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16 第191期
深入浅出 Git
讲了一些应用场景,不全面,但足以应付大部分use case了。
顺便推荐一个我每天用许多次、爱不释手的命令(如果你以前不知道的话):git grep
Steve Jobs在天之灵不见得会喜欢自己的新传记
之前推荐的【不一样的Jobs】里有提到,上个月发行的《Becoming Steve Jobs》得到Jobs亲密战友们的支持。今天这篇文章则认为新书还是没能客观公正全面的展现Steve Jobs的一生。。。Jobs本人在天之灵如果看到,肯定也是不满意的。。。是还要再出第三本传记的意思吗?
文章作者是Andy Hertzfeld,Apple早期工程师、后来google plus的主要设计师之一。我们在【Apple早期员工回首当年】里有提到他,以及他们早期员工做的回首当年的网站。
Marissa Mayer在雅虎部署的移动互联网战略
Marissa Mayer执掌雅虎以来,一直致力于mobile app的开发。似乎雅虎有了一点起色?这篇文章是fastcompany对Marissa Mayer的采访 — 雅虎公关做得不错。
前几天的【App的用户参与度与忠诚度】里有对app按照忠诚度、参与度进行分类。忘了在哪里看到的,Marissa Mayer刚执掌雅虎不久,做了研究,列出几个用户每天必用的app类别(邮件、天气、体育、财经等),然后加大力度做这些类别的app,努力做到同一类别的第一,让用户养成使用习惯。
CEO教练
Bill Campbell是Steve Jobs、Jeff Bezos、Eric Schmidt以及Larry Page等人的CEO教练。他以前也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橄榄球队教练。
以前推荐的【如果商业方面不成功,至少得把公司办成一个员工喜欢来工作的好公司】里有提过他。
中国购买力拉动的iOS apps利润
尽管Android手机的市场份额大很多,但是 iOS apps还是比Google Play apps的利润高很多,而且这个差距不断的在加大:Q3 2014, iOS apps的利润超过Google Play apps 60%;Q1 2015,这个差距扩大到了70%。中国当真无愧是Apple的大功臣:Q1 2015城镇地区手机销售25%是iPhone;人生第一只手机就买iPhone的人数也在节节飙升。
2015/04/17 第192期
封闭的技术 vs 开放的技术
(如果看不到twitter上的内容,这是打印出的pdf:https://nfil.es/w/IREe0I/%EF%BC%89
Chris Dixon在twitter上提出,互联网的历史是封闭技术与开放技术轮流占统治地位的:有时封闭技术胜(90年代AOL拨号上网)、有时开放技术胜(HTTP、SMTP等)、然后封闭技术独领风骚(Apple、支付等)。
由此引发了一系列讨论:Twitter创始人、前CEO Ev Williams:Sometimes things stay stuck
Mozilla前CEO John Lilly:On Inevitability & Pendula
勤能补拙
没有与生俱来的好品味也能称为设计师。这篇文章是回答一个想成为设计师的码农的提问,文章认为,学习与实践比天赋重要。
Zappos从此再无manager
Zappos已经实验了称之为“Holacracy”自我管理体系两年了,上个月底CEO宣布公司全面采取“Holacracy”,届时公司再无managers这个职位,没有等级之分,所有人都相互依存。不喜欢这个制度的员工可以拿到遣散费走人。这里有CEO Tony Hsieh给全体员工的长邮件。 以前提到过,Holacracy。
Product Hunt与其他科技媒体效果之对比
Caliber在新版本发布以后,追踪了Product Hunt与其他科技媒体(TechCrunch等)对于其Visibility和Downloads的效果。他们发现两种途径的效果截然不同:其他科技媒体报道能够很快的提升知名度,激发业界的讨论;而发布于Product Hunt则是能够带来增长,吸引高参与度的用户。
Spotify将融资4亿美金估值攀升到84亿
近期Spotify将获得最新一轮的融资4亿美金,估值将攀升到84亿。有意思的是,去年全球digital music的总利润也就只有69亿美金,Spotify也只是众多music-streaming service之一,凭什么估值到84亿?此外,Spotify现在还不怎么能赚钱,也没有scalable的商业模型,用户越多成本越来越高。用户增长还是现阶段Spotify的主要目标,尤其是在这个原本就竞争很激烈的市场上,Apple收购了Beats要加入战局了。Spotify确实需要更多的现金来留住现有的用户,以及开拓Apple还来不及进入的新兴市场。
2015/04/18 第193期
Apple Watch上的杀手级应用:IFTTT
IFTTT是我很喜欢的线上服务,自动化了很多日常流程。IFTTT的Do开始支持Apple Watch了,“一键做某事”的时代来了。从Apple Watch开始,各种“一键做某事”的应用会纷纷到来。
做Data Products应该知道的事
DJ Patil原来是RelateIQ的VP Product,现在是白宫任命的第一个美国首席数据科学家。这个文章DJ Patil分享了做Data Products应该知道的事。“Never try to launch a complicated data product on a fixed schedule.”
