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日报文章第2辑

2014/08/16 第11期

dalekjs:网站功能测试

最近在用dalekjs,觉得很不错,推荐给大家。可能很多人早已经用上了:)

用nodejs写测试脚本,启动一个浏览器,模拟用户的行为,比如登陆你的网站、发帖、评论等。浏览器可以是各种主流浏览器(chrome, firefox, ie等), 也可以是headless的浏览器,如PhantomJS。

Email仍是互联网最好的东西

我很赞同这篇文章的观点。尽管email很简单、很丑陋,尽管每天都要花近1/5到1/3的工作时间处理邮件,尽管市面上有这样那样的号称"email killer"的app, email依然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 几十年来,我们使用email的方式没什么太大的改变,在未来几年内,可能也不会有什么本质的变化。

Startup招人更看重cultural fits

接着上面的Growth hack讲,公司文化很重要,尤其对于小公司来说。最开始招的那几十人,差不多就形成了公司的文化了。

网上有很多探讨公司文化的文章。我自己感觉最重要的文化是每个人都要有ownership,有主人翁精神。 面试工程师的时候,我最常问的问题是,上一份工作中,你做过的项目里,有哪些不是你的manager分配给你的,而是你自己主动做的? 比较好的startup类型的工程师可以滔滔不绝地讲他们做的一些小工具,公司里的人都在用,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等。 但也很多人,没料到会有这么一个问题,支支吾吾半天后,说:no …

典型的Growth Hacker

(不知道Growth hacker中文怎么翻译。长久以来,对“鲁棒性”之类的翻译觉得很搞笑。其实没必要每个英文单词都有对应的中文翻译的。)

这是Quora的一个关于Facebook growth team的问题。但答案应该适用于所有当红的湾区的公司。

Growth hack跟marketing(营销)的功能有一些重叠的部分。但个人感觉,marketing是外功(对外宣传),而Growth hacker是内功,更注重培养公司内的一种文化, 让每个人都具有growth hack的思维,然后用这种思维去做产品、去招人等。

Bill Gates等各位大佬浇冷水

如果你常上Facebook,你的好友肯定有人like或者share一些大佬自己浇冷水的视频,比如Mark Zuckerberg、Bill Gates等。这是一个呼吁大家关注ALS的公益活动。ALS就是斯蒂芬霍金得的那种病。

游戏规则是:将一桶有冰水从头浇下(体验得ALS的感觉?),然后在社交网络上发视频并@自己的朋友、呼吁他们参与。Bill Gates就是Mark Zuckerberg自己浇完冷水后@来的。 如果24小时内没有应战,就要向ALS Association捐款。

注:这真是用互联网思维做慈善啊。是相当不错的Growth hack,让捐款一下子增长了1000%(现在应该不止了)。

2014/08/17 第12期

为何我喜欢投资online-to-offline的公司?

文章是一个天使投资人写的。每天新闻媒体都在讲要"颠覆(disrupt)"这个那个行业,比如uber颠覆了出租车行业,比如airbnb出租的房间已经比几家传统hotel巨头全球的房间数加起来还多, 比如Anglelist颠覆风投行业,比如Homejoy颠覆家政行业等等等等。

Paul Graham也说过,"there’s lots of room is starting startups in industries that didn’t previously have them" (他在hacker news上的id是pg)。

线下有千千万万个等着我们去颠覆的行业呢!

雅虎女CEO的(非授权)传记

周末到了,静下心来读篇长文吧。文章中还是有不少猛料的,好好读一下。 这是去年的文章了,那时候雅虎女CEO Marissa Mayer接管雅虎刚满一年,股价在她上任后的一年内翻倍,风头正盛。

Digg创始人再创业

Digg创始人Kevin Rose原来是在Google Ventures。现在他再创业,开了个公司叫"North"。 具体做什么的,没说。Kevin Rose也是一个大学退学然后成功了的案例。Digg基本上算是现在各种分享链接的网站的鼻祖了。 但后来由于网站不稳定性,失去了大量用户的信任。从此一蹶不振。 另一个由于网站不稳定而失去用户最终挂掉了的例子是Friendster — 比Facebook和MySpace还早的社交网站。 由此可见,公司早期好好投资一下Infrastructure,把网站弄稳定点是很重要的。

