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日报文章第34辑

2015/09/07 第331期

SaaS是新的全职员工

我很喜欢文中列出的那个清单:一家 startup 一年花 $5.6 万在各种 SaaS 服务上面 ;$5.6 万看起来好像很多,但比招一个全职员工实惠多了。
在很多分享的简评里我多次表达过,没必要什么都自己做;术业有专攻,该让别人赚的钱还是要让别人赚。可能国内的人工成本比较低,听说有些国内的startup宁可什么都自己做、也不舍得用付费的SaaS服务 — 当然,数据安全也是一个考量,不放心把自己的数据放到别人的cloud上。

Make Non-Obvious Hires

相比于其他行业,互联网公司对学历、出身相对看得不是那么重。而且往往很多出身一般(非名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在工作中表现得很牛逼 — 怎样招到这种员工?

如何命名你的 startup

很多人命名自己的产品、startup都是先从“查域名”做起,看有没有还没被注册的 .com。这篇文章认为不应该这么做。文章列出了一整套命名方法论,仅供参考。

我职业生涯里犯的最大的错误

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 designer 们要去学编程。不学编程,你只是做一份养家糊口的 job;学了编程,你就有能力掌控更多的东西,是从全局考虑你的 career,超越了钱与职称带来的快乐。
这就像赛车比赛中,坐在副驾驶与自己开车的区别。 会编程的 designer 对团队来讲是很有用的,他们至少能绕过工程师,自己在代码里改改字体、颜色、页面布局。我在公司里合作的几个 designer 都能独立地改 python、javascript、objective-c 与 java 代码,比很多工程师更加 full stack — 还有个 designer 几年前自己业余时间做了个 android 的游戏,到现在还一直在赚钱。

最终所有公司都会变成科技公司

很多人会区分开“科技公司”与“非科技公司”。很多“科技公司”为了技术而做技术,然后做了一堆没用的东西;也有很多“非科技公司”在“非科技”的主要业务里加入了一下“科技”的东西,但至少目前人们还不把他们当成是科技公司。

2015/09/08 第332期

亲历 Burning Man 的感受

过去一周是 Burning man。硅谷的IT从业人员蜂拥而至。Burning man 是神奇的活动,在大沙漠里,7万人聚集在一起、搭帐篷、做各种雕塑,组成为期一周的临时城市。顾名思义,他们真的要烧掉一个木头巨人。
这篇文章是Facebook、Asana联合创始人Dustin Moskovitz写的,回顾了他参加了5年的burning man的经历、感受。他在 Burning man 遇到了 Winklevoss 兄弟。他跟这对双胞胎以前没见过面,他跟这对双胞胎理所当然是仇人。Dustin Moskovitz上前自我介绍、一笑泯恩仇。后来他们在Facebook上加了好友 — 听起来有点讽刺哦。
过去一周,我们很多同事在 google calendar 上请假的格式是:[email protected] )'(  ,这里 )'( 是 burning man 的象形文字。。。燃烧的人。。。
今年的照片集锦请看这里。

Enterprise 软件的未来发展趋势

  1. 手机app越来越重要;2. Freemium的定价模型越来越普及;3. 提供API给第三方开发者来集成。

不用自己搭服务器的 Microservices

Amazon 用来宣传 Lambda 的文章,举了一个很详尽的搭建图片处理的web app / android app的案例。
数据,把文件扔到 S3 上,你不用知道文件是存在哪台机器上,自动帮你scale,按存储大小和请求数量(以及其他)收钱;代码,把代码扔到 Lambda 上执行,你不用知道代码是在哪台具体的机器上执行,自动帮你scale,按运行时间和请求数量收钱。

Fixing Twitter

再来一个热心用户、股东为 Twitter 提意见。这种文章每次都能让我想起一个短语:“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同时也能让我想起 The social network 里的台词,记不得原话了,但大意是 Mark 对 Winklevoss 兄弟说,有本事你们自己做这个网站(指Facebook)啊。
但文中提的一个建议我也很赞同:Twitter有一个很不爽的地方就是,上传图片是要占用23个字符的,也就是上传图片后,你只能再输入117字了!