Salary negotiations
Reddit不许在工资问题上讨价还价,说是出于男女平等的考虑,因为女性比较不会争取工资。那么在现实中到底该如何进行salary negotiations呢?这个文章下面的评论很有趣,读者分享了很多他们自己职业生涯中salary negotiations的经验。“You Don’t Get What You Don’t Ask For.”
设计网页的F-Pattern
用户的阅读习惯一般是:首先浏览屏幕最上方,从左到右;然后浏览左边从上到下,寻找关键字;接着,找到关键字之后再从左到右的阅读。这样的阅读习惯被称之为F-Pattern,也是设计师设计网页的原则,内容依据重要性不同安排在不同的位置。
大公司来抢市场,startups如何是好
Google,Amazon也要进入home-services market竞争,Thumbtack这个startup该如何是好?这也是所有startups面临的共同问题:做好了,大公司来抢市场,还有活路?Thumbtack还是Google Capital风投的,之前风投还信誓旦旦说Google不可能进入这个市场。。。不过Thumbtack的创始人Marco Zappacosta心态很好,他觉得大公司既然来了,就表示他们走到了游戏的最后一步了,干掉Google跟Amazon后就能结束游戏了。
2015/04/19 第194期
Phrack:最好的黑客电子杂志
可能很多黑客同学已经知道Phrack了,世界上最好的黑客电子杂志。始建于1985年,应该比很多读者年龄都要大吧:)
好几年前上研究生的安全课以及做research,在Phrack上参考了不少资料。现在有记忆的就这只剩下这篇了:Smashing The Stack For Fun And Profit。
Netflix其实是一个Logging company,碰巧做了视频
(原链接被墙,ppt放在这里:https://nfil.es/w/DiG7AS/%EF%BC%89
Netflix团队分享他们是如何在AWS上用Kafka构建data pipeline的。每天处理4000亿个事件,高峰时刻每秒800万个事件(17GB)。
btw,如果不查资料的话,你猜Netflix是哪一年建立的?
扩展阅读:Kafka在linkedin里的使用情况以及愿景
一个人的社交网络
是不是很多人也和我一样,在一些社交网络上有一个“只读”的账号(主要是读新闻),或者是有一个“只写”的账号(主要是做笔记)?而且这些账号都没有互相关注的“好友”。
"I’m using a social app completely antisocially and benefiting from it."
Product Market Fit is Not Enough
startup世界里,大家都在讨论最重要的事情是找到"Product Market Fit"。文章认为,这里面不是只有"Product"和"Market"这两个东西,Product和Market中间的Channel(渠道)尤为重要。
大公司收购微型startup
现在2、3个人的微型startup很容易就推出一个app;但难的地方是,竞争太激烈,能胜出的实在不多。一旦有看起来靠谱的,大公司很愿意立刻收购这种微型startup。比较典型的例子有,google收购9个人的Android团队、twitter收购3个人的Vine以及10个人的Periscope。。
2015/04/20 第195期
How consumer-focused software permeates the Enterprise
consumerization of the enterprise。企业级的软件的销售自底向上,员工开始试用,然后再说服公司购买。growth hackering会慢慢出现在企业级软件身上。
"the growth curve for enterprise software will start looking more and more like consumer applications.“
搞startup与赛车的相似之处
"If everything seems under control, you’re just not going fast enough." btw,好像Furious 7在中国很火的样子?
摩尔定律寿命还没到头
Economist的文章。data center不那么需要更小芯片,但很需要省电的芯片。
10条职场建议
文章给出了职场三个阶段的建议。文中的在职场中期建立个人品牌的建议,我觉得可以更早一些(多写技术博客、多贡献开源代码等)。
The unbundling of everything
以前买一张专辑(cd或卡带),却发现只有一首歌是好听的;现在可以只买那首好听的歌了。互联网时代,50合一大礼包式的产品慢慢地解体,变成一个个功能单一、精致的模块单独销售。对消费者来说,省钱、灵活、更多选择;对开发者来说,不用再维护臃肿的代码。
2015/04/21 第196期
互联网上的三种平台
Marc Andreessen在2007年写的文章。平台(Platform)是可编程的;不能编程的,不叫Platform。平台是可为公司外的数以万计开发人员所使用的,所以可能衍生出原平台开发者所意想不到的神奇的应用。
三种层次的平台:Access API(app代码完全跑在平台外)、Plug-in Api(app代码一部分跑在平台上,一部分跑在平台外)、Runtime Environment(app代码完全跑在平台内)。
Twitter CFO对Facebook’s Q1 2014收入的点评
这是Anthony Noto在2014年4月写给Snapchat CEO Evan Spiegel的私人邮件(感谢神奇的Wikileaks~),Noto在两个月后去了Twitter出任CFO。在这个邮件里,Noto通过分析Facebook’s Q1 2014公布的广告收入,洞察到了Facebook在移动设备上潜在的巨大利润,并预测到了Facebook将比Google(雅虎,微软等等)更愿意为mobile companies出高价。
下一批Tech Disruptors
福布斯研究了25家现在还不是那么为人所知的明日之星,认为下一批的颠覆者很可能出现在四个领域:E-Commerce,Food Tech,Financial Services,Enterprise。
Work/Life Balance
如何在工作与生活中找到平衡点对于我们平常人很重要,但是对于遭遇重大生活变故的人来说,更需要工作这个宣泄的出口。作者是Nextplus的President & COO,这篇文章记录了她陪伴患病丈夫迎接死亡的心路历程,以及她在创业公司Nextplus的工作如何帮助她度过这段时期的。
12个月做12家startups
这是一个“digital nomad”的故事,他在12个月做了12家的startups。“You can do a lot more on your own than you think.”
