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日报文章第121辑

2018/06/25 第1201期

Airbnb and React Native Expectations

重温一下React Native的承诺:learn once, write anywhere;学会了 React 的思路,就能跨平台开发。但很多人误解成了:write once, run anywhere;这就不现实了。
很多成熟的公司招了一堆 iOS 程序员或 Android 程序员,他们招进来是为了写原生代码(Swift,Obj-C,Java)的。然后你突然要让他们写 Javascript?还拉了一些web开发者与他们组队一起学React Native?他们情感上能接受得了吗?
在公司里使用React Native,除了技术上的考量外,还有政治,文化,团队协作等因素要考虑。

Netflix 开除使用种族歧视词汇的高管

CEO 范文。贵公司有个高管在开会时使用了种族歧视的词汇,作为 CEO,你想杀鸡儆猴一下。开除这个高管,然后向公司全体员工发一封邮件,解释为啥开除,解释公司的价值观。这封邮件该怎么写?请参考本范文。

Amazon 的金融产品

如果亚马逊提供了传统银行所提供的各种金融产品的话(小额贷款,房贷,信用卡,存折,保险等),用户就进一步被锁进了亚马逊生态系统,会在亚马逊上买卖更多东西。本文列出了已上线的金融产品以及各种谣言

我们公司应该用 React Native 吗

1,如果你开始做一个全新的app并打算几乎100%使用Javascript,用RN;2,如果你已有一个原生的 app,但有几个简单的用webview也能做的页面,如“关于” “设置”,用RN;3,如果你想在原生app里加复杂的页面或重写,别用RN。
这是对 Airbnb 弃用 React Native 的回应。作者写此文的真正动机是什么?作者是 Facebook 早期员工,也是 Quora 联合创始人,最近他的新公司是 Expo.io,一站式的 React Native 开发平台/工具链。本文传递的主要意思是,如果用 React Native,请用 Expo:)

Apple 下一个全新的产品类别是什么

Apple 想让计算设备更 personal。怎么才能更 personal?穿戴在身上、亲密无间的设备。手腕,手表;耳朵,AirPods;下一步?眼睛,眼镜。Apple 是世界上最适合做智能眼镜的公司。
软硬件一体化开发,Apple比谁都玩得转;小型可穿戴设备的开发,Apple在手表与AirPods上积累了大量经验;Apple想要快速迭代 AR 技术、探索 AR 应用,只需向2千万iOS开发者、10亿个用户说一声;卖时尚产品,Apple颇有经验;500多家Apple Store实体店,绝佳的 demo 场所。万事俱备,就等几个关键的零部件技术成熟了,智能眼镜就能开卖了。

2018/06/29 第1202期

中年创业者

如何反驳:年轻人没有家庭负担、可以加班?年轻人由于天真,所以比较有创造性思维?年轻人比较能接受没有收入的状态?所以中年创业者比较不受风投的待见?

A one size fits all database doesn’t fit anyone

Amazon CTO 作此文解释了为啥 AWS 提供那么多种不同的数据库产品。本文也花式炫耀一下 AWS 强大的客户群体(以及他们是如何使用各种 AWS 提供的数据库产品的)。
看到本文标题,我以为他至少要引用一下这个经典的 ICDE 2005 的 keynote speech,但没有。所以,我就补充在这里了:“One Size Fits All”: An Idea Whose Time Has Come and Gone

Don’t Provide your References to a Recruiter Until After your Last Interview

文章作者在野生 recruiter 手里吃过亏,所以写了此文。野生 recruiter 素质普遍偏低,做事比较极品,尽量避免跟他们接触,避免透入太多有用信息。
很多职业是靠掌握信息牟利的。风投是一种。野生 recruiter 也是。野生 recruiter 到一些公司去说:我手上有几个牛逼工程师;然后到 LinkedIn 乱发消息给工程师:我手上有一些牛逼公司。你如果傻乎乎地被他们套出了几个你的工程师朋友、前同事的联系方式,很可能就白送他们几千、上万的佣金了。

I Don’t Believe in Full-Stack Engineering

真的存在全栈工程师吗?那种真正精通 web 前端、后端的?市面上大部分 title 是 full stack engineer 的都只是会搭积木,前端后端其实都不熟。

