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日报文章第54辑

2016/03/26 第531期

恭喜你,我们把你的整个部门移到了田纳西

确实是有加入硅谷创业公司从客服一路晋升的案例。但客服的工作,尽管是在很酷的创业公司,也无法支撑在湾区的生活。所以客服部门都被牵出湾区,迁到生活成本低的地方(当然,工资也低)。
"Another customer service worker I’d talked to from a big software company decided that if she wanted to stick around the Bay Area, it was time to teach herself to code." hmm … 很现实。。。

一个有钱的邻居叫 Xerox

面对Steve Jobs指责Windows抄袭Mac的图形界面,比尔盖茨在Apple的会议室里冷冷地回应:“我们碰巧有个有钱的邻居叫 Xerox。我闯进他家去偷电视机,但发现已经被你偷了。” 那是1983年,两年后Windows开卖。
文章描述的场景出现在 1999 年的电影 Pirates of Silicon Valley 里,请看这个片段以及这个片段(Good Artists Copy; Great Artists Steal)。

LLVM 是如何做测试的

这是一个大型开源项目用测试来保障代码质量的真实案例。除了unit tests,regression以及性能测试外,LLVM还有做fuzzy testing:生成大量随机字符的input,看parser会不会崩溃。
"There are ~15k Unit Tests, ~15k Regression Tests. It takes ~4-5 minutes to run both tests in Debug mode on 2 y/o MacBook Pro using 4 threads."

Instagram的第一个投资人:一个人的投资机器

采访 Baseline Ventures 的 Steve Anderson。一个人做决定就是爽,要投资谁只需跟自己另一个灵魂争执一番,30分钟内做决定;而不是几个partner旷日持久地争吵。

学会面对恶意攻击你的作品的言论

原文被墙,iPhone用户推荐使用
湾区日报App
免翻墙读文章,或者看打印出的PDF文件。

Maker们的作品(app,网站,设计,视频等)一放到世人面前,必然有人欣赏,也有人差评,甚至恶意攻击。这是一个package,一个大礼包,你既然把你的作品放出来了,好的坏的评论都得去面对。
世界很大,人很杂,不要因为有几个低级趣味的人恶意攻击了,你就妄自菲薄放弃了自己的创作。
"When you sign up to do work that matters, understand that you’re also signing up to have somebody hate on it. When it does come, don’t take it as a sign that something is wrong. Take it as a sign that something is right. It is fuel to continue your work, not a giant stop sign."

2016/03/27 第532期

WeWork:用代码颠覆房地产

Apple软件硬件一条龙都自己设计。WeWork的愿景有点像Apple。他们现在是出租办公室,同时也自己做室内装修的设计(用软件3D建模),以后也要自己做家具、壁纸等(而不是向别人买)。
这就是所谓的全栈创业公司,业务流程中关键的部分统统自己掌控,而不是外包给第三方、让第三方来压榨自己的利润、让第三方不好的用户体验来摧残自己的用户。

The Hierarchy of Engagement

很不错的幻灯片,作者先是Pinterest在5个人时的投资人、然后加入Pinterest做PM,现在是Greylock的partner。不要看用户的增长,而是要看用户使用产品的关键行为的增长,比如Pinterest的用户关键行为是Pin一张图、Snapchat是传图片、Twitter是发Tweet、Youtube是上传视频。
注册用户很多,但很少人实际使用你的产品,你的产品就变成鬼城了。

独立开发者们如何为自己的app寻求报道

作品的推广是很困难的,尤其是在没钱没人脉的阶段。作者以他的 app 为例给出了一些不错的建议:媒体的目标是吸引读者的眼球,所以你要讲那种媒体的读者喜欢听的故事,这样媒体才愿意报道你的app;把握发布app的时机,可以与Apple发布新设备一起

智能手表的3秒钟法则

用户与智能手表上的每次互动都得在3秒钟内完成。文章将智能手表的现状与当年的PDA做对比,都是硬件上火候未到,软件上没有killer app。
当年在设计 Palm Pilot 时,Palm 的创始人 Jeff Hawkins 经常随身携带一块木头,上面贴着一张纸当作是屏幕,还有一些假的按钮;然后随时掏出这块木头,假装是在使用 PDA,无时无刻都在思考、推敲、改进用户体验 — 好敬业啊!