Google Ventures是Google搞风投的一个机构,简称GV。实际上很多公司都有自己搞风投的部门,比如思科、因特尔这样的老牌大公司等。 以前一个同事在Google Ventures做过,我问他GV投资跟core business(gogole本身的业务)冲突的startup吗? 他说也投的,能赚钱的都投:)Google Ventures也有投一些非科技领域的公司,比如Blue Bottle咖啡(旧金山城里到处可见)。

原文的标题取得好:"… Find His True North Again"。这是双关语。 一层意思是Kevin Rose的新公司叫"North",另一层意思是,他要更上一层楼,让事业更辉煌。 俗语中,有时会听到用"north"这个词来表示超过了某个指标、超过了某条线,相当于说"more than X"。比如一个8-CPU的机器的负载(load)超过了20: north of 20。

Uber和Airbnb即将接受比特币付款

这个文章标题有点哗众取宠。确切地讲,是有传闻Braintree即将支持比特币支付。 而Airbnb和Uber用Braintree进行支付。 所以,推测Airbnb和Uber也即将接受比特币付款。我个人感觉还是比较可能的。两家公司总部都在旧金山。 这个城市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是很快的,比如比特币。平时走在街上,也已经看到不少商家可以接受比特币了。

2014/08/18 第13期

听着咖啡厅里的吵杂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大家编程的时候可能都喜欢带着耳机,放点音乐什么的。很多人如果不听点声音,反而容易分心。 有个同事喜欢听下雨的声音编程。

最近发现了这个coffitivity。他就干一件事情:放咖啡厅里的声音。 他有Web app, Android app, iOS app, Mac app。研究表明,适当的声响能让你工作更有效率更有创造力。。

旧金山城里有很多咖啡店里,每桌客人都在编程,似乎每桌客人都在创业似的,比如我常去的这家workshop cafe。 理论上来讲,有一台电脑,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编程、都可以创业。但在湾区真的氛围更浓厚点。

Rollbar:实时收集分析Web App抛出的错误

经常你部署了一个网站到production后,发现问题了,比如点击某个按钮没响应。有多少次你是要login到production的机器,然后tail -f /var/log/mylog.log? Rollbar是一个实时收集和分析Web app错误的云服务,支持python, ruby,php等语言。 你只要在exception handling里调用他们的api,比如python:rollbar.report_exc_info(sys.exc_info(), request), 然后他们会异步地把错误、stack trace收集起来,一方面,你能得到警报(通过邮件、pagerduty、自动生成JIRA ticket); 另一方面,你可以通过他们的网站查看、分析错误 — 可以看到触发错误的用户是什么样的浏览器、请求哪个url、用户的id等,非常方便debug production issue!

你可以先建立一个免费的账号玩玩。或者用他们demo的页面看看:https://rollbar.com/%C2%A0%EF%BC%88%E7%82%B9%E4%B8%8A%E9%9D%A2%E7%9A%84Demo%EF%BC%89%E3%80%82

移动支付必火

文章作者用三个趋势论证“移动支付必火”这个命题:

Service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ansaction:在移动设备上有更好的用户体验、更强的互动,支付就顺理成章了。
Broad Usage of "Cards on File":很多应用都是赚回头客的钱,所以用户都把信用卡绑定在账号上,比如Uber,我喜欢打的用Uber就是因为我不用掏钱包刷信用卡签名。
Increased Security:这个我不太同意。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随着移动支付的广泛应用,安全问题只会越来越严峻。

大家应该已经都感受到移动支付的便利了吧。旧金山城里,很多人在用一个叫fobo的app(同城二手货竞拍), 这就是移动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的一个很好例子。

Evernote创始人访谈

Phil Libin看上去很脚踏实地的一个人啊。出生于俄国圣彼得堡,8岁来美国(跟我一个同事一样,顺利逃离邪恶的苏联帝国)。 原来在波士顿读书、创业,但后来要取得大成功,还是得到湾区来 — 尽管世界各地纷纷出现“下一个硅谷”,但大量的资本往哪里流?还是湾区。 他大学只差4个学分就能拿到本科学位了,但退学 — 他也记不清了,好像经济方面跟学校办公室那些老师有冲突。 讽刺的是,他们学校还把他列为校友名人堂。

