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28 第321期
地球人拍了多少张照片
不好统计。他通过流行的社交App公布的数字(以及一些推算),估计今年可能会有 3+ trillion 张照片会被分享到互联网上(实际拍摄的、但没分享出来的会更多),这个数字跟之前全人类拍的交卷照片差不多。
不是所有创业公司都需要拉风投的
4个问题检验你是否需要拉风投:没风投的钱你就过不下去了?你愿意出卖一部分公司控制权吗?你个人有做大事业的野心吗?你想尽快做大,那到底需要多少钱?
文章最后举得例子很不错:一些工程师做开源项目,从亲戚朋友那融资,足够经营一个所谓的 lifestyle business,能活的下去、能做自己兴趣爱好的东西就够了。不需要传统意义上的风投来给自己施加压力。
不要把你的竞争对手都当成傻子
有道理:竞争对手有时候会做出错误的决定,你与其假设他们很笨才会做出这种决定,不如假设他们很聪明、然后反思一下为啥聪明人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我以后该如何避免像他们一样?
作者 Aaron Harris 是 Y Combinator 的 Partner。他主持的 Startup School 的 podcast 很有料,推荐大家听一下。
Pocket背后的故事:20个员工,2千万个用户
相信喜欢阅读的朋友很多都用 Pocket 。创业8年,前4年只有CEO一个人写程序:网站、API、iPhone/iPad app都是CEO自己一个人写的,独自增长用户数到上百万。他们的经验,对小团队很有借鉴意义。
许多年前,Evernote曾经想收购Pocket,当时Evernote有60个员工,Pocket的CEO就觉得很不可思议:为啥做这么一个app而已,需要这么多人?一个人就能做的事情要60个人做?
Github这个公司是如何运作的
整个 Github 公司有 60% 的员工是在家里远程办公。新员工培训:在公司内的聊天室内,静静地看别人聊天,体会一下别人是如何工作的。。。
千百万个创造性的项目在Github上,而作为一个公司,Github仍然使用很保守的、不酷的技术:Ruby on Rails、C、Shell、git、MySQL、Redis。避免过度复杂的设计、实用主义、避免在新项目里使用新语言。
Hubot是Github做的,当然在Github内部,他们把Hubot用到了极致,执行各种运维的脚本,只要跟Hubot聊天即可。比如,Github有自己的 data center,但如果内部员工要申请机器,只要跟Hubot聊天:给我X台这种类型的机器,然后几分钟后,就有机器可用了 — 不是虚拟机,是物理机器 — 他们有一堆随时待命的机器可用,所以随时申请应该都能立刻用上。
用聊天界面做各种事情,跟真人聊天、运维、看监控图等,非常有利于团队协作 — 因为避免了 context switch、避免了浏览器、terminal、聊天工具等的各种切换,一切操作,都在聊天工具里。
2015/08/29 第322期
酒香也怕巷子深
文章非常详尽地阐述了各种分发渠道。好产品若是没有好的分发渠道,做了也没人用。卖最好的产品很多都不是最好的产品。招聘、拉风投也需要考虑分发渠道的问题 — 要招到最顶尖的人才,你得让CEO亲自上,不能只靠recruiters。
这是Peter Thiel 在斯坦福开的创业课的课堂笔记。整理笔记的是【从0到1】的作者之一(这种书一般都是一个名人+一个作家一起写的)。
Dropbox: the first dead decacorn
非常有意思的观点。大型公司的衰落消亡,很多不是来自直接竞争对手,他们依然擅长他们所擅长的东西,只是那些东西人们已经不在乎了。Dropbox在线上文件共享领域依然技术一流,但人们已经不再那么在乎“文件”这种东西了。
电脑的操作系统借鉴了现实生活中“文件”的概念。为什么现在人们不像以前那么在乎电脑上一个个具体的“文件”了呢?因为我们在工作中、在网上做事的方式变了,越来越多场景不需要接触一个个具体的“文件”了,比如我已经很久没碰过“MP3文件”,因为我用spotify;我很久没碰过“PPT文件”,因为我用Google Docs。
多表扬别人能建立你的自信心
文章的观点我很赞同。自信的(不是自负)人普遍都不吝啬对别人的表扬。不敢、不愿表扬别人的成就的,是不是因为自己不自信、怕输别人?