学术圈令人堪忧的代码质量

学术圈没有写高质量代码的理由。代码写得规范、软件质量高并不能让教授晋升、也不能让博士生毕业。发paper是高尚的,写LaTeX、做ppt才是最重要的技能,写代码?no,no,no,这是低学历的人干的事,咱们意思一下就行了。

2016/03/28 第533期

一个盲人程序员的自传

程序员生涯以困难模式开局:出生在伊朗,生下来就看不见。14岁学VB编程。大学读计算机专业。是PHP程序员。一开始在工作中被歧视。始终热爱编程。很励志。
可能你很好奇,既然他看不见,那到底是怎么敲代码的?详见他在 Quora 上的回答。

AWS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and You

稍微规范一点公司都会区分 production、staging、dev等不同的代码部署环境。文中探讨了3种在AWS下划分不同环境的方法,最终推荐使用一个AWS账号然后用多个VPC隔开不同环境。

50多岁的人加入创业公司的感受

文笔不错,很生动形象地描述了犹如邪教组织般的创业公司的文化,各种洗脑活动,宛如电视剧 Silicon Valley 里的搞笑语言。印象中的科技公司(Apple、微软等)都是先有技术再有公司,现在的科技公司怎么都是营销优先、劳动密集型的,那还怎么算是科技公司呢?

Where do product roadmaps come from

到底开发人员都在忙什么?做显而易见的应该做的新的产品idea、迭代已有功能、解决用户反馈的问题、修复bug、做争取更多用户与增加更多收入的功能。

Slack 里的游戏设计的影子

他们用了3年做游戏,做不下去了就把公司转型,将做游戏过程中开发的内部工具包装一下,变成Slack。Slack 里的 Slackbot 像不像游戏里的 NPC?它可以给你提供帮助、与你互动,但它不是人。

2016/03/29 第534期

谁是 Sundar Pichai

来自BuzzFeed的长篇报道。他已经不是当年挂在公交车外兜风的印度少年了,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东印度公司的CEO;他不再是一家四口坐一辆摩托车的少年,他出行有防范严密的安保车队。
尽管他在印度已是天皇巨星,但在CES展厅里没人认识他,即使翻动他的名牌,看到他的名字,三星公司的代表还是不知道他是谁。
印度的泊车小弟对他说:我看Google I/O的视频的时候见过你在台上演讲 — 泊车小弟也看 Google I/O?

20年后,再看设计模式

在4人帮(Gang of Four,GOF)的那本设计模式的书出版(四舍五入)20年后,重新审视设计模式。书中的23种设计模式,真的只是23种使用指针的方法吗?对我们这个时代是否还有指导意义?

如何判断你是否容易被公司裁掉

原文被墙,iPhone用户推荐使用
湾区日报App
免翻墙读文章,或者看打印出的PDF文件。

公司没钱了才要裁员,要节省开支。工资越高、做的东西越虚(文中所说的strategic的东西)的员工,越容易被裁掉。
"Strategic work is for the future: shaping your next product or next release. Tactical work is about now: operations, bugfixes, responding to immediate customer desires. When a company is forced to choose, they’ll value tactics above strategy every time. "

Facebook 是新的 Excel

几乎所有存取数据的SaaS的竞争对手都是电子表格(Excel或Google Sheets),因为电子表格是处理数据的万金油。几乎所有大众化的互联网产品的竞争对手都是大而全的社交产品(Facebook或微信)。

Branch By Abstraction

在复杂的软件系统中如何逐渐替换掉(或重写)一个被广泛使用的功能模块?在该功能模块前引入另一层抽象,所有调用该功能模块的代码都改成调用这层抽象,然后逐步重写该功能模块。
写出上面这些中文连我自己都看不懂,还是看英文原文比较清楚点:)
"All problems in computer science can be solved by another level of indirection".

