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日报文章第120辑

2018/06/13 第1191期

Wikipedia 上小小的链接预览功能为啥拖了这么久才做好

可以拿来当面试工程师的题目用:)在全球访问量第五、支持301种语言的 Wikipedia 网站上鼠标移到链接、弹出卡片、显示目标页面的图片与文字简介,如何实现这个功能?有哪些特殊情况要考虑到?

微软为何收购 Github

瞬间接手了小几千万个开发者的账号、上帝模式+春江水暖鸭先知+率先知道哪个项目哪个小公司火了然后瞬间收购或抄袭、无缝整合GitHub与微软云服务、拥抱开源运动将微软的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亚马逊的刷单生态系统

BuzzFeed 对 Amazon 平台上的刷单生态系统进行的调查报告。实际不到10%的买家会去评论,有强烈动机去留言的往往是差评。卖家们只能刷单了。
你上一次去那种可以对东西进行 review 的平台(App Store、Yelp、Amazon 等)留下 5 星好评,是什么时候?一个东西、服务要好到什么程度才能让人自发地留下五星好评?如果你从来没有留过五星好评,你会对平台上的好评产生怀疑吗?

在 Facebook 投放 $100 万的广告卖袜子,ROI 4 倍

测试几套广告文案、图片,$50、$50 地测试,观察点赞、评论、转载等数据,选出优胜的广告、加大力度烧钱。

The Skimm 的纯人工短信资讯服务

The Skimm 是一开始是每天早上发邮件推送新闻简评的服务,后来做了 app、付费订阅用户可以在特定时间发短信提问特定的主题,他们有若干个人类员工回复短信。
还算诚实,(暂时)不搞 AI、机器人的噱头。The Skimm 有 70 多个员工,2012 年成立,700 多万个邮件订阅用户,融资近 $3000 万。他们也是在 Facebook 上狂砸广告。

2018/06/14 第1192期

电动滑板车是入口

电动滑板车前景光明:1,与走路竞争,市场是“走路”那么大,巨大无比;2,价格便宜、使用频率高、用户意图强烈,简直就是Google,就是一个新的入口,以后能在app里推广N多东西。

Spotify 的音乐帝国之路

2006年,Sean Parker的P2P音乐分享服务Napster早已被告倒但开创了听音乐的新方式;在线广播还未兴起,而传统唱片行业越来越不景气,听众的需求急需被满足。Spotify就在这种契机下横空出世。

科技圈对估值走火入魔了

媒体铺天盖地报道各种创业公司的高估值,找工作的人也追逐着高估值的公司跑,很多创始人甚至觉得估值低就是失败。。。整个科技圈盛行着这股歪风邪气:对估值的盲目崇拜。
没错,报道GitHub收购案的时候不得不提到$75亿这个数字,但它不是“估”的。革命尚未成功的诸位创业公司,更应该关注的是产品、公司文化、团队建设。

招工程师难的一个原因

主要还是最初网撒得不够大:招一个人,至少要面谈20个,差不多就要广撒网500人。之所以想要招人,就是活干不过来,那现有的工程师,尤其是 tech lead 就更没有闲工夫每天去广撒网了。

与风投见面之前要不要先把融资幻灯片发过去

要准备多个版本的幻灯片。见风投前,发个简短版的幻灯片,见面时双方才有的放矢;但不要透露太多信息,风投很有可能把你的幻灯片顺手转发给你的竞争对手。

2018/06/15 第1193期

富士康在湖南衡阳的 Amazon 代工厂

富士康要减少对Apple的依赖,就要稳住亚马逊,这就要靠吃苦耐劳的衡阳工人低薪加长工时来实现。而且很多工人是跟职介所签的派遣合同,不算富士康的在职工人,就是今天kindle组装完了,明天就让你走。
衡阳工人的时薪只有人民币14.5元,低于深圳(人民币19.5元),每周工作60小时,每个月加班时长高达80小时,远超当地劳动法规定的36小时。而且工作环境恶劣,高温厂房,厚重的防滑手套,甚至上厕所都要上报批准。

Never Write Your Own Database

微软的 OneNote 客户端需要缓存从 cloud 同步过来的数据;有一堆古怪的需求,他们就自己实现了一个 ACID 的数据库。注意:这是一篇没有一张图的长文。