他高中就开始创业,卖组装电脑的(有点2000年前后在中关村攒机器的那种)。后来把公司卖了。。卖了500刀。。 大学毕业后,他计划骑摩托车环游全美国;走到一个城市,停下来干点咨询、编程的活,赚点小钱,然后继续前往下个城市。 有点像《革命前夕的摩托车日记》哦。 可惜他跟他现在的老婆交往上了,他老婆不许他这么干。。

他第一家公司是1997年在波士顿弄的,电子商务网站。那时候他们也不知道什么风投之类的事情。但那个年代,你随便做点什么互联网相关的都能赚钱。 他们公司最后在2000年1月份卖了2600万刀,由于没有拿过风投,所以他们5个创始人能把钱都分了!

在创办evernote之前,他还搞过几家公司。 2007年,他觉得要做一个自己也能用的东西,于是就想到了要做跟Productivity有关的东西,于是有了evernote。 他想把evernote建成百年老店(100-year startup)。

Evernote的成长历程

这篇文章很详尽地讲了Evernote如何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他们成立的时候正赶上08年金融危机,根本拉不到钱。都是创始人Phil Libin自己掏腰包的。 后来要不是一个瑞典的忠实用户汇过来50万刀,Evernote还差点关门了! 尽管08年市场不景气,但有个机遇出现了 — Apple推出了App Store。 Evernote总能在各种设备、各种平台的App Store推出的时候,第一天就把自己的App上架。 紧紧抓住了移动市场。现在App Store很拥挤,竞争很激烈,但6年前基本上随便一个还算靠谱的app都能火 — 我一同事08年写了个简单的游戏,在韩国app store蝉联了好几周第一。 前面几期有提过,很多风投都喜欢看一个指标:每增长X数量的用户,需要花多长时间。下图是Evernote每增长100万个用户花的时间:

2014/08/19 第14期

创业公司 = 高速增长

这是Paul Graham很经典的文章:Startup = Growth 里面有很多精彩的论述。中心思想是,快速增长是startup的唯一定义。 这个排比句写得铿锵有力,大家感受一下: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startups, understand growth. Growth drives everything in this world. Growth is why startups usually work on technology—because ideas for fast growing companies are so rare that the best way to find new ones is to discover those recently made viable by change, and technology is the best source of rapid change. Growth is why it’s a rational choice economically for so many founders to try starting a startup: growth makes the successful companies so valuable that the expected value is high even though the risk is too. Growth is why VCs want to invest in startups: not just because the returns are high but also because generating returns from capital gains is easier to manage than generating returns from dividends. Growth explains why the most successful startups take VC money even if they don’t need to: it lets them choose their growth rate. And growth explains why successful startups almost invariably get acquisition offers …"

Facebook、Twitter、Youtube简单粗暴的开始

这个其实前年就看过了,但印象很深刻,所以分享出来。 文章给出了fb, twitter, youtube, stripe四家公司早期网站的截图,相当简单朴素,恐怕很多人会觉得,就那样简单的东西,也能做成现在几百上千亿的市值?

twitter最早是一个群发短信的服务, 短信字数限制是160字,他们的服务可以通过短信加好友、发tweet、删tweet等,所以扣掉命令+空格+用户id,用户只能输入140字的内容了,于是140字的限制就是这么来的。

Youtube最早是一个相亲网站,碰巧可以上传视频。但慢慢地,用户上传些乱七八糟的视频,不相亲。所以他们就删掉相亲的部分,保留上传视频的功能。通过 archive.org(国内可能需要翻墙), 你可以看到2005年那阵子,他们每隔几天网站就变个模样。

Stripe也是现在三番城内当红的提供支付服务的startup,也是Y Combinator的一家startup。我觉得它以前的名字更好,叫/dev/payments, 一看就知道是给developer用。

facebook最早只有一个个人页面,可以加好友,但用户之间没有互动。后来fb加入了许多增强用户互动的功能,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为了尽快增长用户。 好多段子都会说,在facebook早期,有员工说要做这个或那个功能的时候,Mark Zuckerberg就在白板上写上大大的"Growth",以提醒各位, 做任何的事情都是要为用户增长服务的。

雅虎CEO的Offer Letter长什么样?

