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1 第1221期
当你在浏览器输入 google.com 并按下回车后,发生了什么
俗套的面试题,2018年版?没劲,我还以为要从“键盘中断处理”开始讲起呢:)可以弄一本的工程师面试领域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三十八套”?
在运营上 CEO 最终要的职责
就是设计好 communication architecture,保证信息流从上到下、从下到上、左左右右畅通无阻。团队结构的设计、例会、定期的邮件,如何才能让员工明白你想要什么?
包月看电影的模式行得通吗
每月订阅费不到 $10、到电影院随便看电影的 MoviePass 眼看快黄了,这种模式行得通吗?或许先用低价把观众骗进电影院,然后再想办法让他们多花钱(如爆米花、饮料、各种附加服务)?
Facebook Lenses
Facebook 后劲其实还很足。提升广告收入靠三招:增长用户数、对同一用户显示更多广告、提高广告价格。要注意区分 FB 公司与 FB 这个产品;FB 公司旗下所有 app 的很多用户还没见过广告呢。
如果用户不再增长了(毕竟全球人口就那么多),每个季度给那些没有见过广告的用户喂一下广告,逐渐增加广告数量,再涨涨广告价格(竞价),广告收入增长的空间还很大的。
Amazon 的隐形富豪
Jeff Bezos 的母亲跟继父在1995年给 Amazon 投资了不到 $25万,现在价值 $300亿,回报率 12,000,000%。当然他们多年来做慈善减持了不少,但是至少也还持有 $100亿。
而 Jeff Bezos 本人在 1998 年也自己投资了 Google,投了 $25 万;Google 上市时价值 $2.8 亿,如果持有到现在,也值 $80 亿。
现在创业之初父母投资几十万的案例其实很常见。在硅谷,如果你比较能识别人的姓,当你一看到新闻报道某某某创业成功,一看到创始人的姓名你大概就能知道那是某某显赫人家的小孩了,启动资金几十万、一个M,基本算是 play money、零花钱玩玩,创业失败了还有很多退路的。
2018/08/03 第1222期
我不用 Wealthfront 理财了
Wealthfront 做了一堆广告,专门 target 科技圈里的人。网站 的UI 设计得让你觉得好像把钱交给他们真的能赚钱一样,可惜没跑赢大盘。
早期创业公司的 SEO 指南
做好 SEO 是需要花钱、花时间、花精力的,而且最重要的那些工作与写代码无关。文中案例:做好关键词研究,花钱请人写长文(编程框架的教程与出错信息的解释),发信骚扰一帮人让他们帮转发。
程序员写程序的过程中,每天都要用搜索引擎搜一堆的东西:文档、教程、代码范例、出错信息等。通过搜索引擎进入的那些文章,很多都是带着 SEO 目的而花钱请人写的。
在你公司的主域名下若有一篇优质的文章,多年来源源不断的来自搜索引擎的免费的访问量,多好。要把每篇优质文章的生成看作是一个真的项目(本来就是真的项目),有金钱与时间的预算,多部门、多人协同工作,需要一个过程,不是按一下按钮就能完成的。
Production Minimalism
公司里面使用的技术要尽量少。不要引入太多种的编程语言、编程框架、不同类型的数据库等。定期淘汰过时的项目、顺便淘汰掉让人头疼的那些编程语言、框架、软件等。多引入一个新技术,就多了出事故的风险。
It seems that perfection is reached not when there is nothing left to add, but when there is nothing left to take away.
Amazon 暗黑模式
电商平台一般都有对商品进行打分、评论的功能。如果你想给这个电商平台自己卖的东西给差评,可以吗?电商平台当然得制造障碍,不能让你留差评啊!
思考题:你上一次给一个东西留五星好评是什么时候?如果你使用互联网这么多年来从没有留过好评,你信得过网上那些五星好评吗?那你留过差评吗?你留差评的动机会不会比留好评的动机强烈?那你看过的差评比好评多还是少?为什么会这样?