GO-JEK’s Deployment Checklist

GO-JEK 有 300 多个 microservice,部署代码的流程已高度自动化,但在部署代码前工程师仍要过一遍清单(10几分钟)以防万一;每月部署代码 2500 多次,最多6、7次会部署失败。
看一个工程团队水平是否厉害,就看他们部署代码的流程是怎样的;自动化工具、团队协作、纪律、规范、出问题后如何应对、事后检讨等。有的团队每次部署代码都很戏剧性,是不是很想 AT 某些人?哈哈。

对冲基金经理为何要掏心掏肺给你介绍好股票

在各种投资大会上,对冲基金经理很愿意分享他们手中持有的好股票,活雷锋吗?No!他们放出风声是为了找接盘侠。哈佛的一个研究表明:对冲基金经理公开所持有的好股票之后,一季度内会清仓。

网红们的苦恼

YouTube 粉丝几百万几千万的大网红集体表示身心俱疲,甚至要接受心理治疗(不红的时候还不需要)。YouTube 的算法机制迫使网红们要想保持关注度、得到平台推荐,就不得不每天上传影片。
这是一个外人所不了解的高度竞争市场:你需要频繁的创造有意思的影片与同行争夺观众眼球,而后面一堆的新人前仆后继。

2018/06/17 第1194期

为什么微信在美国没有大火起来

微信2013年来到美国的时候,美国已经有iMessage, FB,WhatsApp等手机聊天工具了,邮件使用率也不低。这跟美国为何迟迟还停留在信用卡阶段而没有飞跃到中国式的微信/支付宝支付阶段一个道理。

天使投资入门指南

要意识到这是个风险极高的投资,这个钱要当作没了,即使有回报也是5-7年后的事;不要投资那些“缺了你的钱就活不下去”的公司;优先投资有traction的,其次团队,最后产品。
投资了一家公司后,你就没有足够的钱去投另一家(可能更好的)公司了。与投资钱类似,投资时间、花时间去做一件事,你就没有时间去做另一件(可能更有意义)的事。有时候你会听到有人问:为什么你不去做X、Y、Z?人们能理解钱不够、就买不了东西,但很难理解时间不够、就做不了事情。

The World Needs Netflix Minis

用超市排队的几分钟零散看《权力游戏》,感觉亵渎了这样的史诗巨制,必须安排完整的一两小时来观看:创作者就这样成功获取了我们观众的“intention”,这是最稀缺、最有价值的。
但是观众的“attention”也有一定的价值,而且积少成多:超市排队的8分钟,上下班打车的35分钟等等,我们有很多这种“零散”的时间需要被填补。创作者是不是可以把一两小时的长剧(书、语音书、视频等等)设计成几个章节,以便我们在零散的时间观看?

Startups: 3 Ways of Development

突然灵光一现,想到一个绝世创业 idea,先别高兴,上网搜一下。三种情况:1,有人做了,而且还很成功。2,有人做过了,没有成功的;3,没有人做过。该如何是好?
如果一个 idea 真的是有价值的,你肯定不是第一个想到的。

CryptoKitties 的情况不容乐观

还记得 CryptoKitties 吗?去年年底很火的 Ethereum 上的虚拟宠物收藏、交易平台,今年三月份刚融资$1200万。现在日活少于 200(没打错字,两百)。新鲜劲已经过了。

2018/06/18 第1195期

Personal Sprints

在公司里工作,小团队很多会搞一周(或两周、一个月)的 sprints,想 idea、测试、build、上线、经验总结,如此循环。可以把这种工作中的 sprint 用到生活中,提升人际关系、厨艺、身体健康等。

媒体炒作与幸存者偏差

Mark Zuckerberg 的 Hoodies,Bill Gates 退学创业:媒体大肆炒作这些成功模式的时候,已经让大众以及自身陷入于幸存者偏差之中了。
有多少创始人东施效颦只穿Hoodies,也没有创业成功?有多少创始人退学创业,也没有成功?成千上万的创始人也艰苦努力、公司文化非常友好,也没有成功。总结“成功模式”的时候,还是要多想想反例。
一般在正规媒体、自媒体、任何媒体上看到的“创始人背景很牛”、“创业故事很传奇”的报道,默认这些都是夸大、吹牛、利益输送的公关稿,很容易找到 bug 的。你们工作几年后就知道怎么回事了,骗人的。真正的故事:家庭背景、运气、钱权交易等因素是不会让你们知道的。
我很想整理一些 bug 很明显的对公司创始人进行造神的公关稿:)大家在朋友圈里如果有看到,可以推荐给我~

