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日报文章第85辑

2017/02/13 第841期

从理想主义回归现实的 Medium

又拿 Medium 前不久的大裁员、停止广告业务来说事了。采访了被开除的前员工、被突然中止合作的广告商、被突然拿掉广告收入来源的内容提供者,他们当然评价都很负面了。
不靠广告,Medium 这样的平台如何赚钱?他们似乎计划走读者付费订阅、或者读者小额定期捐款的路线,都很难。Medium 这种靠风投续命的公司骑虎难下,要怎样做才能撑住这 $6 亿的估值、怎样才能服务好投资人让他们有高回报?

Your Company Is Only as Good as Your Writing

来自 iFixit 的创始人、CEO 的文章。对内、对外的沟通,写作都至关重要。好的文案能留住跟多用户、减少客服的工作量;文字本身是 UI 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文科技文档的写作规范可以看作者他们写的 Tech Writing Handbook ,或者 Apple 内部用的 Apple Publications Style Guide。

A Dozen Lessons on Growth

算是总结了 Facebook 那帮人搞 growth、增长用户的主要思想(战略上的、而非战术上的)。Facebook 的“让用户在10天内加7个朋友”的套路在其他社交网络都有类似的版本。
LinkedIn(X 天内加 X 个人为好友)、Twitter(让用户 follow 一定数量的账号,那些账号里有一定比例回过头来 follow 你,然后你就比较有可能经常使用 Twitter 了)。
如果你懒得看这篇文章,可以直接看以前 Facebook growth 团队缔造者 Chamath Palihapitiya 给的 talk,growth 领域经典、必看视频。他一贯口无遮拦,很真性情。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他也是金州勇士队的老板之一。

有用的投资与省钱的技巧

1,别买房;2,别送小孩去读大学。来自畅销书作者、著名 podcaster、投资人 James Altucher 的 Quora 回答。不管你同意或不同意,food for thought。
在美国读大学很贵,毕业后年轻人因贷款都负债累累。过去十年新出现的工作种类多数都不需要大学学位。在大学里能交朋友、学会社交、学会做人?似乎年轻人在网上认识的人比在生活中认识的要多得多。Again,food for thought。

Remote-First 的公司长啥样

StackOverflow 公司近400个员工里有85人在家远程办公。为了让这些远程办公的人有归属感,他们公司采取了一系列很人性化的手段、并额外提供一些福利、把这帮人照顾得服服帖帖的。
一群人开会用 Google Hangouts 视频,办公室里的员工在自己座位戴上耳机开会,与远程办公无异;公司报销远程办公的人自己置办的办公设备与家里的上网费用,如人体工学座椅、站立电脑桌、外接显示器等;远程办公的人无法参加公司的 party,直接给他们钱,让他们自己去 party。

2017/02/14 第842期

三年之后,预计 Apple 将累计回购 50% 的 AAPL

不错的科普文章,解释了为啥公司要回购股票。
如果你没有时间读原文,可以听一下他最新一集的 podcast,就是口述这篇文章的内容。

Snap 的 Apple 战略

Snap 俨然一个小 Apple:比用户更理解用户,做用户意想不到但充满惊喜的产品;其他互联网公司都在讲网络效应、构建护城河、防止对手进入市场,而 Snap 坦诚没护城河这回事,唯有靠跑得快。
文中的类比:Snap 就像 Apple;而 Facebook 就像微软,各种向后兼容(线上关系图谱兼容线下关系图谱),顺便都抄袭一下竞争对手。
Snap 的 S-1 里讲述他们如何做 Stories 这个产品功能的,很精彩,很洞悉人性;这篇文章里有摘抄出来。

保护硅谷的创新的秘密武器

美国大部分州都用竞业禁止协议限制员工离职一年内不能加入竞争对手的公司或做竞争产品(例子:当年微软告跳槽到谷歌的李开复);加州没这事,鼓励创新;谷歌无人车部门的人都纷纷离职造自己的无人车去了

设计合理的员工股权激励机制

股权这事不管你加入多少创业公司、或者创了几次业,都永远不敢说自己弄明白了。文章里提出将员工按先来后到分组指定给股份的数量,最早加入革命的风险大、要多给;革命快胜利了才加入的风险不大、给得少。

The Making of a Brand

品牌不是一个 logo,而是人们对这个品牌所代表的产品始终如一的期望;同一个品牌,如麦当劳,你期望不管走进哪家分店都能吃到类似的东西,这个品牌代表的不是最好的食物,但总是与你预期的差不离。
Brand is the distribution of likely outcomes that you can expect from any company or person … “You don’t trust the Coca-Cola brand … You know what to expect from them.”