Tinder的价格歧视:年龄大的付费用户要交比较多的钱

这不是年龄歧视。这是市场经济。年龄大的用户就是愿意付比较多的钱来更方便地找对象!多大才算年龄大?美国用户30岁以上,英国用户28岁以上 。

2015/09/09 第333期

免费看盗版电影的软件Popcorn Time背后的故事

阿根廷时年29岁设计师Federico Abad在自己的卧室里开始了这个开源项目。初衷:1)阿根廷网速超慢,跟女朋友看片儿得提前一天下载好,不能当天说、当天就看;2)Netflix在阿根廷的电影更新不及时。
Popcorn Time的出现,引起了好莱坞、以及各大主流媒体的注意,还一度造成了 Netflix 股价的下跌。
这是一个有情怀的软件,精美的设计、没有广告、不赚钱 — 一点也不像看盗版电影的软件。跟满屏幕广告的盗版电影网站立刻划清界线。
他、以及早期的代码贡献者们都是在白天有一份全职工作的情况下,利用晚上、周末的时间做这个side project。尽管他们早期都匿名做这个东西,但还是被华纳兄弟的律师浏览了他们每人的Linkedin页面。他女朋友也因为他太忙了而跟他分手。后来,他也退出了这个项目,专注于自己白天的全职工作。
他高中辍学,为一家美国成人网站工作。努力工作,学会编程。会编程后,就能找到一份全职工作,还能在全职工作之余,做自己感兴趣的side project。

Product

Github早期员工Kyle Neath对做产品的思考。好的产品应该是能让世界(的未来)更美好的东西,比如Elon Musk做的几个东西都是好产品(Paypal、SpaceX的火箭、Tesla)。
但现在人们过度关注各种世俗的指标:PV、估值、留存率等,这些世俗的指标牛逼的产品,未必是好产品,比如Snapchat、Buzzfeed等不是好产品,他们并没有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重新设计 Overcast 的 Apple Watch app

再来一篇设计 Watch app 的。Tumblr第一个员工、Instapaper的开发者Marco Arment针对自己的podcast app写的。在文章中展示了自己的思考过程,相当不错。
"It’s unwise and futile to try to shove iPhone interfaces and paradigms into the Apple Watch. Instead, design for what the Watch really is."

BuzzFeed发动人民群众报道政治新闻

Hillary Clinton任国务卿那几年的电子邮件陆续被公开,作为一家新闻媒体,你会组织一帮小编(领工资的)去读透那一大堆邮件吗?还是像BuzzFeed那样建立一个专门的Twitter账号“Only Clinton Emails”发动免费劳动力一起来挖掘这些邮件中的猛料?
用互联网的方式做事情,分布式地新闻报道,聪明。

StatusPage.io提高付费用户转化率的办法

新用户注册后都不会急着成为付费用户,先试用看看;StatusPage.io使用一个“激活分数”,像玩游戏一样,用户每完成一个“任务”(比如添加团队成员),这个分数就增加;用户注册X天后还没有回来继续使用,他们就给用户发含有视频教程的邮件 — X天是有讲究的,分别是2天/30天、3天/45天,5天/60天,12天/75天,与16天/90天。

2015/09/10 第334期

What Makes Uber Run

耗时5个月,采访了Uber的CEO、同事、前同事、投资人、朋友上上下下几十号人,Fast Company的这篇长文非常有料。穿插介绍了Uber的历史、CEO Travis Kalanick的早年创业史、各种数字。
最早的 Uber app 是他们花钱请 freelancer 草草做出来的,代码质量极差,常常把旧金山所有Uber的车辆召集到同一个地点。
从Travis Kalanick的早年创业史可以看出,一个人早年打怪练级的经历,对以后憋大招是很有用的。

Building a more unified Twitter for iOS

原文被墙,iPhone用户推荐使用
湾区日报App
免翻墙读文章,或者看打印出的PDF文件。

Twitter以前的iPhone app与iPad app是两套代码,分开维护;他们iPad app的功能往往比iPhone的少。网站设计都讲responsive design了,app的设计也应如此,不要维护多套代码。

Stripe Checkout的动画效果

Stripe的UI工程师分享的思考过程。在恰当的地方运用动画效果改善用户体验。面向开发者的产品也能做得很酷。
“I tend, like most others, to not trust websites that feel like they were made 10 years ago. ”

在2015年,给2004年的10个预言打分

2004年,Steve Yegge还在Amazon工作;他在博客上写出了10条预言。2015年9月,他给这10条预言打分,有的预言还挺准的,比如云计算平台与社交网站的崛起;当然也有没算准的。
强烈推荐大家读一下文章后半部分,他2004年写的10条预言的部分,分析得挺不错的。比如他预测Lisp将在2010年成为10大最流行编程语言之一,理由是:语言的流行不在于语言本身的好坏,而在于有没有名人、名公司的撑腰;Lisp可能会火,因为Lisp的秘密武器是Paul Graham — 注意:2004年,Paul Graham还没成为路人皆知的创业导师。
最损的预言是最后一条:大部分程序员在5年后,依然平庸。即使是同一家公司里,好的程序员也有可能比不好的程序员高效十倍、百倍 — 对于不好的程序员是好消息,因为你们还有十倍、百倍的上升空间:)