要学会 give credit where credit is due,这对维持团队高昂的士气也很重要,团队里的人干了活,就要得到肯定。而这样的肯定不一定要来自领导。长期干活得不到肯定的(哪怕只是口头鼓励、表扬),必定干不长久。
“Instead of looking for ways to build your confidence by searching for evidence of your success and pointing it out to anyone who will listen, search for reasons to compliment others. ”
为何内向的人能成为好的创业者
喜欢独立思考、能沉住气、比较不喜欢作秀、比较能听进别人的意见、比较实在。
“Extroverts are oriented to seek the positive—to loudly promote what they’re working on and rally their cheerleaders behind them. But that may lead them to overlook the realities of a situation.”
天使投资人教程
虽然是写给那些有钱、又想做天使投资人的人,但想要融资的早期创业者也可以透过这个文章看看好的天使投资人应该是什么样的。
2015/08/30 第323期
Pandora曾经长达两年拖欠50个员工的薪水
2002年到2004年,Pandora没钱发工资;公司创始人靠不断给员工打鸡血、画大饼挽回士气。最终还是有两个员工把公司给告了,而多数留下来的员工都是真爱。2011年,Pandora上市了。
BuzzFeed在URL上做的文章
一般网页的 URL 都是为了搜索引擎做优化的,URL的结尾多是文章的标题构造的 slug,一般都比较长,比如 /buzzfeeds-latest-traffic-trick。而 Buzzfeed 的流量多来自社交网络,他们的 URL 主要是给人看的;他们发现有创意的、简洁的URL对社交流量的增长很有帮助。
Don’t Let Them Put You in a Bucket
人潜意识的都会进行“模式识别”:他理科学得好,文科一定就学得不好;他是工程师,那他一定不善交际、表达能力差;他擅长A、那他一定不擅长B。我们似乎每天都在把别人归类、或者被别人归类。
You’ll probably get categorized at some point. And at the end of the day, it’s not some conspiracy to keep you down, it’s human nature … People can be great at many different things. It’s not a jack of all trades, master of none scenario, nor is it the case that a specialist can’t broaden their skillset.
聊天 App 如何赚钱
对比了亚洲与美国的聊天 App 的盈利模式。亚洲的代表他们选的是 Line,美国的代表选的是 Snapchat。亚洲的 app 在盈利模式上更多样,美国的主要还是做广告。
Snapchat 这个广告招商的页面做得不错:snapchat.com/ads
美国 60% 的13~34岁智能手机用户都用 Snapchat;每天3亿次视频播放;DAU将近1亿;全屏、竖屏的广告。
Fear of Flying
在硅谷,失败不是创业者能面临的最糟的事情,大家也乐于分享自己创业失败的经验。比失败更糟的事情是为了维持高速增长、“每天都要比昨天好”的心理压力 — 失败反而更像是一种解脱。
Indeed, fear of flying is the most frightening thing ever for truly great entrepreneurs. Usually accompanied by a little voice inside your head saying “Crap. any minute now these fuckers are gonna realize i can’t keep this up very long, and then i won’t be a Golden God anymore.”
2015/08/31 第324期
How to go for 10X
原文被墙,iPhone用户推荐使用
湾区日报App
免翻墙读文章,或者看打印出的PDF文件。
"10X" 这个词被用得很多了:10X idea(从0到1?)、10X engineers(最牛逼的工程师)、10X architecture。革命性的、好得不得了的东西。文章给出大概的思路,如何做到 10X?
