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日报文章第25辑

2015/06/09 第241期

离线音乐共享网络

(原文被墙,打印成pdf放在这里:https://nfil.es/a/NWT5Wz.pdf/%EF%BC%89
非洲国家Mali 人人都有手机,但上网不方便。街头摆摊的人电脑里装满了歌曲,听一首歌几分钱,有种iTunes实体店的感觉。交钱就把歌曲传到你手机上;人们再用蓝牙互相传歌曲 — 有点2000年前后在中国听mp3的感觉。

使用 WatchKit 的开发建议

最近在玩 Apple Watch 的 App 开发。这篇文章讲得不错。

The Freelance Economy

34%的美国劳动力是合同工、自由职业者,这个比例会越来越大。文中提到了他儿子通过互联网找工 — 暑假到了,一大批青少年中学生都在打工。这批劳动力各位创业者考虑到了吗?

Why Open Source Works for LinkedIn

公司如果有好的开源文化,工程师的整体水平应该不会太差。把代码挂在网上、让同行评头论足,相当于把自己的面子都挂上了,不做好能行吗?

BSD Unix: Power to the people, from the code

2000年的老文章。大众文本编辑器 vi 的作者、BSD Unix 主要开发人员、市值一度高达$2000亿的Sun的联合创始人 Bill Joy 其人其事,以及 BSD Unix 的一点历史。

2015/06/10 第242期

Freemium 不是灵丹妙药

如今 in-app purchase 占据了 App Store 收入的大部分。看上去 Freemium 的模式会比较好 (免费下载、增值收费)。本文是一个反例。

研究拉风投用的幻灯片然后总结的经验

Investors don’t look at pitch decks for very long — just an average of 3 minutes and 44 seconds.

iOS 的未来:不用打开 Apps 也能愉快地使用

写在 WWDC 2015 前一天的文章。不用打开 App ,怎么能使用 App 呢?Push notification、Today、Action sheet、Watch的Glances。

系统地思考性能问题

大神 Brendan Gregg 的 USE 方法论:For every resource, check utilization, saturation, and errors.

Why only fools write code first

又是一篇教育那些想做产品的工程师不要为了追求写程序的快感而做一些没人用的东西。要先弄清楚 what to build。

“A hacker who has learned what to make, and not just how to make, is extraordinarily powerful.” – Paul Graham

2015/06/11 第243期

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拒绝风险投资

不想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权;创业成本越来越低,很多情况下可以自给自足;大多数创业者其实并没那么大胃口非得做到几个亿,旱涝保收小康生活就知足了。

估算 Ello 的活跃用户数据

很多社交网络并不公开活跃用户数据,但还是可以根据 follower 数量、帖子浏览量等公开的数据大概估算出来的。

AWS 的那些坑

讲了付费坑、安全坑、发邮件的坑、试用EC2与S3的坑。安全尤为重要,别被人黑了一下子启动了数千个EC2 instances 。。。

Software Is Eating The Job Market

仿佛一夜之间,所有招聘的论坛,不管线上还是线下,都是在招软件工程师。以前看过一本书(忘了哪本了),讲上世纪末互联网泡沫时,只要跟人说你是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的(特别是在美国中西部),就跟摇滚巨星一样的待遇。。。

Apple 的搜索引擎:Spotlight

今年的 WWDC 宣布了增强版的 Spotlight,一些常在 google 上搜索的事情都可以转移到 iOS / Mac 上的 Spotlight 上来做了,比如天气、计算器、比分、股票等 — 也不用打开专门的 App。

2015/06/12 第244期

创业者的英文口音问题

Paul Graham 在2013年写的,意在还自己一个清白:)其实每个人都有偏见,是正常的。创业的好处是,在公司早期你可以政治不正确,可以系统地不招某些类别的人,没人管你、也管不了你。

App 流失80%的用户是正常现象

分析了 Google Play 上的 App。一般的 App,安装三天后,流失77%日活跃用户;90天后,流失95%日活跃用户。看来大部分 App 都不是做回头客的生意的。如果一个 App 能在7天内抓住用户的心,那用户一般就养成习惯,会长久地用下去。