Unicorpse

Brad Feld 对目前创业公司估值泡沫的思考。很多Unicorn正在(或即将)变成 Unicorpse (corpse: n. 尸体)。很多公司不能上市,上市就是照妖镜,上市前是独角兽,上市后就现原形了,市值大大低于上市前的估值。
"There is nothing special or magical about $1 billion valuation. It’s just a number."

2015/09/12 第335期

Scaling Startups

Quip 的 COO Molly Graham 根据她在 Goolge / Facebook 的经验,总结了一套管理高速扩张的 startup 的办法。发展到50个员工会遇到什么情况、发展到200人、750人等会怎样。
2年前我们公司用 quip 的时候,这个COO亲自做客服的,基本上每天她都要来问我们要反馈、我们有什么 feature request 也直接发信给她。当时 quip 刚刚支持了gif,于是被我们玩疯了;我们上传了很多搞笑 gif 帮他们做测试:)“很多” 是真的很多的意思。。。
公司扩张意味着要大量招人。新员工进来会“抢”老员工的工作。很多人或许因为一直做一个岗位很舒服了、或许真的因为责任感很强,不愿意让出自己的工作职责、也不愿意去尝试其他新的东西。就像小孩玩乐高积木,把积木抓得牢牢地,不想分给其他的小朋友。
"If you personally want to grow as fast as your company, you have to give away your job every couple months."
startup 高速扩张到几十人后,突然有一天,你发现你无法认识公司里的每个人了,全公司没法挤在一张桌上吃午饭了;你意识到,这真的是一个公司了,不再是小打小闹了。

Uber 代码的进化

老生常谈,从 monolithic 架构进化到 microservice 架构。Uber 内部有 500 多个大大小小的 service,用 thrift 定义数据结构。

人生

帮助 Facebook 取得10亿用户、帮 ICQ 取得 2.5 亿用户、帮 Winamp 取得 1 亿用户的 Chamath Palihapitiya 在生日之际,对人生的思考。
他把剩下的人生换成天数,13383天(36.6年);为自己余生定下4个目标;每星期结束前问自己4个问题,比如“这一周里,有多少天是快乐的?快乐,指的是真的“快乐”,不是假的“快乐”;没必要骗自己。

一个客服对付1千6百个付费用户

statuspage.io的经验。其实是一个全职客服加上全公司其他人轮岗做客服。这个观点挺好:做产品得 design for the novice, configure for the pro

SoundCloud 进化到 Microservice 的历程

他们从 Monolithic 架构进化到 Microservice 的主要目的,不是为提高性能、提高系统稳定性、更不是为了赶时髦,而是为了提高团队的开发效率。
他们做的一切,高度实践了 Conway’s Law:软件系统的架构反映了公司内部的组织结构、团队间通讯的结构。"organizations which design systems … are constrained to produce designs which are copies of the communication structures of these organizations"
任何高速发展、并且最后存活下来的startup,一开始都是实用主义者,不搞花俏的东西。都是实践所谓 monolithic 架构,具有“快糙猛”的属性,一份凌乱的代码快速迭代;所有东西都跑在同一台机器(或极少数几台)上。SoundCloud 早期的 monolithic 架构的昵称是 mothership;Linkedin 的叫 Leo,Twitter 的叫 mono-rail,Yelp 的叫 yelp-main。也有比较没创意的,比如用 django 的公司,直接叫 django app;用 Ruby on Rails 的,直接叫 rails app。

2015/09/13 第336期

Facebook的Growth Team如何争取到第一个5 亿用户

Andy Johns的这个详尽的 Quora 回答涉及战术、战略、用人、文化等方面。他以前在 Facebook growth team,现在是 Wealthfront 的 VP Growth。
很喜欢配图中给出的几个标语,尤其是那句“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

不做风投、改行做软件工程师

Andreessen Horowitz 的年轻的 Partner(2012年本科毕业)写的。年轻、而且有钱、有人脉,自然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不是吗?那她如何才能实现软件工程师之梦?先参加为期12周的编程速成班,然后就能开始改变世界了:)