计算有点复杂。简单说,她最多可以拿到七千多万刀, 如果她在雅虎做满5年。

其实不是app,而是其他人在帮我做事

文章讲了一个叫Jennifer Guidry的姐姐,为了养家,同时用好几个app打工:开计程车(同时用Uber,Lyft,和Sidecar),用TaskRabbit接散活(帮人组装柜子、修东西、做饭之类的)。

一方面,sharing economy下的app,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一方面,用这些app赚钱的人相当没有安全感,app的界面、搜索算法、定价、佣金等各方面的小小的变动, 都可能极大地影响他们的收入。

在旧金山城里坐Uber,司机常常是外国来的移民。有碰过中东的大叔,说开Uber是他的第二份工,他要攒钱给女儿读书;有碰过广东来的小伙子,说开Uber后,他不用去中国城刷盘子了, 而且时间灵活。

在旧金山,app帮我做任何事情

文章作者从纽约搬到旧金山后,发现任何事情都有一个app能帮你做: 快递健康美食的sprig(前Google的主厨为你做饭),帮你洗衣服的Washio, 帮你打扫房间的handybook,帮你逛超市的Instacart, 叫计程车的Uber和Lyft,帮你干其他各种杂事的TaskRabbit …

这些app怎么这么神奇?这是所谓的sharing economy(或叫做peer-to-peer economy),其实背后是一堆的散工。

2014/08/20 第15期

2012年全球前100大未上市的公司

挺有意思的排行。按当年的市值排的。

  1. Alibaba # 下个月上市
  2. Twitter # 去年上市了
  3. 360Buy # 京东,今年上市了
  4. Palantir
  5. Dropbox # 估计快上市了
  6. Square
  7. Airbnb # 估计快上市了
  8. Pinterest
  9. Spotify
  10. Craigslist # 不用上市,依然很赚钱

Mobile OS Paradigm

Steven Sinofsky写的文章。这样的命题作文,恐怕Steven Sinofsky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有资格写的人了吧,他以前在微软是掌管Windows部门的。 整个Windows部门独立出来,也算是一个巨无霸公司了。

(2010)Reddit如何可以承受每月2.7亿PV

Reddit在美国年轻人中很受欢迎,感觉黃易山做CEO后更蒸蒸日上了。 这篇文章有点老,是2010年的。相信这4年间,他们面临的scalability的问题更严峻,一些架构可能都推倒重来了。但文中提到的7条经验,还是很实用的。

Crash Often:web server的进程常常会莫名其妙地挂掉(可能有哪个exception没被catch到,或者用太多内存被操作系统的OOM killer给干掉之类的)。 Reddit用supervise来启动并监控进程,如果进程挂了,自动重启。现在是2014年了,感觉supervisord用得比较多点。
Separation of Services:也就是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有几个显而易见的好处(临时头脑风暴的,不全面):1)同一个service访问数据库的access pattern比较predictable,方便cache; 2)哪个service比较吃力了,只给那个service加机器就行;3)fault isolation;4)不同的service可以在不同时间部署新代码。
Open Schema:他们用postgres做数据库服务器,但只有一个表,叫Thing。什么东西都是一个thing,包括user, link, comment等。靠python代码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 这是很宝贵的经验。现在的趋势是,很多公司都用mysql或postgres,但都把他们当做key/value store来用。
Keep it Stateless:每台app/web server都不存状态,而是把状态保存到memcache中。这样的话,某台app server挂了就挂了,再起一台新的就是了。
Memcached:他们把memcached用到了极致 – 缓存数据库中来的数据、session data、rendered page、还有一堆precomputed data。
Store Redundant Data:他们precompute了各种东西,空间换时间。各种排好序的list都缓存(按时间排序、按upvote的数量排序、按评论数排序等)。
Work Offline:异步处理一些没必要在线处理的东西,比如生成缩略图、发邮件之类的。

Reddit网站代码竟然是开源的,有兴趣可以读一下。

20分钟实现一个startup idea

这是去年的文章了,讲的是Product Hunt的创始人Ryan Hoover如何快速地实现产品的原型、快速地验证自己的startup idea。 相当有启发意义。