There Is No Right Decision
生活中很大的苦恼是要做决策。大大小小的决策:买什么、去哪里买、吃什么、去不去、穿什么等等。不管你当时做了哪个决定,以后都会后悔的,随便选一个,还能省点时间。
钱可能变多,也可能变少;而时间只会越来越少。在为了省钱做决策的时候,想想时间。再乘以你的时薪。为了省钱而做的决策所花的时间,很有可能比你省的钱要多得多。
2018/08/04 第1223期
学习 Bitcoin 的好资源
这是一个清单,币圈资深老战士、工程师 Jameson Lopp 整理的一堆关于 bitcoin 的优质学习材料。
Indie Hackers 经验谈
所谓 indie hackers:一两个人的迷你公司,没有融资,一般是做 SaaS 的,一般创始人是工程师。作者是 browserless 的创始人,谈自己作为个体户的心得体会。
How to Hire World Class Engineers
Angel List 问卷调查了一千多家创业公司,总结出的招聘好工程师的大致流程。就像在卖一个产品一样,要建立好的品牌、要懂营销、销售,大浪淘沙、转化率极低的情况下,招到一些人。
Goodreads 的数据仓库
Goodreads 的 OLTP 数据库是 DynamoDB;OLAP 的则是用 AWS 一堆服务建 data pipeline(堪称全家桶)将数据导入 S3,然后用 Athena 查询。
使用 AWS 全家桶不是很贵吗?哦,Goodreads 早在 2013 年就被 Amazon 收购了,自家人。
谨慎模仿大公司的网站设计与文案
很多成熟公司的网站的文案比较抽象,往往不说人话;他们的网站也不是给新用户看的,他们有其他营销渠道去争取新用户。小创业公司营销渠道不多,要尽量说人话。
如果真要借鉴成功的公司的东西(设计、文案等),可以用 archive.org 去看看这些公司刚成立不久时的网站,要时刻提醒一下自己,这些成功的公司也是从无到有、从小变大、从粗糙变得精致的。
2018/08/05 第1224期
美国工程师在东京的工作体验
日本人喜欢看纸介质的书、喜欢打印出一切东西(开会前打印幻灯片,人手一份)、害怕做决策、不写测试代码、大会小会不断、把老外放在同一团队方便管理、发电子邮件的语言超正式的。
Goodbye Python. Hello Go
作者以前那些一次性的、不用代码复用的脚本(如捣腾数据)用 Python 很方便,后来改用 Go,开发效率没降低多少。好处:靠编译器减少bug、方便并发处理、打包成一坨二进制文件方便部署等。
开放办公环境的规矩
Basecamp 也是开放办公环境,这是他们的规矩:1,把办公室当成在图书馆一样,绝对安静;2,要讨论问题,到小房间去;3,在墙、地板弄上消音的材料;3,员工座位别弄太挤,没法一抬头就看到别人的显示器。
开放办公环境那么不好,为啥科技公司们都要采用开放办公环境?既便宜,又灵活。同等面积的办公空间下,可以塞进更多的人。原来公司20人,半年后变40人了,只要桌子挪一下,就能把20人的空间配置成40人的了。
Techmeme 的新广告格式
Techmeme 每天选出科技新闻,放上链接、简评(湾区日报?哈)。他们开始允许广告商针对新闻的关键词、类别投放广告、蹭热度。比如一有 Google 的新闻,Yelp 的广告就蹭热度鄙视 Google。
我也得考虑一下湾区日报是不是也弄一个类似的广告格式:)
做一个 app 要花多少钱
本文把做一个 app 的价钱与买一台车($2万到几十万美金)类比。影响 app 造价的因素很多,需要哪些初始功能、需不需要后续维护升级、活要做得多精细等。
当然,开发的成本都是小钱,花了几十万,做了一个 app的初始版本,这只是万里长征的小小的第一步。最花钱的,最难的是营销。怎么才能让尽量多的人听说过你的 app 的存在,怎么说服尽量多的人费劲千辛万苦下载并安装你的 app。融资几千万美金的 app 公司往往要每天花至少$1、2万做广告(或其他歪门邪道)去冲下载量。
算上营销成本,定一个风投看得上的下载量目标数字,做一个 app 比买一套豪宅都要贵得多。
你请外包团队做了一个 app,外包团队会不会窃取你的牛逼 app 的 idea?代码、idea 是很不值钱的。换个角度想,如果给你微信、拼多多、Whatsapp 的全套代码,换个 logo、名称重新上线,你玩得转吗?你需要花多长时间与金钱才能做到原 app 的用户数的 1%?