文中引用了俩名人名言 —
被问到如何为 research 选题,Dijkstra说:"Do only what only you can do!"
林肯说:"Give me six hours to chop down a tree and I will spend the first four sharpening the axe" (磨刀不误砍柴工:trade_mark:)
The Confidence / Competence Ratio
用这个公式来看是否有自知之明:CLUE = confidence / competence。CLUE等于1的,有自知之明;小于1的,过于不自信;大于1的,过于自信。
"I’m attracted to people who know what they know and know what they don’t know. These people are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their competence around a particular topic increases linearly with their confidence."
The Upside of a Downturn in Silicon Valley
原文被墙,iPhone用户推荐使用
湾区日报App
免翻墙读文章,或者看打印出的PDF文件。
泡沫破灭、经济形势差未必是坏事。房价降低、101公路不会那么堵、小公司招人会容易些、营销费用降低 — 这时候现金充裕的公司就很有优势了。
"In good times, in other words, it’s relatively easy to be a great start-up chief executive. When winter comes to Silicon Valley, we’ll find out which founders really shine. A lot of them won’t. Things won’t be pretty. But maybe it’s time."
公共交通系统应该是Uber的好朋友
有了 Uber 后,普通家庭不用买车了(尤其是大城市里的人)?只用 Uber 的话,费用也不便宜。那如果人们大部分时候用公共交通系统,再配合使用 Uber,会不会更经济、方便?
"If Uber is to achieve its goal of becoming cost-competitive with car ownership, it may have an unlikely ally: public transit. A combination of (mostly) public transit along with some Uber rides can be affordable for a wider range of customers than Uber alone."
刚毕业的同学别去创业公司工作
以前有推荐过鼓吹要加入创业公司的文章。今天来看看不同的观点。尽管是写给 designer 的,我觉得里面提到的点也适用于其他工种。
”The world needs fixing, not disrupting.“
2015/09/01 第325期
设计了200个融资用的幻灯片后学到的东西
这是一家设计公司的内容营销。越晚期的startup用的幻灯片页数越多;60%幻灯片的主色调是蓝色。融资$200万的公司,平均花$1100请他们做幻灯片。
他们网站的 portfolio 里,竟然有 Sam Altman 在 How to start a startup 用的幻灯片,造价$900!术业有专攻,该让别人赚的钱还是要让别人赚的。
Data-informed design
好的产品设计是 data、empathy、gut feeling 三者的交汇点。数据告诉你 what,empathy告诉你 why,直觉告诉你 how。
Million Dollar Products
作者是 Github 的早期员工。文中描述了一种理想的、家庭作坊式的公司,一年赚个$100万即可;5、6人的小团队,没有管理、沟通上的复杂,不靠虚无缥缈的股权忽悠,只靠实打实的现金。
把简单的产品做到极致;一个产品做不好,随时转型,没有负担;一年就赚$100万,用户不用多,1万2千个用户,每人每月交$7即可;用户不多,产品的需求可以很简单、很有针对性;不考虑国际化;照顾好为数不多的这些用户即可。
这种家庭作坊式的公司,上不了媒体的头条;他们不拉风投,不用讨好投资人;他们没有天价般的估值 — 对了,估值其实更侧重于“估”、而不在于“值” — 他们不用对那么多人负责,就几个员工、极少数的用户,高兴怎么做就怎么做,你管得着?
