻、视频、图片)越来越多。社交网络变成上网首页、门户网站。

2016/05/03 第569期

英雄联盟的自动化测试系统

看上去应该算是component级的集成测试,用 python 写 test case,测试如果跑挂了将自动生成jira ticket发给提交代码的人。每个 test case 在 code review 后都得在 staging 连续跑1星期不出问题才算合格的测试。

有经验的程序员编程的时候经常使用Google吗

是的,经常用。好的程序员肯定知道他们不是世界上第一个遇到某个问题的人,他们能够用合适的关键词很快地搜到答案,他们从不盲目地复制粘贴搜到的代码片段。
面试程序员的时候,应该加入一个考核点:如何高效地使用 Google 与 StackOverflow :)

下载盗版学术论文的研究人员都有谁

答案是:每个人。来自科学杂志的长篇文章。哈沙克斯坦的女研究生创办了Sci-Hub网站,供所有人免费下载学术论文,纯属劫富济贫侠盗性质。本文利用Sci-Hub网站提供的后台数据,对盗版论文下载量、地理分布等情况进行了分析。
Sci-Hub 的运营显然是有法律问题的,各出版商肯定想尽一切办法要干掉这个网站。Sci-Hub 的域名原来是 sci-hub.org,去年被停用了。现在采用多个域名 sci-hub.cc 与 sci-hub.bz。

在production使用nodejs一年后

从毛病很多的Python切换到毛病更多的nodejs,最后再切换回Python。对js的定位很准确:Easy to learn, impossible to master。太多坑了。

完全用平板电脑办公

曾经的微软Windows部门的老大 Steven Sinofsky 在iPad Pro背面贴了一堆贴纸,宣告这是他主要的办公电脑,完全替代了Surface、Macbook以及其他桌面电脑。用平板电脑办公一个月,一切顺利。
他现在的工作是投资人,完全用平板电脑办公是没问题的,主要是处理邮件、看幻灯片、做幻灯片。职业程序员、职业设计师的工作就比较困难了。

2016/05/04 第570期

StackOverflow是如何部署代码的

非常详尽的文章。他们是一个Linux与Windows混搭的环境,每天部署代码25次,每次耗时9分钟。DB migration(改schema、删数据库表格等)理所当然地需要人为干预,通过群聊工具+聊天机器人协同工作。

My path to OpenAI

Stripe的前CTO Greg Brockman在离开Stripe后,创建了非盈利性质的AI科研公司OpenAI。本文讲述了自己大学的经历、如何加入Stripe、为何离开Stripe、如何初步探索AI领域、如何与Sam Altman及Elon Musk等人吃过饭后决心创建OpenAI。

民主的工资系统

这家公司员工的工资由一个公式决定,公式里的系数的值由员工自己决定(相当于决定自己工资多少),然后其他同事投票决定是否合理;你可以去拉票,去说服同事。看来是时候与公司里的同事搞好关系了:)

学术圈里的程序员分类

20种分类,看得懂的人应该会很有共鸣,欢迎对号入座:)让我想起了以前系里一哥们,同一份VC 6.0下的r-tree代码改了6、7年,变换各种变量引入各种新潮名词,发了10几篇paper,顺便帮导师评上了终身教职,千招会不如一招熟啊

如何判断“这是一个精心打造的网站”的历史

如何判断一个网站是否精心打造、是否走在技术前沿?不同年份有不同的标准:90年代,cgi动态页面;02年,纯CSS布局;03年,漂亮的没有问号、参数的URL;05年,Ajax;09年,自定义字体;10年,响应式设计。
现在,service workers(离线网站)?

正文完
 0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