创业公司树敌要趁早

在公司前两年,不需要有专门的PR;但一定要专注到产品上,并且找到一个敌人,然后跟他们区分开来。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就做得慢、容易乱做、不专注。

Parse 从 Ruby 迁移到 Go 的经验

2011年写下第一行 Ruby 代码,2012 年就需要 200 台 m1.xlarge 来为60,000个APP提供API。用 Go 重写后,系统变稳定了,运维的人能睡好觉了,部署系统从30分钟降低到3分钟,跑完集成测试从需要25分钟降低到只需2分钟。

Twitter 又换 CEO 了,这公司到底怎么了

这篇文章的子标题总结得不错。今天连问了俩前 Twitter 员工(一个呆了3年,一个呆了4年),都表示 Dick Costolo 人好能力强,而对 Jack Dorsey 没啥好印象。其中一人在 Hatching Twitter 这本书里某张照片上镜一次,说书里有些是真的,有些显然是胡诌。

2015/06/13 第245期

Oracle的销售逐渐不给力了

在 Open Source 与 Startups 的围堵下,老牌企业级软件的厂商多是在吃老本了。

Deep Linking 简史

deep linking是通过URL启动或进入原生 app 的某页面或做某个操作,有点像浏览网站。iPhone用户可以试一下,在浏览器中输入“weibo://",“fb://" 或 "twitter://",会打开相应的 app。Android 也类似,但我不是 android 用户,没现成例子举:)
之前在公司做了个从邮件的链接跳到 app 的 deep linking:用户收到邮件,点击邮件里的http链接,浏览器打开,我方的服务器查 User-agent,判断是哪个平台(ios、android、桌面电脑等),然后服务器处理一下 URL,重定向到处理后的 URL,最后由操作系统自己判断是打开哪个 app。

Why consumer product metrics are all terrible

按照流行的指标(比如DAU/MAU、signup rate)等来看,大部分产品的数字都很低的。应该选个适合自己产品的指标,做强做大。
涨知识了:65% 的 Instagram 用户都是自己玩,没有 Follow 任何人 (除了 follow Instagram Team 这个账号外)。。。

外向和内向的员工都喜欢的开放办公环境

我倒是觉得不久以后,会有公司把“员工可以拥有独立办公室”作为吸引优秀员工的福利之一。。。就跟现在如果你用微软的产品会被人觉得是很有创意的事情,think different!

用讲故事的方式写学术论文

写作很重要;会讲故事很重要。教科书如果都能讲一个好故事,应该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提高不少。读过的比较新的(近10年)计算机的论文里,YY Zhou这一派的论文,普遍都能把故事讲得不错:拟标题、行文结构、起承转合,都挺讲究的。

2015/06/14 第246期

众筹我的 PhD 研究经费

非常有启发性的故事。有一些专业不是那么好拉到研究经费的,其实可以尝试一下众筹。像文章的作者一样,制作活泼可爱、通熟易懂的视频向民众科普,然后筹得经费。

巧用其他平台的社交图谱

文中举了一些利用其他平台的社交图谱增长自己产品的用户量的例子。Instagram -> Twitter、Imgur -> reddit、Airbnb -> Craigslist、Buzzfeed -> Facebook 等

LinkedIn 的暗黑模式

Dark Pattern:通过 UI 设计(比如按钮特别小、特别不明显、很容易不小心点到),诱使用户“犯错”(比如点广告、大批量邀请自己的朋友来注册)。Linkedin 的新用户注册流程,是彻底的暗黑模式。

我记忆中的 Steve Jobs

Apple Safari 浏览器(及其团队)的缔造者 Don Melton ,娓娓道来他记忆中与 Steve Jobs 互动的一些事情。读起来很像中学语文课本里那种散文。。。
总的来说,他跟 Steve Jobs 没啥私交,只是同事关系。但至少 Steve Jobs 能叫得出他的名字 — 是荣幸还是不幸?
几点随想:1. 如果是在Cupertino的餐厅吃饭,竖起耳朵,应该能偷听到不少 Apple 还没发布的新产品的小道消息吧?2. 与Steve Jobs一起 product review,心脏必须足够强大 — 与 Bill Gates 一起review,也好不到哪里去。3. Steve Jobs 也并不总是穿牛仔裤套头衫制服的。。。