2016/03/30 第535期

十年之前,投资了YouTube

文中给出了 YouTube 在2006年初B轮融资时候用的部分幻灯片,当时的YouTube日活超过250万、Alexa排名95名。赶上了几个趋势:存储变得便宜、网速变快、(能摄像的)智能手机即将成熟。

合同工吃掉了我辛苦写的测试

文中讲了个恐怖故事,合同工为了图省事、不想修复跑不过的测试,直接把测试完全删除,导致代码极其脆弱、处处是地雷、没人敢改动。
文中的Consultant并非字面翻译的高大上的“顾问”的意思,而是非全职的、非正式员工的写代码的合同工。

来自用户的信任是驱动共享经济的燃料

把房子短租给陌生人、或者住进陌生人家里,看上去都是不靠谱的idea,听起来很危险。看Airbnb是如何在社区建设、产品设计方面下功夫,来赢取用户的信任、营造一种安全感。
实名制、强制使用真实的用户头像、来自Airbnb的$100万的担保、鼓励租客给房东好评(建立信誉)等。

一个人的公司

Instapaper的故事:边在Tumblr做CTO,边做Instapaper;Pinboard的故事:边在雅虎上班,边做Delicious的替代品收藏链接。后来都分别变成了他们的全职工作。
现在,Marco Arment 早已把 Instapaper 卖掉了,而 Maciej Cegłowski 依然独自经营着 Pinboard。当 Pinboard 用户达到 1200 人时,收入足以支撑个人的生活,进而变成一份全职工作。

Pandora创始人讲述从濒临破产到$10亿上市的经验教训

互联网泡沫破灭后,2000年底的Pandora没钱了,发不出工资。50人的团队在几乎领不到薪水的情况下坚持了2年半,竟然最后还能上市。创始人自己刷爆了11张信用卡,支付部分员工薪水;管理层带头不拿薪水,危机度过后,管理层晚于员工们拿到薪水。

2016/03/31 第536期

为什么连LinkedIn的员工也不更新自己的LinkedIn页面

1,我没在找工作;2,我在找工作,但我不想让我经理知道我在找工作;3,我刚换工作,不知道会不会立刻被开除,先呆一段时间再更新LinkedIn页面吧。
作者是LinkedIn前员工。LinkedIn的产品以及商业模式的基础就是数亿用户最新的个人简历,如果大家都懒得去更新LinkedIn上的简历了,这个职场社交网络的价值何在?

用代码进行交流

原文被墙,iPhone用户推荐使用
湾区日报App
免翻墙读文章,或者看打印出的PDF文件。

Gmail之父Paul Buchheit通过回忆早年Google里的一些项目经验(Gmail、AdSense),说明了用代码来沟通 idea 的重要性。
Gmail 在2004年愚人节那天上线之前,在公司内做了2年半,有100多个公司员工作为用户。有什么功能要做,直接做写代码,100多个内部的用户立刻看得到,好与不好,开发者与用户都一目了然。
Google赚钱的大奶牛AdSense的idea很直白,公司内大家都知道这东西会很有用,但都不敢做,因为看上去很难做很复杂;他一鼓作气几个小时做出AdSense的原型、集成到Gmail里,证明了可行性,所有Gmail内测用户立刻用上,AdSense项目的优先级立刻上升、立刻有了充足的人手来做
"A lot of features seemed like great ideas, until we tried them. Other things seemed like they would be big problems or very confusing, but once they were in we forgot all about the theoretical problems."