2017/02/16 第843期

不值得招优秀的混蛋做员工

有的工程师确实个人能力很强、很聪明,但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固执己见、没法与团队里的其他人相处,这种人的存在对团队士气打击很大。招这种人弊大于利。
职业生涯里总会遇到那么几个优秀的混蛋的,看开点。

Craigslist Is Ugly, Janky, Old School…and Unbeatable

各种卖二手货的酷炫 app 携巨额融资、扬言要取代 Craigslist(的某个子论坛),这些酷炫 app 长得很漂亮,除了没什么人用外,没啥不好的。
Craigslist 这个品牌很符合前两天推荐的文章 The Making of a Brand 里描述的:品牌背后的产品虽然不是最好的,但质量很 consistent,每次都与你对它的期望差不离。

Google 无人车项目许多员工离职的一个原因:薪酬太高了

给太多钱了,让他们早早地财务自由了(所谓的 Fuck you money),不用再担心钱与工作稳定性的问题了。于是就走了。。。给钱太少与给钱太多都留不住人:)
何为 Fuck you money?

Instacart 的实体 staging 环境

线上服务的开发一般都有一个 staging 环境用以测试最新的代码、配置;Instacart 是代人购物的 app,他们在公司里开辟一块地方模拟超市里的货架、作为实体 staging 测试购物流程。

2017/02/18 第844期

Dropbox 创始人在 2013 年的 MIT 毕业典礼的演讲全文

人这一辈子只有3万天;人生不需要完美,人生需要冒险;你这个人是与你常在一起的5个人的平均;24岁时第一次融资,刷新自己银行网站见识到从$60变成$120万,从没逗号变俩逗号。
"… you’re the average of the 5 people you spend the most time with. Think about that for a minute: who would be in your circle of 5?" 你可以找机会多跟牛人在一起,或者。。。找机会少跟烂人在一起:)
在学校你可以追求完美的 GPA,毕业后,人生不可能完美。可以不断尝试,失败许多次,但你只要能成功一次就够了。"From now on, failure doesn’t matter: you only have to be right once."
可以在线观看这个演讲,很不错。

剖析 Twitter 的 Redux Store 的结构

Twitter 的 mobile web 使用 React + Redux 写的前端。通过Chrome js console可以查看他们是如何组织在前端使用的数据结构的,不错的学习材料。
下载并安装 React Developer Tools,访问 Twitter mobile web,打开 js console,切换到 React,然后在 console 里输入 $r.store.getState(); 相当工整、美观的 javascript object,周末泡杯咖啡、可以好好品评一个下午了:)

Instapaper 事故原因分析与数据恢复

由于MySQL数据文件过大、达到ext3的2TB文件大小限制,Instapaper完全中止服务31个钟头、然后额外用了整整5天时间(包括周末)拉上Pinterest与亚马逊工程师一起恢复数据。
前不久有网友评价 GitLab 的数据库故障:如果他们使用 AWS 的 RDS 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故障了。而 Instapaper 这次故障正是因为他们用了 RDS,完全托管,控制权太小,没法知道(或被警报)2TB文件大小限制这回事。平时没有演练恢复数据库备份,没法估计到底要花多长时间才能完全恢复。

Refactoring Slow and Steady

代码重构要循序渐进,每个 commit 尽量只做一件事;比如,commit 里只重命名了某个函数的名字,即使一下改了几百个文件,code review 也很好 review。
最怕那种一个 commit 一口气做了 N 件事,第二天想继续做,却发现思路嵌套太深、被自己给绕晕了,只好放弃重构。

35、40、50岁以后学编程会不会太晚

列出了一些“高龄”转行学编程然后做软件工程师或自己创业的案例。有到编程速成班学习的、有在网上看在线课程视频的、也有读个完整计算机科学本科学位的。
为什么现实中有人觉得自己已经25、30岁“高龄”了而不适合学编程呢?不用读一个4年大学学位就能学编程;退一万步讲,就算读4年本科学位,4年时间算长吗?如果你不觉得2013年是很遥远的过去的话,4年真不算长。