Facebook 的私人助理服务 M 的工作原理
他们雇了一帮的人类 "trainer",有点像客服一样。用户发一句话过来,AI 尝试着自动生成回复,然后人类 "trainer" 审核、修改后,正式回复用户。
AI 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预约考驾照的路考),人类 "trainer" 手动解决(比如到 DMV 网站预约路考),然后据说他们把人类 "trainer" 的每步动作录下来,以便 “训练" AI。最棒的人工智能,其实是劳动密集型的,比如 Amazon 的 Mechanical Turk 的 Logo 赫然写着:“Artifici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没错,两个 Artificial。
21世纪的难民必需品:手机
原文被墙,iPhone用户推荐使用
湾区日报App
免翻墙读文章,或者看打印出的PDF文件。
最近新闻里常常看到非洲难民涌入欧洲的事情。21世纪的难民用手机上网,用地图App定位、优化逃难(偷渡)路径,用社交App实时更新有用的信息:交通、住所、边境警察巡逻的路径。
有了手机,就可以绕开蛇头,自己DIY偷渡路线。相信不久后,会有专门的 startup 来更好地解决这类难民、偷渡客的用户痛点:)
2015/09/02 第326期
The Net Promoter Score Cycle
很好的实践 Net Promoter Score (nps) 的文章。除了做用户满意度的调查外,nps也常用来衡量公司内部员工满意度:你有多大意愿把本公司推荐给朋友、说服他们来这里工作?
公司上市的好处
主要还是能让股票变现与提高品牌知名度,然后可以把“估值”的“估”去掉。
Liquidity For Shareholders. Incentivize Employees. Acquisition Currency. Stronger Balance Sheet. Branding Event.
The Right Way to Ship Software
她在早年的Facebook与VMware都工作过。这篇文章谈了发布代码时候,在于迭代速度与质量上的权衡取舍。早期的网站可以牺牲点质量,快速迭代;而企业级软件(或者iOS app),还是得对质量严格把关,毕竟东西到用户手上了,如果有bug不是说修复就能马上修复好的。
建立好的工程文化
Etsy刚卸任的CTO总结过去5年领导Esty工程团队的感悟。很值得一读。
Software development should be thought of as a cycle of continual learning and improvement rather a progression from start to finish, or a search for correctness.
八卦一下,今天 Etsy 也宣布了他们的新的 CTO John Allspaw。John Allspaw 也是 faceball.org 的联合创始人 ~ — 点进去这个网站看看,很有意思的一种活动,可以在办公室玩 — 八卦消息来源于我一个同事,他们以前都在 flickr 工作。
每个月赚将近 $10,000 的 side project
这个故事不错。有策略地做了个 SaaS 的 side project,每个月带来稳定的可观的收入。成功来得这么容易?不,人家之前也搞过 startup,虽然失败了。打怪练级是必须的。
文中提到,现在有个无形的社会压力,仿佛 idea 都非得是能做成 $10 亿公司的 idea 才值得一谈。如果只是做 side project 的话,最好选一个竞争激烈的大领域,然后摆正自己的定位。对个人来讲,side project 如果能带来与正常工作相当的收入就算很不错了,而选个竞争激烈的领域,你正好省去了教育市场的成本。
2015/09/03 第327期
Doing Data Science at Twitter
一个工作了2年多的 data scientist 总结了他在一家 4,100 个员工、月活跃用户3.1亿的大公司做 data science 的心得体会,总结得不错:)
如何写好软件的出错信息
文章中心思想:“请大家编程的时候写出能让老百姓读懂的出错信息,行吗?” 文中还有个很有哲学意味的话:“The best error message is the one that never shows up”。
Apple给开发人员编写的文档都挺有用的,有空推荐大家看看(搜一下 “apple 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s“)。如果想写跟 Apple 产品有关的英文文档,最好参考一下 Apple 官方的写作指南 — 有点 The Elements of Style 的意思。
分析 Greylock 的投资规律
最近几年的投资金额、今年的12个 exits 都是被收购(大家越来越不喜欢上市了,上市就像照妖镜,会现原形的)、种子轮/A轮占了半数、跟其他几家好的风投一起投资相同的公司。
What Are We Doing
透明的公司文化会让员工比较快乐、忠诚、对工作有热情。很多人离职是因为对公司没信心,归根到底,是不知道公司的 roadmap、不明白管理层做的决策的原因。
"Answer the basic question on everyone’s minds, “what are we doing?”, and you will be on a path to building a loyal, hardworking, and motivated team."