AirPods 对未来的影响

AirPods 会改变人与机器互动的方式:让人不知不觉与之融为一体,离开设备(电脑手机)也能接受咨讯,发送指令(通过Siri)。也会改变人与人交流的方式:iOS 12 将推出“助听器”功能,听障人士也可以时髦有型,普通人在喧闹的餐厅也能通畅交流(甚至人人都能成特务随时窃听)。
我每天带着 AirPods 几个钟头,经常忘了拿下来。作为耳机,AirPods 很不错。但我从没在 AirPods 上真正用过 Siri(试用过,不好用,放弃了)– 其实手机上的 Siri 也没真正用过,不实用。

为啥互联网广告这么善于跟踪我们

解释了一些 targeted ads 的原理。广告其实也不算坏事。这是我们为“免费”服务买的单,也让新的尤其是小众的产品在各大品牌垄断下找到活路,广告定位了顾客,顾客也找到了新商品、新服务。
时间是有价值的,但大部分人的时间其实不值钱,所以花时间是免费的,快乐地看广告,享受“免费”服务。少部分人的时间是值钱的,时间比钱贵,这些人的时间就不是免费的,宁可花钱、也不愿花时间;但“免费”的互联网似乎对这些时间比钱贵的人不那么友好,有没有办法花钱去广告啊?

在 Amazon 上做广告

70% 的 Amazon 用户不会去看搜索结果第一页之后的页面;30% 用户会直接购买第一个搜索结果的商品;搜索结果前三的商品点击率高达 65%。
Amazon 的搜索排序算法不是优先“累计销售量”而是“最新销售量”,所以打广告而拉动的“最新销售量”的增长也能让你的产品在搜索结果里排名大大提升。

2018/06/19 第1196期

The “Facebook Nevers”

正如对传统电视行业打击最大不是那些“cord cutters”,而是那些从来没有用过有线电视的年轻人。Facebook 的消亡将会是那些没用过 Facebook 的小孩所导致的。
或许会有一天,人们注册 Facebook 账号只是为了连接到其它服务(Instagram等);到时候,Facebook 就如现在的有线电视公司,主要功能是提供上网服务而不是有线电视。

花钱买软件

从用户的角度解释为啥要花钱买软件?1,软件是人付出劳动做出来的,劳动是要有报酬的;2,软件很复杂,后续的维护升级也需要付出劳动;3,营销是需要花钱。
有没有科技圈从业者从来没有花钱买过别人做的软件(或付费的线上服务)?

A Bitter Guide To Open Source

搞一个开源项目就像搞一家创业公司,你花最多时间做的大部分的事情都不是那么酷:写自然语言(而不是写代码)、经营社区、营销、与网络暴力做斗争(如果你红了的话)、很琐碎的维护工作等。

网红到底赚多少

网红像 startup,需要开发、宣传,有多种盈利模式。事实上96.5% YouTube 上的网红广告收入达不到美国联邦贫困线,但是他们还可以接受 sponsor 广告,接收粉丝捐款,甚至可以卖自己品牌的商品。
Instagram 上粉丝数七八十万的网红一年可以赚七八十万美金,更别说那些身价上亿的大网红了。当然就跟好的产品也不一定能赚很多钱一样,网红的变现能力也跟团队运营、盈利模式等多方面相关。

Bad Blood

华尔街日报披露 Theranos 谎言的记者出书了,非常有料。差点成为女版乔布斯的 CEO 在开除了 CFO 后,下令让 IT 部门坚持CFO工作电脑,发现CFO用工作电脑上黄网,就以此做为开除CFO的借口。

2018/06/20 第1197期

旧金山的粪便危机

相比美国其他地方,旧金山气候不错,常年住在户外完全没问题,将近1%的人口是流浪汉。现在旧金山城里走,很难有一段路是看不到粪便的,情况一年比一年糟糕了。在旧金山最好别穿露脚趾的鞋。
这是一个程序员做的旧金山大便分布图。