Ben Horowitz’s Best Startup Advice

这是 Product Hunt 组织的线上Q&A。Ben Horowitz 不认为现在是科技泡沫;市场自己会有 correction。他最看好的独角兽公司是 Airbnb。进入风投圈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先创业。
如果他的书 The Hard Thing About Hard Things 是今天发行的话,会加入更多的 war stories。他这本书原以为读者群体会仅局限于创业圈,不料,连教师与牧师都喜欢(呃。。还说泡沫不大?连牧师都想创业?!哈哈)。

建立强有力品牌的营销策略

文章举了几家 consumer facing 的公司的早期营销策略,包括 Zillow、Ancestry.com、一些游戏公司、GoPro等。

Target 的工程师道场

在美国的人应该都很熟悉 Target,这是美国第二大零售集团(仅次于沃尔玛)。这不是一家科技公司,但他们公司内部显然在经历巨大的变革,尤其是在 DevOps 文化方面。这篇文章简单介绍了公司内的工程师道场,就是专门划出的一个地方、让某领域技术专家给其他工程师传授专业技能。
尤其是这种大公司,不变革、不跟上潮流的话,就这能等死了。

2015/09/14 第337期

Social-Mobile-LOCAL: “Local” Will Be The Biggest of the Three

Bill Gurley 认为,所谓的 SoMoLo (Social、Mobile、Local)里,Local 这块潜力巨大、比 Social 和 Mobile 更有机会。对了,这篇文章是 2012 年写的。
随着新计算平台的出现(有GPS的智能手机、手表、手环等),Local 的垂直领域给了各个 startup 无限的机会。想起了好几年前中国很流行的小灵通电话,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时间都是本地通话,所以便宜的、通讯距离很有限的小灵通在当时是很 make sense 的。同样,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有限的区域活动 — 有个夸张的例子:每个人都有那么几个同学,他们父母是大学老师、他们在该大学附属幼儿园、附属小学、附属中学读书,后来也进入该大学本硕博连读,最后留校任教,绝对的 Local!

从产品到平台

文章点评了前几天的Apple发布会。尽管软件是高利润率的东西,但Apple所有的软件、线上服务都不是以赚钱为目的的(Music除外),硬件才是Apple的赚钱机器。
好,那么 iPad 这个硬件产品是必需品吗?目前还不是。iPhone对很多人来讲是必需品,但iPad还不是。那 Apple 怎么改进 iPad 这个产品?文章认为,Apple应该把 iPad 变成更好的开发平台,为开发者们提供更好的SDK、开发工具、盈利手段。Apple其实已经意识到平台的重要性;Apple需要给开发者们竖立一个榜样;于是,时隔将近20年,微软再一次现在Apple的发布会上了。

iOS 原装的 app 都有第三方的竞争对手

文中的那张图展示得很清楚,每个app都有一堆的竞争产品;就像 craigslist 上每个版面都是一个 startup、百度贴吧每个吧每个论坛也可以是一个 app、 unix 的命令也都可以是一个startup。永远都能找到创业 idea :)

关于Twitter这个产品的思考

又到了 “人人都是(Twitter的)产品经理” 时间了:)Twitter有不同的用途 — 很多Twitter账号拿出来,都能单独做个(内容类的、甚至是工具类的)app。像Excel一样,很强大、很复杂,有千千万万种不同用法。
那么,Twitter是要专注于现有用户的使用习惯去好好做产品、去教新用户各种花里胡哨的现有玩法?还是去探索全新的玩法?

如何做决策

现在a16z的partner、前微软Windows部门(光这个部门就比大部分科技公司要大N倍)的老大 Steven Sinofsky 给创业公司CEO、manager的建议。
你永远没法做一个让每个人都开心的决策。他在文中建议决策者(CEO或manager)在一个决策中,首先得弄清楚自己扮演什么角色,Initiator、Connector、Amplifier、还是Editor?

2015/09/15 第338期

Jony Ive and the Future of Apple

来自纽约客的超长文章(真的很长),采访了很少接受媒体采访的 Jony Ive。如果哪天他退休了、或离职了,Apple 的股东们会如何反应?如果Apple股价就此大跌10%,那可是瞬间蒸发$700亿啊!
Apple发布新产品,社会名流们也趋之若鹜;发布会后台小院子里,聚集着他们这些人:“Among the guests were Rupert Murdoch; Kevin Durant, of the Oklahoma City Thunder; Marissa Mayer, of Yahoo; Jimmy Iovine, the C.E.O. of Beats; and the rapper and entrepreneur Sean Combs. ”