前不久跟国内的同学聊,发现因为种种原因,国内的创业公司(即使是很小的团队的那种),也很难做到比较透明;管理层对员工有所防范 — 可能竞争激烈、间谍比较多;也可能因为本身公司很多数据造假(融资金额、关键商业指标)、员工最好别知道。
实践结对编程
文章最后给的几条建议很实在。有人担心结对编程会降低工作效率,毕竟原来N个人并行工作、现在变成了N/2个人并行工作。而事实上,结对编程往往效率更高 — 自己单独干活经常会分心,上上社交网络、看看hacker news、聊聊天;两个人结对编程,就真是全神贯注、边说、边想、边做。
因为结对编程需要很专心,所以还挺累的 — 一周5天、一天8小时结对编程,不太现实。最近我有在跟其他组的同事实践结对编程,目的在于互相学习不同平台上的开发技巧;我们也就每周抽出4个钟头来做,实践了2周了,效果不错。
两个人挤在笔记本电脑前结对编程,是一种何等变态的行为。真要结对编程,就来俩大屏显示器与俩键盘连到同一主机上。
2015/09/04 第328期
The network’s the thing
文章从Instagram不再强制正方形相片说起,认为社交类的服务最有价值的部分是network、社交图谱,而不是最初的那些功能上限制,比如twitter的140字、Instagram的正方形相片。
社交类的服务最初的用户、老用户可能喜欢小众的东西(比如140字);但你如果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了,面对大众用户,就必须勇于打破之前的限制(比如允许发超过140字的tweet) — 这么做少部分老用户可能不开心,但你迎合的是大部分新用户。
"A feature is trivial to copy. A network, on the other hand, is like a series of atoms that have bonded into a molecule. Not so easy to split."
谁是 Gordon Moore、以及为啥有个定律以他名字命名
这是这本书的书评:"Moore’s Law: The Life of Gordon Moore, Silicon Valley’s Quiet Revolutionary"
大学刚毕业、在Uber工作学到的东西
犯了错学到的东西更深刻:从伯克利刚毕业,入职Uber几个星期后,引入一个bug,致使全球Uber所有司机用的app显示的收据都是$0.00。
"I learned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communicating the effects of a code change at a rapidly changing company — and ultimately of the inevitability that working with complex systems will result in breakages."
摆脱金手铐
这又是一个意识到个人快乐比钱重要的故事。startup被大公司收购,大公司一般会给原来这个startup的员工retention offer:你们在收购后继续留在这里工作X个月,就能得到$X的钱,所谓的金手铐。
为何你找不到技术型创业合伙人
互联网创业最难的不是技术。(好的)技术人员几乎100%很清楚他们能做出这样或那样的网站、app;但他们没有把握负责非技术部分的你在商业方面能走多远。
技术是比较确定性的东西,而非技术的东西就不好说了,比如争取用户、盈利模式等。
2015/09/05 第329期
BuzzFeed的长远战略
这是 BuzzFeed CEO 在2012年写给公司全体员工以及投资人的邮件,可以看成是打鸡血的邮件;也可以当成是CEO写给员工的邮件范文来学习。
有一些点很不错:
多数新闻媒体都是胶水浆糊公司,CMS用别家做的,数据分析用别家的,广告系统用别家做的,甚至内容都是从别家来的。而BuzzFeed却是家技术公司,什么都自己做,“vertically integrated product”(类似Apple软硬件一体)。
CEO公开承认“我们确实很幸运”。这点很重要。举了Digg以曾经$2亿估值最后卖了$50万、黑莓市值缩水95%为反面教材。我们这个行业,风云变幻莫测,今天还是媒体宠儿的某某巨头,不出5年可能就啥也不是了。
BuzzFeed公司里有三大支柱:搞笑的内容、严肃有分量的新闻报道、以及广告。这就涵盖了公司里所有部门的人。公司里所有人都必须是公司里的一等公民;因为没见过二等公民也能卖力干活的。