2017/02/20 第845期

回首我在 Uber 工作的非常非常奇怪的一年

她在Uber待了一年,备受屈辱:刚入职就被上司在公司聊天软件里约炮,HR部门打太极公然撒谎说该人是初犯、没必要毁了他;她尽管工作优秀但转组屡次被拒;团队文化处处彰显对女性工程师的歧视。
她与公司内其他女员工交流后发现很多人也被性骚扰,而且有些还是被同一个人(向她约炮的那个上司)。遇到这种情况,公司里的 HR 部门值不值得信任?报告给 HR 后会不会遭到进一步的打击报复?
Uber 果然是名不虚传的 toxic work culture;Uber 的 HR 看起来很反人类啊。作者不到一周就找到下一份工作,现在 Stripe 上班了。
文中还提到一个故事:他们团队要给 SRE 工程师们定夹克,只订男的,而不订女的。为啥?120 件男夹克可以打折,便宜;6 件女夹克不能打折,不划算。为了“公平”起见,就不订那六件女夹克了。真是为公司省钱。

Co-founder conflict

创业公司多死于内斗,而非外部竞争。Y Combinator 的前 partner Garry Tan 以自己的经历谈创业中合伙人冲突的问题。创业合伙人之间必然会有冲突,会意见不合、会争执。
要学会接受合伙人间必然会有冲突的这个现实。多个合伙人各有自己负责的领域,可以讨论不同意见,但要信任负责该领域的对方能做最终决策;Strong Opinions, Weakly Held。必要的时候咨询专业人士(如 executive coach)。

最好的投资

最好的投资是你自己。你的知识、技能、人际关系、感情等等。尤其是终身学习的态度。

Unbundling 与 Rebundling

以前喜欢一首歌的话只能买整张唱片,bundling;iTunes出现后,可以只买一首歌,unbundling;现在Spotify和Apple Music付费订阅听所有歌,再次bundling

华盛顿邮报的写作机器人

使用写作机器人可以达到俩目的:1,吸引小众读者。人类编辑写作主要是报道全国性新闻、迎合大众读者,而机器写作用来报道本地或小众的新闻。2,让人类编辑的工作更有效率,自动化各种繁琐工作(如采集、推送热点数据)。
2016年11月美国总统大选的时候,华盛顿邮报的写作机器人生成了500篇文章,几乎不需要人工干预,吸引了 50 万的点击。其实各主流媒体现在都或多或少有自己的小程序、辅助人类写稿。

2017/02/21 第846期

Facebook 的 Like 的历史

2007年7月份邮件讨论星星、加号、拇指三个表示赞同的符号;同月份 Hackathon 做出原型,暂名 awesome button;年底即将上线之际,被小扎给毙了;2008年一整年小规模用户测试;2009年初用数据说服小扎,采用 Like 这个动词,上线。
最初这个按钮的名称是 awesome button,内部对 “like” 这个词反响不好,太平淡无奇,但 like 这个词可以适用多个不同场景。从此以后,“点赞” 这个动作流行了起来。

我过去四年都做了什么

本文介绍了他最近几年的项目 DistroKid。他们是一个三人团队,一个程序员(他)加俩客服,没有融资,大量自动化、节省人力成本,轻松战胜其他规模很大的、有融资的、劳动密集型的同类公司。
本文作者 Philip Kaplan 是互联网行业的老战士了,连续创业者。他比较早为人所知的是他做的 Fucked Company 的网站与书,关于互联网泡沫时期的公司们的荒唐事的网站;Fucked Company 的名字灵感来源于 Fast Company:)很多人在使用的 TinyLetter 也是他的作品。

停用 To-Do List

不用 To-Do List 的话,怎么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你当天情绪、兴趣、记忆等都能给你指引。不用 To-Do List 的话,怎么记住有期限、时效性强的事?有一种东西叫日历:)

Man and Uber Man

这是名利场在 2014 年的关于 Uber CEO 的长篇报道,Uber 的 idea 是怎么来的、早期融资的情况。对 CEO 的性格描述就不难解释为啥 Uber 会有这样的公司文化了,CEO啥样、就能吸引啥样的人
最开始 Uber 的域名是 UberCab.com,后来用 2% 的公司股份从 Universal Music Group 手中买下 Uber.com;后来再用 $100 万买回这 2% 的股份。恩,2% 的 Uber 股份。