Airbnb 背后的技术架构

全部跑在 AWS 上。有 5,000台 EC2 instance。响应用户请求的(网站、app server啥的)有1,500台;其他 3,500台用于数据分析。我倒是比较好奇他们用的是啥型号的EC2 instance。

The cost of an introduction

在硅谷(不局限于地域上的硅谷、这里泛指科技圈),前辈普遍乐于帮助晚辈;约牛人、名人、风投出来“喝咖啡”的概率还是蛮高的。文中作者举了他20岁时发邮件给Foursquare CEO,二人出来喝咖啡的例子。人们也比较乐于介绍其他人互相认识,比如介绍创业者与风投认识。
以前有跟国内做风投的朋友聊到这个问题:为啥在硅谷这里,默默无闻的小罗罗也能“这么容易”约名人出来、而在国内却非常难?朋友说:“国内都是些阿猫阿狗、民科来约你,在硅谷好歹也是什么斯坦福辍学的、搞开源软件的、什么前Google工程师,能一样吗?” — hmm …

打车软件的算法不精确,是不是故意的

此文针对Uber进行分析,但可适用到整个行业。如果你做打车软件的,你会这么做吗:为了制造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或为了迷惑竞争对手),在用户打开app后,在地图上显示一堆虚假的、并不真实存在的车。
还有,动态价格:给司机用的app显示,某某区域需求很大,价格很高,速来;然后等司机赶到这个区域前,价格立刻回调;让本以为能赚一把的司机失望了。
是技术上的瓶颈,还是商业上的需求故意这么做?还是两个原因都对?

2015/09/16 第339期

DevOps在工程团队中的位置

总结归纳了5种团队的结构,3个变量:dev、ops,以及DevOps。采用什么结构,主要取决于产品的类型 — 又是一篇反映 Conway’s Law 的:Any organization that designs a system (defined broadly) will produce a design whose structure is a copy of the organization’s communication structure.

Give it five minutes

作者开头的反思很有代表性:很多人就是为了反对而反对,竭尽全力地去反对一切稍不符合自己世界观的观点。idea一开始都是脆弱的,花5分钟时间、好好思考一下,别急着反对。
The faster you react, the less you think … There are two things in this world that take no skill: 1. Spending other people’s money and 2. Dismissing an idea.

You’ve Only Got One Shot At Building A Consumer Unicorn

连续创业者不太可能在 consumer facing 的产品上连续取得大成功;而 enterprise 类产品,连续创业成功的几率比较大。难道是 consumer facing 的产品比较靠运气?

Whatsapp如何只用50个工程师支撑9亿月活跃用户

众所周知,Whatsapp后台用FreeBSD + Erlang。招聪明的人,编程语言(Erlang)入职后再学也不迟。极度专注、避免让其他酷炫的技术分心、员工尽量避免开会。
对比一下,去年年初他们被Facebook收购的时候35个工程师、4.5亿月活。用户量翻倍,工程师多了15人。
文章素材主要来自昨天 @Scale 会议的 Panel discussion。台上其他人的头衔都是VP级别,而 Whatsapp 派来的头衔是 Software Engineer。

2015/09/17 第340期

Slack这家公司如何使用Slack这个产品

Slack公司里的员工本身就是Slack的重度用户。里面提到的一个use case我很喜欢:把Slack里的聊天记录变成新员工培训手册,懒得写文档的可以借鉴这个方法。。。
公司里很多有用的信息都埋藏在电子邮件里。老员工倒好办,可以搜索自己的信箱。但新员工入职后,邮箱是空白的,你不能让他们搜索以前的邮件啊。如果尽量用slack讨论问题(而不是用邮件),新员工入职后很容易搜以前的聊天记录学习学习。

Facebook如何用React Native做他们的第一个跨平台app

原文被墙,iPhone用户推荐使用
湾区日报App
免翻墙读文章,或者看打印出的PDF文件。

他们上线了第一个完全用React Native写的跨平台native app(iOS+Android),代码重用率高达 85%。

上线一个产品,我仅用了3652天

一个 side project 的故事。十年间,作者断断续续地做一个 side project 的感悟。成功的 startup 不一定非得是 "the next big thing"。

作为 lead developer 的感想

现在似乎每个人的头衔都通货膨胀了,满大街都是 "Tech Lead",这个 lead 那个 lead 的。到底 "Lead" developer 跟非 "Lead" 比,多了什么?

Checklists for Startups

风投David Lee给创业者推荐的3个checklist:如何开始创业(来自 Peter Thiel)、如何融资(来自红杉资本)、赚钱几个关键指标(来自a16z)。

正文完
 0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