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53 期):苹果的“液态玻璃”是为了 AR

封面图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53 期):苹果的“液态玻璃”是为了 AR</p>

6月17日晚,重庆举行超大规模无人机表演,共有11787架无人机,上图是其中一个场景“天上的重庆”。(via

苹果的“液态玻璃”是为了 AR

上周,苹果公司发布了新的设计风格“液态玻璃”(liquid glass)。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53 期):苹果的“液态玻璃”是为了 AR</p>

这种风格使用液体玻璃,作为控件(上图)。早先的扁平化风格,被一股脑抛弃。

下图左面是原来扁平化风格的 iPhone,右面是这次测试版的液态玻璃。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53 期):苹果的“液态玻璃”是为了 AR</p>

我知道的绝大部分人,对这种新风格都是差评,觉得不好看。大家想不通,为什么苹果要在屏幕上,添加一个额外的半透明玻璃层。

甚至有人说,如果乔布斯看到 iPhone 变成这样,会解雇所有人(下图)。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53 期):苹果的“液态玻璃”是为了 AR</p>

那么,到底为什么呢,苹果好端端的,突然要大改界面?

官方完全回避这个问题,我倒是看到一篇解读,提出了一个很有见解的猜测。

他说,苹果这样做,压根不是为了审美,而是为了下一代的空间计算,也就是 AR

现在的计算设备,都是二维的平面交互,用户面对一个扁平的屏幕,所以适合二维的扁平化风格。

但是,对于 AR 设备,用户进入的是一个 3D 空间,接触的东西都是立体的,所以需要一个立体的界面。

AR 设备没有屏幕,只有空间。屏幕不重要,空间才重要

液态玻璃就是一个空间设计,目的是让界面有一个实体,让你感觉每个按钮都是一个有体积的实物。并且,它半透明,不会遮住后面,从而产生空间层次感。

从这个角度,苹果的界面设计副总裁 Alan Dye 对液态玻璃的介绍,就很容易解读。

每个元素都经过精心设计,赋予了它们物理感:它们具有维度,能够动态响应光线,并投射阴影。

苹果的 AR 设备,目前只有 Vision Pro 头盔。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53 期):苹果的“液态玻璃”是为了 AR</p>

液态玻璃界面,应该最初是为了这个头盔设计的。在 AR 空间中,操作界面就是一块悬浮的玻璃,这非常合理。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53 期):苹果的“液态玻璃”是为了 AR</p>

苹果为了统一设计语言,索性让 iPhone 和 Mac 也用了它。开发者只需要设计一次,就能适配所有苹果设备。

这样做,有利于推广 AR。试想一下,用户在手机和电脑上,已经熟悉了液态玻璃风格,当他最终戴上 AR 设备时,就不会对这种界面感到陌生,仿佛 AR 设备只是 iPhone 的自然延伸。

如果苹果确实是这样的考虑,那么我们可以确定,苹果下一步会大力推广空间计算

Vision Pro 虽然卖得不好,但是苹果不仅不会放弃它,反而会加大投入,很可能还会推出轻量级的 AR 眼镜。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53 期):苹果的“液态玻璃”是为了 AR</p>

AR 也许是计算机行业的下一个热点,苹果已经在布局。

并且,液态玻璃界面要求实时模糊、动态透明、情境照明。这些效果需要强大的 GPU 实时渲染,这正是苹果芯片的强项,对手的硬件可能会出现卡顿,从而进一步加大苹果的优势。

科技动态

(1)Meta 公司推出 AI 广告,用户上传产品照片,系统就会自动生成广告视频,并配好音乐和文案。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53 期):苹果的“液态玻璃”是为了 AR</p>

未来,广告的制作成本越来越低,注定会无所不在,并且还会针对每个人,生成个性化广告。

(2)加拿大有一只小乌龟,断了一只脚。一家博物馆用乐高积木,为它制作了助行器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53 期):苹果的“液态玻璃”是为了 AR</p>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53 期):苹果的“液态玻璃”是为了 AR</p>

这件事很有意义,因为乌龟的寿命很长,可以达到50年~80年。助行器能帮助它几十年。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53 期):苹果的“液态玻璃”是为了 AR</p>

(3)美国国防部研究局 DARPA,创造了无线传输能量的世界纪录。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53 期):苹果的“液态玻璃”是为了 AR</p>

他们使用激光,在8.6公里外传输能量,持续了30秒,每秒功率超过800瓦。这是迄今无线传输能量的最远距离。

上图是激光接收器,激光进入中心的孔以后,会被反射到内部的数十个光伏板,这些光伏板将能量转换回电能。

(4)除了人形机器人,还有虫形机器人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53 期):苹果的“液态玻璃”是为了 AR</p>