免费互联网并非真的是免费的

尽管大家都听过时间是金钱这句话,但真正这么认为的不多。对一个人来说,钱是可再生资源,但时间不是。所有互联网产品都在争夺人的时间;产品是“免费”的,不用你掏钱,作为交换,你给他们你的时间。
所有不同形式不同领域的互联网产品都是竞争对手,都在竞争每个人每天的24小时;就像可口可乐的竞争对手不只是百事可乐,可口可乐与所有食物、所有餐厅都在竞争每个人有限大小的胃:)

我讨厌看新闻

我们这个时代的传奇人物、已过世的Aaron Swartz在20岁的时候写的文章。新闻普遍都是噱头,真没那么多重要的新闻值得占用你宝贵的时间,错过了哪条新闻你的人生都不会有什么损失。
思想境界要提高,还是得把时间花在读优质长文与好书。

在Apple工作12年学到的创新经验

她主要是在90年代的时候在Apple,与内容创造者们、与音乐公司打交道,奠定了后来上线iTunes的基础。要创新绝对不能搞众议、投票、民主这套,要有人拍板,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2016/04/01 第537期

在风投接管了金州勇士队后

原文被墙,iPhone用户推荐使用
湾区日报App
免翻墙读文章,或者看打印出的PDF文件。

科技圈人士(风投、创始人)买下NBA球队不是新鲜事。勇士队的老板Joe Lacob是KPCB的partner,他用硅谷管理公司的那一套办法来经营球队,将勇士队从二流球队变成现在联盟最好的球队。
2010年他买下大部分勇士队的股份时花了$4.5亿,所有人都觉得买贵了,这支球队毕竟不是湖人、不是凯尔特人,这支球队上次夺得冠军已经是遥远的1975年的事情了。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你不用了解篮球、或者懂体育,你也能欣赏库里的远距离精准跳投。这笔$4.5亿投资现在变成了$20亿。
2011-2012赛季对勇士队、对老板Joe Lacob都是挑战。Joe Lacob在克里斯穆林球衣退役的仪式上,被全场球迷公开羞辱,他们把球队成绩不理想、交换走了主力后卫Monta Ellis这些不满都发发泄在了球队老板身上。今天再看那时候的视频,会是什么感受?也是2011-2012赛季,面对是否续约伤病缠身的库里,老板Joe Lacob拍板,坚决续约。同样这个赛季,迎来了Klay Thompson。作为对比,3年后,2015年,夺得总冠军后的讲话。

什么时候投资创业公司最好

答案是,任何时候。 哈佛大学的基金在2004年把钱撤出了Accel Partners;后来Accel Partners投了一个哈佛辍学生做的小网站,做大学生个人主页的,后来赚了700倍。哈佛大学哭死了
经济好的时候与经济不好的时候都有伟大的公司出现。

在Netflix工作2年的感悟

来自内核性能专家Brendan Gregg的文章,特别声明,是他自愿写的,公司没有逼他。他在Netflix自愿加入SRE团队,每个月有3、4天要oncall,在分布式系统性能分析、性能分析方面得到很大锻炼。
他的书【Systems Performance 】,我推荐每个后台工程师都要读一下。

要赚真金白银,有些Podcast就不能再叫做Podcast了

一些Podcast其实制作水准很专业,有点有声读物的感觉。Podcast盈利模式单一:广告。要想让听众订阅(就像订阅杂志一样),就不能再叫Podcast了,主要是心理作用,因为Podcast在听众心中的形象天经地义就是免费的。
这样说,好像还挺有道理的。命名很重要。那以此类推,大家不愿意花$4.99一次性付费买app、而心甘情愿每天花$4.95买杯咖啡;是不是应该管“app”叫“咖啡”才卖得出去呢?哈哈