有人说要专注,只作一件事情;有人说要多尝试新东西。到底如何找到平衡点?
2015/04/23 第197期
为下一个10亿网民设计的app
Eric Schmidt在2013年发在G+上的:世界上三分之二的人口还没上网,但到了2020年全世界大部分人都能上网。
文中列举了几个第三世界国家的app,专为刚开始上网的人群设计,比如农民社交网络。。。
扩展阅读:【数以百万的facebook用户不知道他们正在使用互联网】,以及【你未来的用户在哪里】
关于硅谷的小知识
硅谷永远比旧金山暖和10度(华氏)以上;经济好坏就看101公路堵不堵(以及沿线的广告牌多不多);全美最贵的zipcode。。。
最近看了HBO的“Silicon Valley",比想象中好看。里面的语言,还蛮接近湾区各种大小startup工作场景里的。
为什么好的工程文化很重要
Adam D’Angelo在Quora上的回答。好的工程文化:1)容易吸引到好的工程师。2)工程师们工作更有效率,因为大家会花时间去造好的工具、尽可能自动化各种繁琐的流程。3)迅速应对各种变化。
他举了googlel为正面教材(招到jeff dean、做出gmail);举了MySpace为反面教材。
创业初期如何刷数据
Seeding initial activity能够给你的鬼城带来人气,慢慢地吸引越来越多的用户。PayPal早期写了一个机器人不停在eBay用PayPal购物,这样不仅在卖家中打响了名号,也制造出PayPal已有很多用户的假象;Reddit的早期也是co-founders自己发了很多贴,这样不仅让网站看起来欣欣向荣,而且也能够引导用户创建一个优质内容的社区;Quora早期也都是创始人们自己去疯狂回答问题;Airbnb早期更是要挨家挨户敲门去争取用户。“Sometimes, it helps to learn manually what works and then automate it, instead of automating and testing a hundred times.”
下一批独角兽不一定是“Next IPO”
上一期推荐了下一批Tech Disruptors,提到了下一批颠覆者很可能出现在E-Commerce,Food Tech,Financial Services,Enterprise这四个领域。
今天这个文章继续扩展了上面的话题,认为,这些未来之星不见得会很快上市。因为从上市后要被监管的角度来看,startups更偏向于stay private;而且风投能够提供足够的资金,根本不需要上市去筹资;再者现在的技术公司有更广阔的市场,从地域上来说市场遍布全球,从行业上来看更是渗透到住宿、交通、食品、金融等等各行各业。
2015/04/24 第198期
分布式系统实战经验总结
很不错的一篇总结,语言通俗易懂。尤其里面提到的“Computers can do more than you think they can. ”,我很认同。经常要估算serving capacity,但往往低估了机器的实际性能。
Amazon是怎样拿下云服务
目前,Amazon在cloud business的年revenue大概是60亿美金,是跟它最靠近的竞争者的10倍。这个文章介绍了Amazon是在什么样的际遇下进入这个市场,并能发展到现在领先竞争者至少7年的优势地位的。
GitHub的创始人访谈
这篇访谈里GitHub co-founder Tom Preston-Werner讲了GitHub早年的故事。两个合伙人相识于Ruby meetups,他们对Git有共同的兴趣,对version control有共同的期望,以及他们有互补的skill set,两人一拍即合,3个月就搞出来beta版。
投资新技术(比如2007、08年的时候学git,2013年上半年学docker),就跟风险投资一样。在很早期的时候学新技术有风险,但一旦新技术火了,你很有可能是专家。
独角兽公司的初创团队的特点
通过对32家独角兽/未来独角兽的初创团队的研究,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发现。
这些独角兽绝大多数co-founders是2-3人;这些founders普遍来自美国名校,Stanford尤其突出;大部分人并没有工程的背景(很多还是文科的学位),他们甚至很少人上到研究生;大部分人有至少6年的工作经验,当然大多数之前就是从事IT软件行业;而且大多数掌握 user experience, product management, e-commerce, and strategic partnerships的技能。
更有意思的是,从融资的角度看,这32只独角兽的投资人跟董事会成员都相当一致:Y Combinator等12家风投在seed/angel rounds至少投资了2家;Benchmark等18家风投在Series A也至少投资了两家;Bill Gurley等14人甚至在至少两家公司担任董事会成员。。。。
Notifications是下一个平台
Users’ engagement已经逐渐从传统的主动获取(如搜索)的pull-driven模式逐渐转变到push-driven notifications的模式了。Android的用户平均每天收到60条notifications,其中60%来自social messages。
“As the world moves from web to apps owning this “front door” represents a huge commercial opportunity; notifications will drive both engagement and revenue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mobile companies.”