最近Product Hunt很火,俨然成为除了Hacker News外大家每天必看的网站了。去年年底,Ryan Hoover用linky dink快速搭了一个分享有意思的产品链接的group, 然后邀请朋友们来使用。看到朋友们反馈都很正面,于是他觉得这个分享产品链接的idea靠谱,进而再正式地编程做出网站。

Google上市10周年

2004年8月19日,Google上市,筹集资金19亿刀。下面是Google在上市第二天,也就是2004年8月20日的首页截图,那时候是雅典奥运会,从当时的Doodle可以看出来吧:

那么,Google当时筹集的19亿这个数目算大还是算小?下图是从这里找来的, 对比一下近几年上市的公司凑集的资金:

2014/08/21 第16期

typeform:做漂亮的问卷调查

这是来自西班牙巴塞罗那的网站,可以很方便地做漂亮的问卷调查。

当然,别忘了做湾区日报的问卷调查,一起成长,一起进步。

读博回忆录

2012年的时候,Philip Guo刚发表这个PhD memoir我就立刻拜读过了。他是同龄人里相当出类拔萃的。 他记录了自己读博士那几年的经历、心路历程、各种(艰难)抉择。如果你也读过PhD,你多少会有共鸣的。 如果你时间有限,可以读这个缩略版的。

从Airbnb离职

Juney Ham原来是Airbnb的在线营销的主管。最近两年Airbnb如日中天,他却主动离职了。为什么?为了能有更灵活的时间陪刚出生的女儿,陪她一起成长。

这样的例子我现实生活就见过几个了,超有家庭责任感。时间是最宝贵的东西,错过了就回不来了。

Github如何招人的

Github跟Stackoverflow已经是码农界不可或缺的平台了。要是Github和Stackoverflow同时挂了,很多人恐怕都写不了代码了。

但,这篇文章可以当成是Github的公关软文来读。里面讲述的Github的招人、新人培训的流程,在各大startup其实都大同小异。

YC Demo Day!

这个夏天,YC选中了85个创业团队,其中有66个昨天进行了demo — 各大科技媒体昨天恐怕都没少报道。

共分成4个session来demo。我大概过了一遍,点名几个我能在最短时间明白它是做什么的并觉得有意思的产品:

Session 1: Backpack,代购(走私)界的Uber。Unwind Me,按摩界的Uber。
Session 2: Bayes Impact,数据分析师界的Uber。Helion,造核反应堆(!!!)的。 Sliced,对冲基金界的Uber。Bannerman,保安界的Uber。 Lawn Love,除草界的Uber。
Session 3: Vatler,趴车小弟界的Uber。shipbob,邮政界的Uber。
Session 4:Product Hunt,太有名了,无需介绍。

2014/08/22 第17期

孵化Twitter

这本书我在前面的日报里有提过2次。这是中文版。 我们公司里所有人都通读过这本书,有人把它当教材看,有人把它当小说看。 书的全名像一本小说:孵化Twitter,关于金钱、权利、友谊和背叛的真实故事(Hatching Twitter: A True Story of Money, Power, Friendship, and Betrayal)。 最近流行泼冰水。公司的高管下楼泼冰水,我们围观。上楼的时候,在电梯里碰到了书中的主人公之一,ev — 身家10位数美金的男人。他创业几次,都干一件事,做能让用户发布内容的平台。 最早是发长博客的Blogger,卖给了google;然后是发微博的Twitter,上市了;现在是发中博客的Medium,办得也红红火火。Medium上的文章质量很高,很多名人也开始在上面发文了。

Peter Thiel管理哲学:极度专注

文章很短,可以一口气读完的。

Peter Thiel是PayPal的创始人,所谓的PayPal黑帮的帮主。 当年他的手下创办了Yammer(被微软收购了),YouTube(陈士骏开始写YouTube的时候还在Facebook上班,是Facebook前15号员工),Yelp,LinkedIn等。

如何得到创业点子

Paul Graham的另一经典文章,相当有哲学意味。 最理想的创业idea应该是自然地、有机地找到的,最好是你自己就想用的东西。他引用了著名的《Zen and the Art of Motorcycle Maintenance》里的话:

You want to know how to paint a perfect painting? It’s easy. Make yourself perfect and then just paint naturally.