这种CEO写过员工的邮件一般都写得很不错,融入了CEO/创始人对公司价值、战略的深入思考,之前也推荐过一个类似的:【Slack创始人:我们卖的不是聊天工具】
忘掉移动互联网吧
移动互联网并不代表你“移动”了才用互联网,你坐着、站着、躺着都在用手机上网。移动互联网才不是互联网的一小部分。移动互联网就是互联网。桌面的互联网才是互联网的一小部分。
到底 Startup L. Jackson 是谁
在Twitter上有一个“神人” Startup L. Jackson,对startup世界的种种怪现象嬉笑怒骂、妙语连珠。只有极少数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Product Hunt最近对他/她进行了一次采访。
这种匿名的账号挺不错的,账号背后的人可以扔出一些大胆的idea引发大家的讨论、也可以吐槽现实中碰到的各种创业怪现象(而不用承受社会压力)。Startup L. Jackson还挺有料的,应该确实是圈内人;各科技圈有头有脸的人也都关注他、也都乐于转发他的tweet。
问:“有没有startup真的征求你的(创业、融资)意见?” 答:“有啊。又一次,一家数十亿刀的公司的创始人在twitter上发信问我要不要出来喝一杯。然后我们就见面,聊得很不错。”
越来越不像话的 App Release Notes
我现在特别关注各个 App 在 App Store 里的更新消息都写了什么。越来越少的 App 写什么 "bug fix" 之类的话;很多 app 已经充分利用更新消息这个空间来写小说了:)
Asana内部的 mentor 制度
作者主要以自己的经历,讲了一个Asana的工程师在公司内如何跟各种 mentor 学习、进而成长起来。新人培训有mentor、manager也扮演了某种mentor的角色、平级的同事互相学习。
他们还有从外部聘请过来的教练,专门教员工管理方面的技能、沟通能力、交际能力等 — 对于一个startup来讲,这算是挺不错的福利。
2015/09/06 第330期
一星期只卖一款书的书店
Morioka Shoten 是一家日本的书店,一星期只出售出一款书、围绕这本书的主题办活动、作者读者见面会。
这个 idea 我很喜欢,现代人有选择困难症,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喜欢读什么书;一周推荐一本书,深化阅读,读者之间、作者读者之间互相交流读书心得,挺好的。
Design the Beginning
一般我们做东西都是先做核心的功能,再来考虑新用户体验。比如 app 主要功能做完后再来做宣传页面、用户注册页面。这篇文章认为,应该反过来,要先做"Beginning"的东西。
先做宣传页面、用户注册页面(beginning),可以迫使你站在新用户的角度思考。“Nobody cares about the thing you’ve designed, unless you can get them past the beginning.”
文章举了他们 Facebook 做 Moments app 的例子。他们先用户测试了多个版本的宣传页面,这样有利于他们专注于几个最重要的 use case。
Airbnb 做 Apple Watch App 的经验
他们一开始的原型也只是把 iPhone app 的功能简化搬到Watch上,后来意识到这样做不好,手表屏幕显示不了那么多信息。后来砍掉所有功能,只在手表上保留收发信息的功能。
Watch 上没有键盘,所以在手表上回复信息只能靠语音或者预设的几条信息。Airbnb提供了一些有用的预设信息,比如房客经常会问房东:“你们的 wifi 密码是多少?”
The Anatomy Of A High Converting Blog
SaaS公司的博客一般都是用来内容营销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把读者转化成自己的付费用户。这篇文章实例分析了一些做得不错的内容营销的博客,看他们的页面设计怎么有利于争取到用户。
Google新 Logo 的设计过程
来自 Google 官方的文章。换一个新的 logo,对于这么庞大的公司来讲,牵一发动全身啊,所有产品、所有宣传材料的 logo 都得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