我是如何将Mint.com的用户量从0增长到100万的

他是Mint第四号员工,当时负责营销。本文给出了他当年在产品上线初期做营销的框架。先定目标,预期争取的用户数;然后筛选出宣传渠道,将用户数细分到每个渠道,期望的访问量与转化率。
湾区日报的老读者们对这哥们应该有印象。他就是错失1.85亿刀身家的Facebook早期员工,并且他在 Mint 也没待满一年就离职了。他将自己的经历写了出来。

2017/02/22 第847期

宣言与垄断

本文针对最近 Facebook 的小扎发表 Building Global Community 的宣言进行讨论, Facebook 在社交网络领域的垄断地位给它带来超乎多数人可以想象的权力。
小扎将要参选美国总统?他的权力已经比总统大得多了。古今中外独裁者都有一样本事,就是影响、进而控制民众的思想,这是极具杀伤力的武器。如果有个平台是人们每天接受信息的入口,这个平台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10年、20年后,这个平台的主人需要利用这十几二十亿人来干一件大事的时候,他只要说一声就行了。怎么用?用来做什么?拭目以待。

使用 GitHub Pages 与 Cloudflare 免费托管网站

适合做 side project 玩:用 GitHub Pages 托管静态页面、纯 javascript 的 single page app;用 Cloudflare 做 DNS 解析,免费 https。后台怎么办?最近流行 serverless :)
使用 Cloudflare 的免费 https 有一点要注意的(我最近刚掉坑里才发现的):最多只支持一级子域名的 https,如 aa.domain.com;如果是二级以上就不支持了,如 bb.aa.domain.com 就不支持 https。

从一顿午餐到被收购:Trello 是如何被 Atlassian 收购的

作为收购方的 Atlassian 有两个细节做得不错:Atlassian 的 CEO 在见 Trello CEO 时已用 Trello 列出俩公司文化的对比;Atlassian 将 all hands 更名为 townhall,与 Trello 一致。

为什么我不再搭理 Google 的 recruiter 了

工程师被各知名科技大公司的非常不专业的 recruiter 们骚扰是很平常的事。作者以前碰到这种骚扰邮件都会回复:能安排我以后的上司来面试我吗?然后 recruiter 们都不再回复了。
大公司就是这样,面试你的人不是以后你要一起共事的人,他们不关心你的简历、你的背景、你做的项目,他们关心白板做题,这样能够刷掉有经验的、年迈的、不屑刷题的、要价高的老工程师们,留下年轻的、刚出校门的、有时间刷题的、便宜又好用的孩子们。

Snapchat 如果自建数据中心的话会不会比租 Google Cloud 省钱

来自互联网行业老战士、Reddit前CEO黄易山的回答。用户量达到一定规模后,自建数据中心比较省钱,往往要自己定制千奇百怪的硬件才能满足自己极其小众的需求,这是任何云计算平台无法帮你做的。
现在 Snapchat 给 Google Cloud 带来 1/4 到 1/3 的收入,是超级大客户,所以 Google 能动用自己的工程师悉心关照、随叫随到解决各种 scalability 的问题。以后如果 Google Cloud 壮大了后,还会对 Snapchat 这么上心吗?而且,Google 的工程师不拿 Snapchat 的股票,没那么大动力帮你 Snapchat 擦屁股。

2017/02/23 第848期

社交媒体需要有“旅行模式”

跨国旅行过海关检查,有些国家出于反恐、安全的需要,抽查你的社交账号了,就像查你的行李一样。本文呼吁各社交媒体开发“旅行模式”,开启这种模式可以隐藏大部分好友、隐藏曾经发过的大部分内容。

Securitybot:Dropbox 开源的 Slack 聊天机器人

他们的安全团队一接到安全警报第一时间都得弄明白:是自己人擦枪走火、还是外部入侵?以前都要挨个去问同事:是你干的吗?现在有了这个 bot 后,自动化了“是你干的吗”这个步骤。
湾区日报的运营也离不开 Slack 聊天机器人。

Designing robust and predictable APIs with idempotency

本文强调的 idempotency 在 api 设计中极其关键,同一个api、相同参数调用多次、结果一样。Stripe 的核心产品就是他们的支付 api,对 api 设计自然颇有心得。
往往都有某种形式的 idempotency key 来保证 exactly once,例如同一个支付 api 相同参数不小心调用了多次(如请求失败、重试),只允许扣一次钱;发邮件的 api 相同参数不小心调用了多次,收件人只能收到一次信。
湾区日报自动发微博、Twitter、Facebook的代码也有 idempotency key,放在 redis 里,避免同一条信息在短时间内重复发送。