Slack 的成长之路

2009到2013年做基于Flash的线上游戏;2013年大裁员,留下几个核心员工将内部胶水浆糊做的聊天工具改一改,然后上线Slack,从那以后就开挂了。Slack的品牌做得不错,给人很俏皮的感觉,与以往的企业软件很不一样。
从这个时间轴来看,我应该算Slack最最早的那批用户了。很早的时候在 Slack 里用 Giphy 命令,经常能刷出 pg-13 的动图。

Elon Musk 写给员工的一封信

CEO 范文。Tesla 公司里某员工恶意改代码并将数据泄露出去;很多人想弄死 Telsa,请大家保持警惕,发现同事有可疑行径的,要及时向组织汇报。
谁想弄死 Tesla?石油行业,传统汽车公司,华尔街操短线的那帮人。

从广告到付费订阅

平台若靠广告盈利,谁都不讨好:1,对用户,你得搜集用户数据,才能精准地投放广告;2,对广告商,若广告做得好,用户与广告商直接建立联系,广告商就不用再来你这里做广告了。

React Native at Airbnb

这一系列5篇博文回顾了 Airbnb 从 2016 年开始采用 React Native 开发手机 app 的经验教训。权衡利弊,踩了一堆坑后,最终决定:不再使用 RN 了,回归 native code。
不错,在使用 RN 2年多以后,能及时止损,精神可嘉。React Native 用来从 0 到 1 快速上线小 app 是挺不错的。但对于这种大型工程团队,弊大于利;React Native 仍然很不成熟,Airbnb 自己 fork 了RN源代码,自己累计弄了有50多个commit修修补补,每次merge官方RN代码都是惊心动魄的经历;开发过程中各种难以解释的 bug,很难弄清楚是自家工程师的问题,还是React Native本身的bug。
一个工程师很难精通多个平台的。开发 React Native 第三方库的人一般只照顾到一个平台,对另一个平台一知半解糊弄过去,导致使用这些第三方库的其他工程师要花很多时间精力去修修补补,确保各个平台都ok。
湾区日报的 Android app 是用 React Native 写的。功能需求比较简单,我去年4月份用周末时间写的。
100% 用React Native写,ok;100% 用原生代码写,也ok;但混合 React Native 与原生代码,再加上几十个人刚刚学会 React Native 的团队一起开发,就不是那么 ok 了。

2018/06/21 第1198期

做了大型支付系统后学到的分布式系统概念

不错的温故而知新类型的分布式系统个人笔记。作者在 Uber 上班,加入 Uber 时是做 app 的工程师,有计算机学位,能在白板画图解释分布式系统,但之前从没做过真的分布式系统。

Team reviews

不错的实践:每两个月,大经理与小经理坐在一起过一遍小经理管理的那帮程序员;对于每个程序员大、小经理分别打分,若再面试一次,该程序员合格吗?可以给他涨工资吗?若意见不统一,得好好探讨一下。
团队里的明星员工与最差的员工比较容易得到经理们的关注,而广大卡在中间的不好不坏的员工却被忽略了。经理们得每隔一段时间系统地关注一下每个员工。很多创业公司成长起来了,但却忘了给早期普通员工涨工资了,不是管理层坏心眼,而是真的忘了。。

我被一个应聘者骗了

一个应聘者身份造假,谎称自己在某某公司工作过,竟然通过层层面试,最终到达发 offer 的阶段。就算最终没发 offer,花时间去面试这种身份造假的人也是浪费公司的资源。如何避免?

Security culture, the Dropbox way

每年十月份,Dropbox 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信息安全教育活动,各种讲座、workshop、实验课等,让广大员工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素养。尤其要教员工如何避免被钓鱼了。
员工的安全意识真的要教育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朋友,你的好朋友也有自己的好朋友;你的好朋友的好朋友的好朋友可能是坏人。泄露公司里的机密是很容易的,内部系统随便截一下图就行了。

设计超大型 JavaScript 程序

Google 工程师分享的经验。中心思想:如何避免不小心打包了太多的代码(每次用户访问你的网站就像重新下载一次app)?长期实践积累下了各种鸡贼小技巧。还有就是如何组织代码让代码容易删除?