为何现在 side project 变成创业项目的案例变少了

这是与10几年前的情况进行对比。side project要弄出点动静越来越困难了。10几年前只要做桌面网站就行了;现在怎么着都要多平台。而且现在融资容易得多,没有理由白天为别人打工晚上再做自己的项目;直接辞职拿到风投全力做自己的项目就是了。
但业余时间做 side project 相比于拿风投全职创业还是有很多好处的。业余时间做,没有什么失败不失败的,反正还有一份全职工作在,所以 side project 可以大胆实验各种 idea;side project 失败了,也不算太浪费自己的时间、也不用浪费别人的钱(风投),这觉悟多高啊:)

2016/04/02 第538期

Graphing Calculator Story

这是一个好莱坞电影级别的故事。1993年夏,他作为Apple的合同工奋战一年,项目被取消,被解雇。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完成那个没做完的软件。于是伙同好友每天偷偷潜入Apple空旷的办公室里编程。
他们像上班一样,每天去Apple总部,但没工资,每天工作10几个钟头。这件事在Apple员工间传开了,不断有好心的员工向他们伸出援手,比如提供测试机器、自愿做QA、帮他们申请门卡。最终感动Apple公司,他们的软件被预装在了操作系统里。这个软件现在已经被Grapher替代了,Mac OS X的用户可以打开Grapher感受一下。
"某天夜里2点,一个访客来到我们办公室。他说他是管Golden Master disk的人,就是所有Apple生产的电脑的预装系统,都是从他这个磁盘拷贝过去的。他可以帮我们把我们的软件偷偷塞进去,神不知鬼不觉让买都Apple电脑的用户用到。" — 当然,后来他们用不着这个人,Apple官方批准了让他们的软件预装进操作系统。
他们本来打算移植到Windows里,结果微软总部的安保工作做得比较好,于是作罢(好吧,听他瞎掰吧)。推荐阅读原文,很搞笑。

Apple创业初期的市场营销

21岁的Steve Jobs向Intel打听是谁帮他们策划的营销方案,于是联系上了Regis McKenna,想让他帮忙策划宣传Woz正在开发的Apple II。
McKenna一开始并不看好Apple。他在开车前往Jobs的车库的路上,心里盘算着:该怎样用最少的时间、礼貌地摆脱这个小丑(指Jobs)。但他还是在与Steve Jobs见了几次面后,被Jobs的个人魅力折服。McKenna 的1976年的笔记本上记录了当时他在策划Apple营销方案时候的思考,记录了历史。

Snapchat’s ladder

Snapchat不断加产品功能,慢慢从一个青少年阅后即焚图片聊天app演化成大众能接受的视频、音频聊天、获取有趣新闻、品牌争相做广告的平台。
再过几年大家就会忘了阅后即焚这件事,就像越来越少人会记得微软曾是只做Altair 8800上的Basic解释器的公司、Facebook是专注于哈佛学生的个人主页、Netflix是平邮寄送出租DVD的一样,产品线的扩张、进化,一步一步往上爬。

他曾拥有10%的Apple股份,但以$800卖掉了

40年前的今天(4月1日),Ronald Wayne、Steve Woz 与 Steve Jobs 成立Apple。不到两周(4月12日),Wayne把他10%的股份以$800卖回给俩Steve。
Steve Jobs在合伙后很快谈拢一笔生意:为电脑零部件商店the Byte Shop做50个Apple I主板;Apple得先到处借钱、前期投入$1.5万来做这些主板。当时42岁的Wayne听说the Byte Shop信誉差,经常不给钱;要是债主来追债的话,21岁的Jobs与25岁的Woz是掏不出钱的,那只能靠有房、有车、有存款的中年人的他了。于是,他退伙。
Ronald Wayne对Apple的贡献:1. 帮当时的同事Steve Jobs说服了Steve Woz,将Woz的纯粹做着玩的电脑主板商业化,并成立公司。俩Steve各占股45%,Wayne占10%。2. 设计了Apple第一个logo(牛顿在苹果树下的那个)。3. 起草了三人合伙的协议。4. 写了 Apple I 的使用手册。