在 Facebook 上做广告的价格

分析了砸在 Facebook 上的 $3 个亿的广告数据:花多少钱能买一个链接点击、一个 like、一个 App 下载(国家、性别、年龄、月份等)。Facebook 真是做广告的利器。

2018/07/02 第1203期

我的 CTO 进化之路

gusto 的联合创始人、CTO 的文章。6年前开始创业,三个合伙人,他是唯一的工程师,几乎100%时间写代码;2-10个工程师时,40%时间花在招人;11-50个工程师时,自己若写代码就是给团队添麻烦;51-100个工程师时,60%时间管人,40%时间招人。

电动滑板车公司巨额融资后,你希望得到解答的所有问题

这是电动滑板车创业公司 Bird 的投资人写的文章。所以这种公司有什么壁垒?巨额融资、砸钱、快速进行圈地运动、打造牛逼品牌。2017年如何来钱快?ICO。2018年如何来钱快?创立电动滑板车公司!

Grow the Puzzle Around You

Y Combinator 创始人 Jessica Livingston 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出生不久母亲离家出走,抛下她爸与她;奶奶是她成长的榜样;英语系毕业;创立 YC、麻雀变凤凰的故事。
她虽然没有技术背景,但她出色的组织活动的能力、对人性的洞悉,在 YC 创立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成立公司、设置银行账号、安装空调、买菜、创建法律文件的模板、联系演讲嘉宾等。创业过程有太多“不酷”的事情得亲力亲为了。
第一批 YC 投资的公司里,YC 给每个创始人 $6000,与 MIT 研究生在暑假的奖学金相当,仅够生存。
“You are a jigsaw puzzle piece of a certain shape. You could change your shape to fit an existing hole in the world. That was the traditional plan. But there’s another way that can often be better for you and for the world: to grow a new puzzle around you.”

README 驱动式的软件开发

在这篇2010年的文章里,作者鼓励程序员们在写代码前先写 README,先把思路理清楚。代码写再好但没需求,也是白搭。最近作者创办的公司以$75亿卖给了微软,这就是 GitHub。

这是你在硅谷的生活(两年后更新版)

以搞笑的口吻描述了一个35岁结婚有娃租房子住的男子在硅谷的生活。上一家创业公司失败后,他加入大公司,整天的工作就是跟同一拨人不断开会,或许该去做房屋中介、炒股、炒币?
两年前我有分享过他写的“这是你在硅谷的生活”。35岁了,加入的创业公司里还没有一家 exit 的(被收购、或 IPO),还没有发过财,这该如何是好?

2018/07/03 第1204期

远程 app 设计

这是一个在德国的设计工作室,他们为 Digg 创始人 Kevin Rose 的 app 做了新的设计。他们与客户在不同时区,整个设计耗时一个月,全部是远程的。本文记录了这种远程为客户设计 app 的基本流程。
文中提到的远程协作的设计的工具 Figma 不错。我前不久跟一个设计师朋友远程协作,他就推荐用了 Figma,导入 Sketch,双方在浏览器里实时拖拽、注释。越来越觉得将来的趋势是:极小团队,远程协作,启动资金极小,可持续发展(这些工具都不贵)。

Sustainable Product Growth

一个产品的四种情况:用户净增长,留存率低(通常是巨额融资花钱买广告,一旦停止广告,就挂了);用户负增长,留存率低;用户负增长,留存率高;用户净增长,留存率高(可持续的增长)。

你不需要 AI / 机器学习,你需要的是 SQL

熟练掌握 SQL,配合快糙猛的 bash 脚本、cron 等,搭建 data pipeline,配合纯人工的智能,搞定多种 business intelligence 场景,效果远胜各种伪人工智能。

Employee ‘Ghosting’

公司很委屈:应聘者面试到一半,突然人间蒸发;或者 offer 已经发了,但不来上班,联系不上了。换一个方向来看:找工作被拒了、被裁员了、被开除了,找公司讨不到说法。伤害是互相的。

The independent researcher

十八、十九世纪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科学家们普遍家境富裕,能自己赞助自己感兴趣的科学研究,并能做出成果。现在呢?学术圈里的研究工作很多也是人情世故,有没有办法自己掏钱做民科?
如果是以发表论文到 top 期刊、top 学术会议为目的,比较难。你如果背后没有一个组织(知名大学、知名大公司),别人连看都不会看一下你的投稿。
挂一个 163 的邮箱投稿 OSDI,有戏吗?