即使用了 https 也不要通过 query strings 传敏感数据

服务器端的 log 将明文记下完整的 url;浏览器上的访问历史也会明文记下完整的 url;Referrer headers 里也忠实记下完整的 url,然后在别人家的 Google Analytics 上显示。

GitHub 将对你职业生涯产生的影响

作者曾在 RedHat 工作了 10 年;当年上班第一天,他上司跟他说,今后你不需要简历了,别人将 Google 你的信息;你的开源代码、与别人在邮件列表里的讨论都将公开。以后,你不需要简历,别人都看你在 GitHub 的表现。
在 GitHub 上可以看到你的代码、你参与的项目、你在 pull requests 与 issues 里如何与人互动、别人怎么评论你的代码、你回复是否得体。归根结底,你的名声将一直在网上存在,你的名声是可以从这个公司移植到下一个公司的。珍惜、维护自己的好名声:)

2017/02/24 第849期

揭秘 Facebook 的 AI 机器

典型的大公司 PR 公关下来的 PR 稿。AI 在 Facebook 生态里的各种最新酷炫应用,以及员工采访。

开源博客平台 Ghost 的创业故事

把 Ghost 的半成品的 demo 视频放到 Kickstarter 上验证 idea,众筹了 $30 多万。成立的公司是非盈利性质的,没融资,已经能自给自足了。给独立开发者们的建议?不要听别人的建议了,直接动手做吧。

创业者如何战胜自己的冒名顶替综合征

越成功、自己压力越大,担心自己名不副实、担心比人会说“你只不过是运气好罢了”,就是自信不起来。怎么应对这种心理?

Work-Life Balance Is About Years, Not Days

本文举了澳大利亚历史学家、作家 Inga Clendinnen 的人生轨迹为例:年轻时轻松教书、大部分精力养娃,40多岁后才开始专心做研究、写书,直到82岁去世。
别人是一天内纠结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几小时给工作、几小时给生活),这是一辈子的时间跨度内平衡工作与生活(几十年给生活,几十年给工作)。

2017/02/26 第850期

Getting Human Resources Right

知名投资人 Fred Wilson 针对最近曝光的 Uber 歧视女性员工与恶劣的公司文化所写的文章,教创业公司们如何搞好 HR。
投资人不是写张支票就完事了,还应该监督所投资的那些创业公司,尽早发现问题、尽早 course correction。Uber 最近的事情不是一天两天的问题了,Uber 的投资人也有相当大的责任。

解释 Overcast 3 的新设计

我很喜欢这种独立开发者详细解释自己的 app 的新功能、新设计的文章。我每天有几个钟头都在听 podcast,而 Overcast 是我一直在用的播放器,其作者 Marco 也是我很欣赏的独立开发者。
新版本 app 的 UI 设计让用户更容易发现新功能了;他把 app 里的广告从原先的 Google ads 换成用户体验更好、利润更高的自己经营的 native ads,让 podcasts 们在他的 podcast 播放器里做广告,很不错的想法;而且他删除了 app 里用到的没有开放源码的 library,这是不错的实践,不信任那些不开放源码的 library。

纽约时报到底能赚钱吗

这几年纽约时报的收入变化不大,但收入的结构变化很大。纸介质报纸上的广告收入大幅降低,线上广告的收入小幅度上升(6%),而数字订阅用户增长迅猛。

为何 Apple 不需要买下 Netflix

Netflix势头很猛,Apple若有心做视频,其手头的现金可以轻松买下Netflix。但没必要。看看音乐:Apple本可轻松买下Spotify,但选择自己做Music,订阅用户数增长挺不错的。
猜测:会有一个 Apple Studios 的娱乐内容孵化器,内容的形式或将超越传统的音乐与视频的范畴;Apple 在下一盘大棋,做 Apple Music (以及一些视频方面的努力)只是其中一小步,这不是收购某某公司这么简单的事。

如何对一个新的社交网络 app 进行估值

很多人都不理解凭什么“小小”的一个社交 app 还没盈利就能估值几个亿。本文提出了用已经上市的或已有估值的 app 作为参照物,就能大概估算一个新 app 的价值区间。
提出了俩指标:1,equity value per user,市值除以月活用户数;2,revenue per user,季度收入除以月活跃用户数。这是 2015 年的文章,所以数据比较老了,但 Facebook 与 LinkedIn 这俩指标一直都超高。

正文完
 0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