2018/08/06 第1225期
The hierarchy of work
工作态度的金字塔:大部分人是使最小的劲,只要不被开除就行;往上是work hard的人;再往上work smart;再往上hard+smart;顶端是hard+smart,几乎无休,Elon Musk级别的。
Web Architecture 101
比较正规的线上服务的后台架构的基本元素。一般是一个分布式系统、一堆机器,可以 horizontal scaling。
JavaScript 的代价(2018 版)
当代 web 开发的现状:网页上的 JavaScript 体积硕大无比(下载慢),用户上网设备的性能参差不齐(众多低端手机、网速慢、执行 JS 代码慢),开发人员该如何应对?
每个网页就是一个 app;每次打开网页,都像是要下载并安装一次 app;JavaScript 体积太大了,用户体验自然就很糟糕。“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
重写代码会失败的几个征兆
在公司里呆久了,总会遇到一些软件项目需要重写代码(或换个全新语言、或进行重大版本升级等)。重写整个系统的风险极大,资源投入到了几个月的重写过程,就没法投资在开发新功能上了。
为啥有些人热衷于重写系统、从头来过?因为改已有的代码比写全新的代码要难,尤其是改别人写的代码、前人留下的烂摊子。
Apple 市值破万亿,Tim Cook 写给员工的邮件
1997 年,电脑公司 Apple 离破产只有 90 天。2018 年 8 月,手机公司 Apple 市值突破万亿。这是 CEO Tim Cook 在此历史性时刻写给全体员工的邮件原文。
其他 CEO 范文赏析,如何用英文给全体员工写邮件。
2018/08/07 第1226期
Amazon 计划在 2020 年以前彻底不用 Oracle 的数据库
Amazon 从成立之初就一直用 Oracle 的数据库,现在的主网站仍在用;累计付给 Oracle 好几个亿了。迁移工作在四五年前就开始了,争取在2020年以前彻底摆脱 Oracle。
理解你产品的核心用户
所谓的 The Power User Curve:画出曲线,每个月活跃 1 天的用户数,活跃 2 天的用户数,…,活跃 30 天的用户数,若是笑脸形状,则核心用户不少,反复回来用,适合投喂广告:)
Mastodon 是如何运作的
Mastodon 是类似 Twitter 的服务,开源,而且是分布式的。有一堆的节点,不同节点之间互相通信,用户时间轴是按时间排序的。有点类似电子邮件:一堆的邮件服务器,不同服务器间互相转信。
单进程编程
实际上大部分的软件项目用不着多进程,分布式系统,多台机器。单进程,快糙猛,足矣。本文简单介绍了 Go 与 SQLite 这两个单进程编程的利器;很多项目预估一下访问量,对稳定性要求不太高,单进程就够了。
Smart defaults
本文探讨了数字产品(网站,app)在要求用户输入的情况下如何设置好的默认值。做决策是要消耗能量的,哪怕是再小的决策;产品里设置好默认值,算是帮了用户们很大的忙了。
但在设置默认值的时候,产品的设计者们(一般是无良产品经理)往往会鸡贼地引入一些暗黑模式,让用户上当。
2018/08/08 第1227期
Digg v4 上线的那一天
作者当时是 Digg 的年轻工程师。当时 Digg 花了近两年时间重写整个网站,匆忙上线的那天寿司香槟伺候;不可思议的实践:先把旧代码从服务器删掉、再放上新代码,然后新代码竟然(或者说,果然)跑不起来!