Live in the future, then build what’s missing.

怎么训练自己?怎么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动手做自己觉得有意思的project。不要一开始就去很功利地想这东西有没有人买、如何发大财。 如果你还在读大学,就不要去修什么双学位了,动手做各种project。微软和facebook都是1、2月份成立的,因为那时候,哈佛放温书假, Bill Gates和Mark Zuckerberg都能投入时间做东西(学霸啊,不用复习考试的!)。 很多人看到的是某某app一夜之间卖了几个亿,而忽略了背后的无数尝试。比如Draw Something在以天价卖给Zynga前,发布了34个不起眼的游戏; Angry birds在爆红以前,也出了51个不知名的游戏。在做Facebook以前,Mark Zuckerberg也做了无数的小app。 成功,没有捷径。

Stripe如何面试工程师

Stripe是YC近年来投资的相当成功的一家公司,Paul Graham整天挂在嘴上。今年六月份的时候,Stripe开始支持支付宝了。

Stripe面试工程师的流程是我目前了解到的最靠谱的,考察的都是实际工作中需要的技能:设计、实现、pair programming、找bug、代码重构等。

已经上市了的知名大公司,包括很多当红的startup,面试过程其实也都蛮水的,很多onsite面试只要3轮,问的都是不实用的纯算法题; 而且很多公司面试官面试完后都不用面对面交流,只要把对应聘者的评价网上提交,再由一个委员会决定是不是要录取。

Twitter开始污染用户的Timeline

网络媒体写文章越来越哗众取宠了,标题都充满噱头,内容情绪化,即使Techcrunch也不能免俗。 Twitter用户的timeline上开始出现他们没有关注的人的tweets了。用户会习惯的。 就像Facebook刚推出newsfeed的时候,用户狂抱怨,后来不也习惯了。 其实这个对中国用户来说没什么新奇的,微博早这么干了,常给你推荐“热门”微博。

下图是Twitter总部在三番的楼。他们占据了上面的几层。每次走过twitter那块地方(尤其是傍晚以后),都像在玩真人版的生化危机一样, 不少流浪汉游荡、乞讨、毒品交易。。。

2014/08/23 第18期

感谢小平

《Deng Xiaoping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是Bill Gates在他的网站上推荐的书。 这是中文版。 贡献一条链接的位置纪念他诞辰110周年。突然想起了孔子说的: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如果没有小平同志,什么startup、互联网、科技,跟我们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Wikiwand:美化Wikipedia

如果你是Wikipedia的重度用户,你应该会喜欢这个浏览器插件的。

他们是很严肃在做这个东西的。他们已经拉到风投,并且计划如何盈利了。

startup的idea真是多种多样!

Scaling Pinterest

这类的文章看多了后,你会发现其实都差不多: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keep it simple、horizontal scaling、database sharding等。 小公司常常要面临 "to buy or to build" 的问题:有没有现成的系统可以用?用开源还是花钱买?还是自己造轮子? 经常一个互联网公司发展的轨迹是:

  1. 选一堆现成的现成的免费的部件,比如文中提到的rabbit mq、celery等。当网站还没那么多traffic的时候,这些免费的东西都能扛得住。
  2. 不断地加新功能。试验新功能。
  3. 用户多了,网站扛不住了。
  4. 停止加新功能。动员所有工程师,稳定整个系统。比如替换掉各种复杂的免费的部件,自己从头写极其简单实用的替代品,或者重新架构,尽可能地走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的路。如此折腾几个月。
  5. 整个稳定下来了,再开始加新功能。

文章中提到,pinterest经历了长达4、5个月的feature freeze,就只是用来把数据库数据迁移到新的sharded architecture。 4、5个月的时间对于一个startup来说是相当宝贵的。小公司要竞争过大公司,就要时刻比大公司的同类产品进度超前2个月以上。 今年年初面试一个微软onenote的工程师,他很坦白地讲他们一直在追赶evernote,争取evernote出什么新功能他们也能赶上。 你没听错,这是一个来自12万人的大公司的员工,说他们在追赶一个几百人的小公司。听起来好像天方夜谭。 但,现实是,这个12万员工的大公司,他们的onenote团队才70多人(今年年初的数据)。而对于evernote来说,他们为了避免让微软追上, 动作就得快。