一家美国公司制作了蜈蚣机器人,它可以爬行,适合起伏的地形,目前用来除草。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53 期):苹果的“液态玻璃”是为了 AR</p>

(5)一项研究发现,手写能增加大脑活动和参与度,比键盘打字更有利于记忆和学习。因此,学习重要的内容,可以尝试手写。

文章

1、CSS class 的替代方法(英文)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53 期):苹果的“液态玻璃”是为了 AR</p>

作者认为,网页元素的 class 属性有很多弊端,可以不用,改用替代写法,很有启发性。

2、短信发送天气预报教程(英文)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53 期):苹果的“液态玻璃”是为了 AR</p>

本文介绍怎么使用短信,给自己发送天气预报。

3、更好的 Shell 历史搜索(英文)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53 期):苹果的“液态玻璃”是为了 AR</p>

本文教你怎么打造更好用的 Shell 历史搜索。

4、让 NotebookLM 更好用的3个浏览器插件(英文)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53 期):苹果的“液态玻璃”是为了 AR</p>

谷歌的 AI 笔记应用 NotebookLM 非常有用,本文介绍三个 Chrome 插件,让它更易于使用。

5、SSL 为何改名为 TLS(英文)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53 期):苹果的“液态玻璃”是为了 AR</p>

HTTP 的加密协议 SSL,后来改名为 TLS,本文解释原因,完全是大公司斗争的产物。

6、自适应网页的正确写法(英文)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53 期):苹果的“液态玻璃”是为了 AR</p>

为了适应手机浏览器,网页的 HTML 头部一般会加上缩放命令,比如width=device-width。本文介绍这个命令的正确写法。

工具

1、Vince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53 期):苹果的“液态玻璃”是为了 AR</p>

网站流量统计分析工具,Google Analytics 的自托管替代品。

2、worklenz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53 期):苹果的“液态玻璃”是为了 AR</p>

一个开源的团队项目管理工具,自带后端和前端。

3、Kopia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53 期):苹果的“液态玻璃”是为了 AR</p>

一个开源的备份/恢复工具,可以将指定的目录或文件,备份到云存储服务商,有命令行和图形两种界面。

4、Eyesite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53 期):苹果的“液态玻璃”是为了 AR</p>

一个开源的实验项目,用摄像头捕捉用户的目光移动,从而代替鼠标,参见介绍文章

5、Unbound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53 期):苹果的“液态玻璃”是为了 AR</p>

自搭建的家用 DNS 服务器。

6、Rspamd(英文)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53 期):苹果的“液态玻璃”是为了 AR</p>

开源的垃圾邮件过滤系统,用来检测垃圾邮件。

7、Sync your cookie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53 期):苹果的“液态玻璃”是为了 AR</p>

开源的 Chrome 插件,将 Cookie 同步到 Cloudflare,用于在不同设备之间共享 Cookie。(@jackluson 投稿)

8、Link Checker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53 期):苹果的“液态玻璃”是为了 AR</p>

网站链接检查器,输入网站链接,找出其中的死链接,代码开源。(@isixe 投稿)

9、Ayanami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53 期):苹果的“液态玻璃”是为了 AR</p>

纯前端的像素编辑器,支持帧动画。(@KamiC6238 投稿)

10、chromium-style-qrcode-generator-with-wasm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53 期):苹果的“液态玻璃”是为了 AR</p>

使用 Rust 和 WebAssembly 技术的 Chrome 风格二维码生成器,纯网页应用,不需要后端。(@liuliangsir 投稿)

资源

1、Daily arXiv AI Enhanced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53 期):苹果的“液态玻璃”是为了 AR</p>

每日自动抓取 arxiv 论文,并使用 AI 进行汇总,使用 GitHub Pages 进行展示。(@dw-dengwei 投稿)

2、中国城市地铁可视化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53 期):苹果的“液态玻璃”是为了 AR</p>

一个交互式网页可视化应用,展示中国城市地铁线路,代码开源。(@thecuvii 投稿)

3、Thiings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53 期):苹果的“液态玻璃”是为了 AR</p>

一个搜索下载 3D 图标的网站,现有近3000个图标。

4、无字证明(Proofs without words)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53 期):苹果的“液态玻璃”是为了 AR</p>

这个网站收集各种数学定理的图像证明,上图是前 n 个奇数之和等于 n 的平方。

图片

1、Reddit 的子频道

Reddit 是美国最大的网上社区,有无数个子频道。任何关键字,都能创建一个子频道,类似于百度贴吧。

下图是按照成员人数的 Reddit 子频道排名。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53 期):苹果的“液态玻璃”是为了 AR</p>