十年前的 Web 2.0 时代,一手好牌打烂了的经典案例:Digg 输给了 Reddit,MySpace 与 Friendster 输给了 Facebook。当年 Digg、Friendster 的工程实践都很糟糕,竞争对手基本上只要网站足够稳定就能取得胜利。
Coinbase 应对访问量激增的措施
Coinbase 的主力数据库是 MongoDB,主力后台语言是 Ruby。本文介绍了两个改进性能的案例,以及介绍了他们做的记录并回放 MongoDB query 的工具,用于压力测试。
HTTPS 不方便的地方
任何事情都是双刃剑。欠发达地区靠卫星连上互联网,丢包率极高(超过50%),所以网速极慢;最好的办法是在当地放一个缓存用的服务器;但主流网站们都HTTPS了,防止一切man-in-the-middle
社会阶层向下流动
在美国,出生在20世纪40年代的人90%收入超过父母,生于70年代的人61%收入会超过父母,80后50%。本身就是社会底层的家庭无所谓,没啥可失去的了;中产家庭若上不去的话,啃老,很快就往下走了。
你的收入水平超过你父母了吗?
公司的创始人凭什么能比早期员工多拿那么多股份
创始人开始做的时候,公司估值为$0,创始人手里的股份再多,价值也为$0。创始人融到钱了,公司有估值了,早期员工加入后拿的那一点点股份的价值肯定大于$0。看,创始人多吃亏,还不让人多拿点股票,是吧?
2018/08/09 第1228期
The UX Design Checklist
一个给设计师用的简单 checklist,在把设计好的东西交给工程师去实现以前要过一遍这个清单。
Pseudo Localization @ Netflix
问题:设计、开发 app 时,默认语言是英文;若翻译成其他语言,字符串有可能变长,UI 就一团糟了。解决办法:开发的时候可以很方便地将英文替换成一串比较长的字符串,读起来像英文,假装已翻译完了。
量化 Twitter 清除僵死粉所带来的影响
跟踪分析了粉丝数前 1 万 6000 多名的账号,在这次大清洗中,每个账号平均损失 2.9% 的粉丝。其中,Twitter 官方账号损失了 12%。
Snapchat Dysmorphia
以前:年轻人去整容,要求按着明星的长相去整;现在:加了各种 app 的美图滤镜的自拍,整成 app 上加了滤镜的自己。明星是真实的人类,可行;滤镜上的自拍,已超越生理极限,不现实。
争取青少年用户的鸡贼小技巧
Facebook 去年花了几千万收购了当时才上线3个月的针对青少年的 app tbh。一封从公司内部泄露出来的邮件,披露了 tbh 创始人分享给 Facebook 同事们的争取用户鸡贼小技巧,大家坐稳了。
问题:社交产品刚上线,如何在很短时间内让某个地区有一堆人使用?鸡贼小技巧:中学生在 Instagram 个人资料都会写自己是某某学校的;tbh 就创建一堆 Ins 账号,每个账号针对一所中学,然后关注该学校的一堆学生;学生们回粉,然后在隔天下午4点,学校放学的时候,放上app下载链接,批量批准回粉的那些学生的加好友请求;此刻,同一学校大批量的学生同时收到消息推送,同时下载 app。新产品成功冷启动。
2018/08/10 第1229期
父母如何规范未成年的孩子使用智能手机
现在的美国小孩拥有人生第一台智能手机的平均年龄是 10.3 岁;拥有手机后,永远在线;社交网络很容易影响青春期的孩子的心理健康;整天宅在家里玩手机。新时代的父母该怎么应对?