上线以前测试看看你的app会不会红

一个app要红,主要还是靠口口相传(word-of-mouth)。77%的用户说他们之所以下载某些app,是因为他们的朋友都在用。 这个文章介绍了个不错的技巧,来测试你的app是不是具有这种word-of-mouth的特质:

在app上线前,让陌生人把玩一下你的app,但你不要告诉他们你的app叫什么名字。他们玩着玩着,如果问你,这是什么app,或这个app叫什么名字, 这就暗示着你的app上线后,当他们看到朋友们在用你的app,他们也会向朋友们询问。

做开发工具的startup能拉到风投吗

其实开发工具的市场还是不错的,做码农工作的人越来越多了。 这里开发工具不只是指IDE等写代码的工具,还包括各种开发人员会用到的云服务(如Github,JIRA,Parse等)。 就像19世纪淘金热的时候,很多人自己不淘金,而是去赚来淘金的人的钱。 那些淘金的人都被历史遗忘了,但那些赚淘金者的钱的,很多存活到现在,比如Levi’s,Wells Fargo等。

2014/08/24 第19期

tmux

相信很多读者都在用tmux,但也可能一些人不知道有tmux的存在。看下图你就知道tmux是干嘛的了:

人最宝贵的是时间。要提高工作效率,就要熟练运用各种工具。tmux是我们日常工作中都要用到的 — 公司里的实习生/新人,凡是跟我pair programming过的, 只要看到他们慢吞吞地用鼠标去切换terminal的tab,我都会立刻喊停,让他们马上装上tmux,教会他们。
好的工程师不在于年龄有多大,工作年限有多长,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很善于用工具,都肯花时间去学习去配置自己每天用的工具(vi、emacs、tmux、shell等)。 如果你跟好的工程师pair programming,你会发现他们能熟练地用快捷键在代码中游走,用快捷键熟练地切换各种窗口(比如tmux)。

硅谷已进化

硅谷跟湾区有什么区别(关系)?湾区的“湾”指的是旧金山湾,湾的周边地区,就是湾区。整个湾区有一个大城市,就是旧金山。旧金山东边是东湾,UC Berkeley在东湾。 旧金山南部是中半岛,再往南就是南湾。传统意义上的硅谷,就是指南湾。早些年发家的大公司都在南湾,比如google, facebook, yahoo, intel等。 大家都在说,硅谷中心北移,因为最近几年比较红火的创业公司都在旧金山城里,比如twitter, yelp, dropbox, uber, airbnb等。这是比较全的一个列表:http://sanfrancisco.startups-list.com/%E3%80%82

现在越来越多国外的startup搬到湾区了,这里有充沛的资金,有足够的码农,有无以伦比的创业氛围;这里不会歧视创业失败人, 这里是屌丝翻身的好地方。但这篇文章不建议创业者一开始就到湾区来:
"Get some level of product-market fit first, get some early traction; then — if you need it — raise some money where your network is stronger (again, guess where that is) and only then think about getting to the next level and moving to Silicon Valley. At that point, you’ll need a story: In Silicon Valley, you’re interesting if you’re relevant, and you’re relevant if your story is backed by hard numbers of user adoption and market traction. "

为何Elon Musk可以做那么多牛逼的事情

没有人能“一夜”成功的。这个Quora的回答引用了梅西的一句话:It took me 17 years and 114 days to become an overnight success.