不知道看哪个频道,可以先去上面这些频道,比如排名第一的 Funny 频道

2、Meta 的五次收购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53 期):苹果的“液态玻璃”是为了 AR</p>

上图是 Meta 历史上五次最大的收购。

其中,第二大收购是上周刚刚完成的,这个交易非常奇特。

Meta 以143亿美元投资 Scale AI,获取后者的少数股权,并让后者的28岁 CEO 亚历山大·王(Alexandr Wang)辞职加盟 Meta,负责 AI 部门。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53 期):苹果的“液态玻璃”是为了 AR</p>

也就是说,Meta 实际上是花了143亿美元,挖角了亚历山大·王这个人。AI 人才的价码之高,令人咋舌。

文摘

1、胶水工作重要吗?

“胶水工作”(glue work)指的是,帮助做出产品、提高效率的一些辅助工作。

举例来说,更新文档、解决技术债务、培训新人、维护团队成员的正常交流等等,都属于胶水工作。每个团队都需要大量这类工作。

我认为,胶水工作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它们来粘合整个团队,就很难做出大型产品,也无法减少大型组织中的摩擦

有些工程师因此很天真,将大量精力花在这些胶水工作。但是,在晋升或发放奖金时,这些工程师往往被忽视,公司更看重那些销售直接相关的工作(如开发新功能)的工程师。

为什么胶水工作不能让你得到晋升呢?

是因为公司太愚蠢,看不到这些工作的价值吗?我不这么认为。

公司不奖励胶水工作,因为他们不想让你优先考虑它,而想让你更重视产品的发布。胶水工作很辛苦。如果你有能力做好胶水工作,他们希望你把这种能力用在产品发布,而不是提高团队效率。

你必须明白,让团队更顺利地运行不是你的工作,你的真正工作是执行公司领导层的使命

有一个很少人知道的事实是,与其花大量时间提高团队效率,不如让团队以60%的效率运行。

这里有两个主要原因。

(1)如果团队以100%的效率运行,团队成员不可避免地会精疲力尽,这对每个人都不好。

(2)最好让团队成员习惯于在公司的基本效率水平上运作,而不是在短时间内人为地消除摩擦。因为低摩擦的状态不可能长期持续,这要求巨大的投入。

大型科技公司在任何时间内都以大约20%-60%的效率运行(公司越大,运行效率越低)。大公司的增长主要在于占据更多的市场,而不在于提高效率,所以公司不在意让团队效率提高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另一方面,如果个别员工愿意在胶水工作上投入大量时间,将团队的效率提升到80%或90%,公司将利用这种免费价值,但公司对长期锁定这种价值没有任何真正的兴趣,因为这取决于优秀的人才自愿奉献时间,是不可持续的。

所以,结论就是,公司需要有一些胶水工作,但是不需要太多的胶水工作。

作为开发者,你的正确做法应该是,在战术层面上做一些胶水工作,而不能把胶水工作提高到战略层面

也就是说,你应该把胶水工作视为额外工作,你的关注重点永远应该是项目的成功。你不会因为胶水工作而得到特别的奖励,但你会因为项目的成功而获得奖励。

言论

1、

政府的软件采购方式,花费大量资金,引发大量新闻报道,涉及大量人员,但最终不会有一款软件真正进入工作,用户仍将使用 Excel 处理所有事情,使用 PowerPoint 生成幻灯片。

-- Hacker News 读者,评论美国国防部向 OpenAI 采购2亿美元 AI 模型

2、

未来,你还是需要学习编程。因为你需要能够准确地告诉 AI 你想要什么,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有助于你编写更精确的提示和指令。

-- 吴恩达,著名 AI 科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

3、

宇航员在太空洗衣服吗?答案是不洗。

国际空间站的供水很有限,根本没有设计洗衣服的功能。宇航员的衣服弄脏以后,要么继续穿,要么直接扔掉。脏衣服会在返回大气层的时候,全部烧掉。

-- 《宇航员在太空洗衣服吗》

4、

我担心,以后在重要的媒体中,实质性内容将逐渐衰落,30秒的片段会流行,节目只具有最低的共识,充斥着对伪科学和迷信的盲目介绍,尤其还有一种对无知的庆祝。

-- 卡尔·萨根,美国著名科普作家,这段话写于1994年

往年回顾

信息就像糖一样上瘾(#306)

最酷的乐高作品(#256)

如何走出失望和怀疑(#206)

显卡缺货与异业竞争(#156)

(完)

正文完
 0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