尽量推迟孩子使用智能手机的年龄,尽量推迟孩子接触社交网络的年龄,限制上网时间,不要把手机带进卧室。
Aggregators and trust
聚合信息的 aggregator 都是加了一层 trust。比如你敢住进陌生人家里,因为你相信 Airbnb;你敢坐陌生人的车,因为你相信 Uber。
如果你坐时光机回到十年前,告诉十年前的你:将来可以用手机打车、用手机租房;十年前的你应该不会惊讶于手机可以做这些事情,但十年前的你应该会对住进陌生人家里、坐上陌生人的车感到吃惊。
白板面试到底有用吗
几个不同公司工程团队的领导人给出了自己的看法。白板面试主要用于考察应聘者的沟通能力,看能不能把事情讲明白;有几个公司提到他们允许应聘者用自己的电脑敲代码,而不是在白板徒手去写。
当然,有的应聘者刷题过猛,必须用白板徒手写代码才会舒服地解题,所以也不应该强制应聘者在面试的时候一定要用电脑写代码 — 但是,总感觉哪里不对劲。。。
New York Times 的 2018 年 Q2 财报
一些数字:纽约时报总订阅人数380万,其中290万人只订阅电子版;Q2 总收入 $4.15 亿,其中$9900万来自付费订阅;数字、报纸上的广告收入都有所下降;出租了总部四层楼,也带来一些收入。
Tips for balancing web fonts & page load
漂亮的网页往往都要使用操作系统没有的字体,所以都要加载一大坨 web fonts,体积大、加载慢。本文涵盖了加载 web fonts 最佳实践的方方面面。
2018/08/12 第1230期
记录生活中的一切所付出的代价
Instagram Stories 上线2周年了,走势不错。这种发帖24小时后就会消失的媒体格式也对年轻人心理健康带来很大冲击:逼着你无时无刻记录生活中的一切,压力很大。
时间轴上的帖子会有公开的点赞数、评论数,攀比、虚荣心作祟下,发帖的压力很大,帖子的质量很重要;而 Stories 这种格式没有公开的点赞数,但你自己能看到哪些朋友看过你发的东西,逼着你不断地发东西,帖子的数量很重要。
在 Reddit 上抢先爆料 NBA 动态的匿名用户
Reddit 用户 SEAinLA 多次独家披露球星们的转会、去留消息,比正规媒体要提前很多。他30多岁、在加州做律师,有一些在 NBA 各队工作的朋友,所以常第一时间得到独家内幕。
由于是匿名的,所以他敢以最快速度爆料(得到他朋友允许的前提下),如果不准确,那也没事,反正是匿名的;而正规媒体得到独家消息会,必须核实一下,会延缓一段时间才敢爆,决不能有差错。NBA 场上比赛精彩,场下的球员交易、八卦新闻更精彩,养活了一堆媒体。
橙汁测试
用橙汁测试选择乙方(服务提供商):提出一个很难的任务(但仍然是可能完成的),那些想都不想就说“办不到”的可以排除、那些想到不想就说“很容易、瞬间完成”的也可以排除。
为啥叫橙汁测试?假设你要办一个700人的销售大会,你在选择负责活动策划的乙方;你提出的要求是:早上7点,准备700人份的大杯鲜榨橙汁(2小时内现榨的)。靠谱的乙方不会一口答应、或者一口否决,而是会指出任务的困难程度、并提出所需要的预算。
当然,很多甲方都是本着花麦当劳快乐儿童餐的钱、享受 Ritz-Carlton 水平的服务的心态,也就是很多人不明白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
采访 Jimmy O. Yang
Jian-Yang 的扮演者。在香港长大,13岁来美国;拍 Silicon Valley 第一季赚了 $2700,用这笔钱首付买了二手车去开 Uber(在拍完第一季与拍第二季以前的空档)。励志故事。
Double Shipping
你付出了辛勤劳动做出东西后,一定要不断宣传、反复宣传,不然别人看不到。作者是 GitHub 早期员工,举了一些早年 GitHub 上线新功能后、多次宣传的套路。
即使在同一个社交平台,如果你想让你大部分的 follower 看到你发的信息,一定要反复推送重复的东西,因为你发了一条信息后,你大部分的 follower 是看不到的。如果你的新产品上线了一次,没人注意到,那你就多上线几次,Airbnb 当年上线了 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