Larry Page不为人知的故事

周末到了,读一下长文吧。
少年Larry Page读了发明交流电的Nikola Tesla的传记后暗暗下决心:要搞科技创新,得先有钱。

火人节:每年存在一周的7万人城市

昨天(美国时间周五),很多同事都开始请一周的假期了。很多人都去参加一个叫"burning man"的活动。
这是一个长达一周的活动,地点在内华达州的沙漠(Black Rock Desert),时间是从8月份最后一个周一到9月第一个周一(也就是美国的劳动节)– 美国不过“国际”劳动节,也不过“国际”儿童节/妇女节。。。 活动的内容就是,几万人从四面八方来到这个沙漠,然后在这里扎营,形成一个存在一周的临时的“城市”,自带干粮。在这一周里, 大家尽可能地搞怪、搞行为艺术(比如穿奇装异服、理奇怪的发型、创作奇怪的艺术作品)、表达自我。。。 活动的高潮是燃烧一个12米高的木头人,所以叫"burning man"。
这个活动慢慢地变成了一种社交活动了,很多生意可能在这里谈成。湾区的IT圈很多人去参加,各位大佬也出动了。 这里有很多图片,大家感受一下:http://galleries.burningman.com/
下图是航拍这座存在一周的临时“城市”:

(图片来源:http://galleries.burningman.com/pages/view.php?ref=59442%EF%BC%89

2014/08/24 第20期

PyCharm:python IDE

我们公司主要的编程语言是python。原来50%的工程师用vi,50%用emacs。而且都乐于分享各种配置文件。但,创业公司是讲究实用的。我们都不是vi或emacs的脑残粉,如果有更好的替代品,当然也乐于尝试一下。我前面几期都强调了很多次,好的工程师都善于用工具,毕竟现在人比机器贵,时间比钱贵。好的工具能节省时间;即使工具需要花钱买,但省下的时间换成钱,也还是很划算的。

PyCharm就是一个很好的Python IDE。我们开发环境是用vagrant跑virtualbox,而PyCharm跟vagrant集成得不错,让整个开发的流程更加流畅。

Scaling Instagram

(还是很不理解,为什么slideshare也被墙了。) 这是Instagram创始人在Airbnb给的talk。Airbnb的工程文化不错,每周举办这种tech talk,还都挺有料的。 Instagram也是用Django + Postgres的,跟我们用的是同一家Postgres的咨询公司 — 术业有专攻,该让别人赚的钱还是得让人赚的,不必书生意气什么都要自己来专研。用户不关心你用什么database,不关心你用多少时间分析解决数据库的死锁问题。 这个talk里,我最赞同的一点是“optimize for minimal operational burden”。写代码很容易,难的是部署到production后的运维(operations)。有工作经验的跟没工作经验的(或者好的工程师跟不好的工程师)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就是,是否有运维的思想。要知道,当年他们以10亿天价卖给facebook的时候,才13个员工。如果运维做得不好(比如没有足够好的monitoring/alerting,没有自动化各种维护的脚本),13个人(还不全是工程师)不休息24小时地工作,根本是忙不过来的。

两年内,年入100万

文章讲述的是在线支付公司Braintree创世人Bryan Johnson的故事。文章发表日期是2013年5月4日;4个月,Braintree被PayPal收购,8亿,现金。Braintree的客户有大名鼎鼎的Uber,AirBnb,Github等。 里面讲到的一点我很赞同:Pick a boring business … Just do the old, old thing slightly better than everyone else.  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比较浮躁,都想一步到位去做大众的产品(什么火就做什么)。

快递startup又回来了,像1999年一样

2000年3月,互联网泡沫达到顶峰。那时候所有人都在买股票,都在买科技股。那时候上市不是为了筹钱,而是宣传需要。2000年3月底,纳斯达克开始崩盘。大量的公司一夜破产,大量的码农开始失业,大量来湾区淘金的人又回到了自己在农村的老家。一个同事当年在的公司股价最高到2000刀一股,后来瞬间变成1刀。

文中提到的Webvan是当年互联网泡沫时最反面的例子,呼声高,但死得惨。现在类似的服务有很多。我们家比较喜欢用的一个服务是Good Eggs,在线订有机蔬菜、水果、鸡蛋,然后送货上门,还挺不错的。

昨晚湾区北部6级地震

加州是地震多发地带,所以这点地震也算不得什么。尚无人员伤亡。如果你用AWS,他们机器会分布在各个区域,比如us-west-1是在北加州,us-west-2在Oregon,us-east-1在弗吉尼亚等。亚马逊现在都不鼓励用户去用位于us-west-1(北加州)的机器,一来因为us-west-1的机器比较老旧(相比于us-west-2),二来因为北加州常地震。。。

正文完
 0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