赚钱是需要花时间练习的

37signals(现名Basecamp)那帮人历来推崇不拉风投自给自足式的创业。本文阐述的理论是:拉风投后,你练习的是怎么花钱,无限期推迟赚钱;不拉风投,你第一天就得开始练习如何赚钱。既然最终目的都是赚钱,还是早点练习的好。

2016/04/03 第539期

开发Amazon Echo背后的故事

Amazon Echo 算是 Amazon 继 Kindle 之后开发的第二个成功的硬件项目,做了5年才推出。精准快速的语音识别是难点,而且Jeff Bezos下了死命令:1秒钟的反应速度。
最近被几个同事推荐、以及听了 Kara Swisher 在 Podcast 里的推荐后,我也刚买了个 Amazon Echo,对有口音的英文的识别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还在探索更多的用途中,但觉得这才算是智能家电。

Spotify是如何管理服务器的

文章讲了 Spotify 服务器管理的发展史以及他们为自动化所作出的各种努力。他们一开始有自己的数据中心,用物理机器做服务器;最近迁移到Google Cloud上,算是Google的大客户了。

招有大学学位的开发人员

讲了一种现象:即使是大学没毕业的人创办的公司,他们的招聘开发人员的广告开出的条件第一条大都是“计算机科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学位”(缺什么补什么?)

UI patterns for user onboarding experiences

文章总结了 9 种 user onboarding experience 的套路,给出了具体产品的实例。用户刚注册,第一次使用产品时,怎么让他们一见钟情?

25周岁的Linux:采访Linus Torvalds

回顾Linux的过去,展望未来。1992年时,开始有开发者提交patch,Linus当时不信任别人,都是读完别人的patch后自己重写一遍。后来他开始信任别人,学会了直接apply别人的patch。
顺便推荐一下Linus写的自传 『Just for Fun』。依稀记得书里写道他26岁时照着镜子有段心理独白,决定开始工作 — 他硕士读到 26 岁,然后开始第一份工作,拖家带口漂洋过海从芬兰来到加州(那一年他的第一个小孩刚出生)。

2016/04/04 第540期

录取过多中国学生的美国大学

“他一天讲2次英文;最长的一次是去Chipotle买吃的:double chicken, black beans, lettuce and hot sauce” 校园里讲英文的机会太少了。
我觉得很快硅谷的大公司里,讲英文的机会也会变少。。。这篇文章与科技创业啥的没关系,只是觉得文中描述的现象确实是个问题。

Diagrammatically Correct

有种趋势:懂得绘制系统设计图这门手艺的人越来越少了。在盒装软件时代,代码得是近乎完美的,不然寄出去了就不好改了,这就需要事先用心设计软件架构各种UML画的很漂亮、确保万无一失。互联网时代,架构变化得比画图做计划还快,也就懒得画了

为何说 Steve Ballmer 是失败的微软CEO

2012年的文章,那时候仍是微软CEO。他最终做了14年CEO,内部员工支持率极低、错过了手机与cloud(起步太晚)、表现平平的收购成绩。其实,但凡看过他的演讲,都会怀疑此人脑子是不是有问题。

Million-dollar babies

随着AI的大热,大学很难留住AI领域的研究人员,大家都往工业界跑了。公司里有钱、有数据、有机器、容易做出有成就感的东西;大学里申请funding焦头烂额。最糟的是大学本来就没钱,也要硬着头皮开出巨额工资留住人才。

投资人说你选择的市场太小的真正原因

最有可能的是,看你这个人不爽(因为你母语不是英语、你不是白人、你性别不是男的、你不帅、你不高)、看你的团队不爽(都是大龄创业或都是低龄创业或都是少数民族),反正就是找个理由不想投资你就是了,但他们不能明说啊,就说市场太小呗。
当然,这篇文章确实是好好地、理性地从市场、从产品、从团队能力分析为什么投资人说你选的市场太小:)

正文完
 0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