Dropbox创始人给首次创业者的忠告

里面的段子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他提到的这点有意思:First Mover Disadvantage。做的早、开创了新市场的,往往不是笑到最后的。应该去做那种别人口中的 “这东西 XXX 已经做过了” 的东西。
“The fact is that there’s a problem with being first,” Houston says. “When you do that, you create a market, and if you’re too early, you essentially leave the door open behind you for someone to do it better. I actually don’t think it matters how early or late you are as long as you hit critical mass.”

2015/06/15 第247期

使用 Slack 自动化你的工作

越来越多的公司使用 Slack 进行团队的通讯工具。可以使用Slack方便地自动化很多东西(一切都在聊天窗口中进行,免去了不必要的窗口切换):比如定时提醒该开会了、定时报告重要的指标、你可以询问机器人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客服可以快速查询这个ID对应的用户的基本信息是什么)等。
湾区日报的日常运营,也很大程度依赖于Slack。
"Some of the things we do in our every day lives, especially at our jobs, can be automated. Though it used to be the domain of the geek, scripting and automation is invading all aspects of the workplace. Workers and organizations who can master scripting and automation will gain an edge on those who can’t."

iOS 9 的 deep linking 与搜索将改变一切

每个 App 都像一个网站一样。Deep linking 可以从一个 App 链接到另一个 App,并进入相应的页面;Spotlight 搜索的结果链接到 App 的某个页面里。
Web 与 App 的发展有很多互相借鉴的地方。比如 Web 现在也有 Push Notification 了;而 App 的 deep linking 就是超链接。

真 · 硅谷

Netscape早期员工、“Netscape”的命名者 Greg Sands 写的。大众对硅谷的认识越来越娱乐化,“一夜致富”“独角兽”“20多岁就是百万富翁千万富翁” — 难道世界上有两个硅谷?事实上大部分在硅谷的人都是兢兢业业做有意思的东西,而没那么多钱,对高房价也是望尘莫及。
“Our purpose here isn’t to make money. Our purpose is to acquire and serve customers. Making money is the logical consequence of doing our jobs well, but it isn’t our purpose.” — former Netscape CEO Jim Barksdale

What are you afraid of

Google 最担心的是 Reach ,尽可能得到很多用户数据,更好地卖广告;Apple 最担心的是 App 开发者的离去,没有好的 App,手机手表平板Mac就不好卖。

金州勇士队与硅谷

在湖人队的主场,可以数数看有多少好莱坞明星在场;在勇士队的主场,可以数数有多少硅谷的大佬们在场。文中也讲到twitter与勇士队互惠互利的情况:一个需要内容与用户、一个需要宣传渠道。
有个区域性的球队(大学球队、职业球队)是很不错的,大家见面也有共同话题聊,增加了人与人的凝聚力。

2015/06/16 第248期

startups 的营销:深度优先

各种营销渠道 AdWords,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social media, events, retargeting, SEO, guest-posting, PR,选一个你懂的渠道(比如本身是twitter的死忠用户),加大力度做下去;而不是每个渠道都浅尝辄止。

Apple Watch Apps 的初步数据

数据比较老,是今年4月底的。12%的 Watch App 是 Utilities,7%是 Health & Fitness。有10%的Watch App的名字里包含了“Watch“字样,希望能比较容易让用户搜索到。

Web 设计的趋势

Web 与 Mobile App 的设计互相借鉴,现在网站设计越来越有 App 的感觉了。文中提到一些博客离开拥挤嘈杂的社交网络,用email做为主要推送渠道,而不是被newsfeed排序算法抛出用户的视线之外。