2015/04/25 第199期
如何让面试官留下好印象
了解自己的3个强项(有具体实例佐证),了解自己的3个弱项(有具体改进的计划)。面试时能彻底展现自己强项,对于弱项也能给出改进计划。
"Candidates who know what they can bring to a team and who understand what they want to get better at are the kinds of people I want to work with."
"Figure out what you are and aren’t good at. And then do something about it."
Facebook干掉Google的计划
Facebook在移动、视频方面表现不俗。股价上来看,市场也给予了facebook肯定。那么,Google的下一个10年会像微软过去的10年吗?
Foursquare的CEO谈Apple Watch
借着Apple Watch出货、Foursquare上线Apple Watch上的app的机会,他谈了Foursquare从2009年到2015年的产品进化史,也是智能移动设备的进化史。
20% Time
很不错的阐述Google的20% time的文章。20% time的实践不是google发明的,也不会止于google。每个好的公司或多或少都有类似的鼓励创造性的东西。
Google Reader一开始也是side project。要上线一个side project是困难重重的。他们一开始只能把Reader放在公司内部服务器里,因为他们跟有管理权限的人关系比较好,免去了麻烦的审查 — 大公司效率低。
Stripe是如何拉扯出硅谷最好的工程团队…之一
招人最有效的渠道是内部员工推荐。周日测试:如果这个候选人周日加班,你愿意来跟他一起吗?相信你的直觉,如果觉得这个候选人不好,你往往是对的。招个坏的比错失一个好的糟糕得多!
Whenever there is any doubt, there is no doubt.
2015/04/26 第200期
运维教程
不错的教学资源。startup里,每个工程师都要能做operations,都要知道如何减少operational overhead。
The hidden costs of microservices
我觉得他讲的“hidden costs“其实是premature design,在没必要上分布式系统的时候上了分布式系统,然后引入各种复杂度。
最近我们做了个新尝试:把代码组织成一些内部service,硬分为“server”和“client”;访问这个service的代码,都掉client部分的api;但其实所有service都跑在一个进程里。在production跑一段时间后,如果某个service吃太多资源,就把这个service‘分离出去放在另一堆机器上,而原来访问这个service的代码不用怎么改。
“活跃用户数”是个没用的指标
看你怎么定义“活跃”了。登陆一次算“活跃”的话,那这个指标就不是很有意义。"When it comes to “activity” in your app, you need to know what activity patterns equate to value delivered."
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开放的办公环境的
开放的办公环境已经成为大部分科技公司,至少是觉得自己很酷的科技公司的标配。缺点:A lack of sound privacy and a lack of visual privacy!
有独立的办公室,你可以关门,别人看到你关门就不会来烦你;但在开放的办公环境下,你写代码写到正high,别人突然上来打断你,多不爽。后来我们公司做了规定:凡是要跟别人讲话,都得先在slack上问是不是有空,不要冒失打扰别人。
(2004)Goolge创始人给股东的一封信
从上市的那一年起,每年两个创始人都会给股东们写一封信。这是第一封。里面提到的很多东西在之后十几年里,被无数媒体、书籍不断引用、翻译、二次加工。
这封信向股东们展现了当时年轻、进取、创新、藐视旧势力的科技新贵Google。讲到了年轻的google看重长远利益、不计较每个季度的得失;提到了著名的20%创新时间;提到了两个创始人与Eric Schmidt如何做决策;提到了股权结构,公司控制权牢牢掌握在创立公司的人的手中;提到了十几年来不断被引用的“Don’t be evil“;提到了十几年来已经成为陈腔滥调的”making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详见电视剧Silicon Valley第一季最后一集~)。总之,写得很好。各个科技媒体的朋友可以从里面摘抄一些好词好句,能够单独再发几篇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