2018/06/22 第1199期

The IRL channel

IRL 是 in real life 的缩写。网上做广告或者网上病毒式传播的竞争太激烈了。那在线下进行传播?看到街上有人骑共享单车,去朋友家做客看到智能音箱的使用,看到街上有人喝某个品牌的珍珠奶茶。

微软 Office 使用 reactjs 重写即将完成了

Outlook 的 web 版已用 react 写了。这次是微软赚钱大奶牛 Office 使用 reactjs 重写,这不是什么新闻了。文中提到的手机 Office app 也打算用 react native 重写,有没有微软的同学出来证实一下?

如何给产品定价

其实研究一下 Amazon 上的商品的动态定价,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做广告可以根据年龄,地理位置,使用的设备,浏览记录等信息进行精准targeting,定价也可以。针对舍得花钱的有钱的人卖得贵一点。
哪些信号可以用来甄别“舍得花钱又有钱”的人呢?用 iPhone 上网的人?经常在社交网络晒旅游照片晒奢侈品的那帮人?在金融街工作的那帮人?

Capital-as-a-Service

风投自动化?自助式融资?一个创业团队在风投的网站上填一些数据(增长率,销售额,创始人背景等),风投的网站后台算法进行模式识别,作出判断:投资,还是不投资。现实的操作还没那么理想,本文描述的实践有点这个意思。
所以:三个合伙人,都是斯坦福毕业,两个白人,一个华裔;一个 mba 刚毕业,两个 ex-googler;一个女的,两个男的,平均年龄 23 岁;一个人他爸在红杉资本工作,一个他妈是Google高级vp,一个他爸是大学教授。这种背景,输入到电脑里,自动作出判断:投资不?
这几年的 nba 越来越多以前球星的二代出来打球了;风投圈里也越来越多二代出来做投资写支票了;创业圈里也越来越多二代出来创业了,在父母的豪宅的车库里创业,这也算车库创业:)查一下 30 under 30 的那些人的父母们,就能看到这个趋势了。

不要成为这样的程序员

职业生涯里总会碰到一些满满负能量的同事,他们总是抱怨,除了他们会用的那种编程语言外,其他编程语言都很垃圾;若要问为啥其他变成语言垃圾,他们除了“跑起来慢”,“长得难看”等词汇,其实也讲不出个所以然。不要成为这种程序员。

2018/06/24 第1200期

Acqui-hire 经验谈

acqui-hire 通常都是贱价大甩卖,大公司收购小公司,买来后把产品下线,相当于批量招了一批新的全职员工。acqui-hire 的过程往往要单独面试整个团队里的所有人,挺烦的。
大公司如何干掉竞争对手小公司?用尽一切办法耗尽小公司的时间与金钱,让小公司没法花钱、花时间在做产品、争取用户上。试图收购小公司,让小公司里的员工没心思干活;大公司派一堆无关紧要的人来与小公司有限的几个员工折腾,这样小公司就腾不出手来做产品了。

consumer facing 的早期创业公司打品牌广告就是在做无用功

成功的 consumer facing 的公司是在成功了后才有了家喻户晓的品牌,而不是有了家喻户晓的品牌后才成功的。但打品牌也不无完全是没用的,对招聘、融资、商务合作有点作用。

Growth Engineering at Netflix

来自190个国家的非订阅用户使用1000多种不同设备访问了 Netflix 的 UI,如何有效地让这些人成为付费订阅用户?不同语言、不同设备、不同排列组合的注册流程,后台传来的JSON指导前端UI的渲染。

电动滑板车创业公司 Bird 的创始人已套现

一些数据:Bird 去年9月份上线;目前融资$4.5亿、估值$20亿;创始人CEO的股份从 7% 降到了 4%,卖了约价值$4400万的股份。这才不到一年呢,来钱的速度挺快的。

Unequal Cofounders

一家公司有多个创始人的话,该平分股权、平分权力,还是该让其中一人独大?统计上来看,取得巨大成功的公司往往只有一个创始人是超大股东、是明星、是被老百姓记住的。
如果多个创始人股份平分、权力平分的话,做出来的决策也很有可能是趋于平庸的。牛逼的决策一般是在开始的时候让多数人不认可的,但得有人能力排众议、能拍板。多个创始人如果都是平等的,意见不合之时很有可能出现死锁。创业失败两个主要原因:1,钱花光了;2,钱没花光,但几个创始人闹翻了。

正文完
 0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