电子竞技的市场很大,而且增长很快

游戏类的频道是 Youtube 上 Follower 第二多的频道,略少于音乐类的频道,而高于新闻、电影、教育类频道的总和。玩游戏的以及看别人玩游戏的人的年龄逐渐偏大,具有购买力,可以好好给他们做广告了。

为什么 Borland 会没落

从面向个人开发者的开发工具,转型做企业级应用,战略彻底失败。比较早接触电脑的那代人所熟知的 Turbo C、Delphi、C++Builder 。。。好吧,我以前用的都是盗版的。

2015/06/17 第249期

秘密开发 Safari 浏览器的那段历史

文章不长,但可以窥见 Apple 对新产品的保密措施之严密。当年的 Safari 团队伪装了 Safari 的 User-agent,伪装成IE与Mozilla,这样才不会被细心的某些网站的管理员从后台log里发现 Apple 的秘密产品。

关于设计 Watch Apps 的小贴士

图文并茂的文章。每次用户与手机互动的时间是几十秒或几分钟,而每次与Watch互动的时间则是2到5秒,"Always try to provide content to the user as fast as possible. "

如何让内容病毒式传播

如何让别人转发、如何成为标题党、什么样的内容结构等。

奥巴马的秘密 startup

介绍美国政府信息服务部门(USDS)的软文。USDS这两年从硅谷挖了不少人。上个月我在VelocityConf上听了USDS的Mikey Dickerson(之前在google干了7年)的讲话,对他们挺有好感的。政府部门(或许)也能创新的。白宫有 github 账号、使用(也贡献了)不少开源代码。
他们的mission: to reboot how government works.

Instagram 里 designer 用的工具

老生常谈的事情:要move fast,就得造工具,尽可能自动化各种流程。看看人家,即使是 designer,也能编程(photoshop的脚本)做工具。自动化的好处除了能 move fast 避免重复劳动以外,还能避免手动操作人为的失误。

2015/06/18 第250期

在 Imgur 学到的关于做产品的事情

一群人干有创造性的活,难免有争执;但有的人坚持自己的意见,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脸面,这种人要不得。应该找那种“Strong opinions, weakly held”的人。
"Try to create egoless ideation, where folks separate their self-worth from their ideas and are quick to support other’s (good) ideas. Strong opinions, weakly held."

Linus走了后Linux该怎么办

里面提到Linus亲自审阅测试别人提交的大的patch,亲测一个大patch需要10到25分钟,高峰时候一天审阅30个patch,是不是像皇帝批阅奏章一样:)
担心 Linus 走了后 Linux 该怎么办,这种感觉是不是跟几十年前很多人会担心毛主席走了后世界该怎么办一样?除了Linus以外,还有Kroah-Hartman等几个人仲裁代码,所以Linus觉得自己挂了以后,其他人是能承担起Linux的重担的。

The Product Death Cycle

产品没人用 -> 问用户到底需要什么功能 -> 做用户提议的功能 -> 产品还是没人用,进入死循环。不是简单地加功能就神奇地有人用了;提意见的用户未必是真用户,可能仅仅是声音大、瞎捣乱的罢了。

Code Review经验谈

所有很酷的(或自认为很酷的)公司都有 code review 的机制,code review 是政治正确的行为,有带新人、共享知识、保障代码质量等好处。但code review降低了开发速度,startup到什么阶段才需要引入code review机制?直到代码质量差到不能忍了?直到新人总是犯错?直到核心员工出车祸了代码顿时没人懂了?最早facebook的几个创始人直接在production服务器上改代码,版本控制基本靠放开嗓门喊;最终还是move fast了。

工程岗位培训

Esty 内部有一个对非技术人员进行工程培训的项目,教非技术人员用命令行、写简单代码、介绍系统架构、手把手地教你部署(真的)代码到(真的)生产环境中。
这种项目挺好的,增进了同事间的友谊、让非技术人员对工程师们的工作产生同理心(同情心?比如产品经理比较不会对工程师提出无理要求?哈)。还有一些公司(比如zappos)让全体员工入职的时候都要体验客服的岗位,亲自接客户电话,了解客户需求。

正文完
 0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