2018/07/04 第1205期

最好的商业模式

微软、苹果、Netflix:花钱的用户是用产品的人;Google与Facebook:花钱的是广告商,用产品的人免费;Amazon、腾讯、阿里:小比例的超级用户花大钱,间接让整个生态变得更好,所谓的 shared-value transactions。哪种商业模式好?

在主流媒体网站里买链接

很多媒体网站都有所谓的 contributor,免费的写手。免费还有人干?一来可以通过主流媒体网站树立个人品牌,二来可以从其他渠道赚钱,比如公司花个几千块、你可以将他们的链接植入到你的文章里,对 SEO 有点帮助(如果没被抓到的话)。
这是完整的一个产业链,有专门的中介公司拉皮条,撮合愿意花钱的公司与愿意收钱的写手。

Microsoft:The Early Days

他在哈佛读完大二之后就到 Xerox 工作;然后1981年跟随上司跳槽到微软,成为微软第77号员工。当时微软刚刚要开始做应用程序,开始山寨Mac上的电子表格VisiCalc。后来他负责开发一个“长得像电子表格的文字处理软件”,叫 Word。
文中提到他在微软做一个叫 p-code C compiler 的东西,跨平台开发的利器。当时他们对形势的判断是:苹果、IBM 等大公司都有不同体系的个人电脑,每家大公司都会做出不同的、不兼容的个人电脑。每个微软的产品都要在这么多不同的平台上存在。结果,主要只有苹果与IBM的电脑,没其他公司什么事。就像现在的iOS与Android。

触屏显示器的弊端

Tesla 车里的平板很酷,但边开车边触屏操作时,你得用眼睛去看屏幕,因为你没办法盲打啊。收银台的POS机逐渐也变成平板电脑了,收银员效率下降不少,一定得眼睛看屏幕才能操作。

Firefox + Pocket:打造更好的文章推荐引擎

恐怕很多人不知道 Pocket 已经被 Mozilla 收购了。如果你最近有使用 Firefox,打开一个空白的新窗口就会看到 Pocket 推荐来的文章,这是根据你使用 Firefox 的本地浏览记录推荐的。
我是 Pocket 的重度用户。湾区日报推荐的文章我一般都是先收藏到 Pocket 里。很多人可能也是最近几年才开始使用 Pocket 的。这是一个 2007 年上线的产品,创始人、CEO 自己独立开发四年(浏览器插件、网站、后台、iOS app),然后融个几百万、开始小团队。现在 Pocket 月活 5000 万。

2018/07/06 第1206期

给青少年的建议

估值 $92 亿的 Stripe 的创始人、CEO Patrick Collison(今年30岁)写给青少年(10~20岁)的建议。一个主题是:选择与别人不同的路。

我是如何学编程的

十一、二岁开始学做静态网站,十四、五岁买了本PHP+MySQL的书学习动态网站制作,斯坦福计算机系读本科、硕士,做一堆的 side project、参加一堆的 hackathon。总之就是不断编程。
可以参观一下作者的简历。

从创业者成长为 CEO

这是 CEO 教练 Matt Mochary 编的一本在线书,涵盖了做一个创业者 + CEO 所要触及的方方面面:如何高效工作、处理邮件、组建团队、如何开会、招人、开除人、融资、销售、营销等。

Udacity 放弃使用 React Native

在已有的原生代码(iOS 代码9.7万行、Android 代码9.3万行)之上尝试了十八个月的 RN,做了四个功能,然后宣布放弃:代码维护代价太高、Android 工程师们集体坚决不想用RN。

App Store 十周年

Apple 的官方新闻稿。2008年7月10日,App Store 上线,当时总共有 500 个 app。这十年来,如果没有 App Store,有哪些公司肯定是没法诞生的?

2018/07/07 第1207期

Clinkle 的内幕(2014年)

Clinkle 是与 Snapchat 几乎同时诞生于斯坦福校园的公司,做移动支付、转账的app。秘密研发了3年才上线,上线几个月后公司就关门了。啥都没做就融了$3千万。是近几年比较经典的失败案例。
CEO 开始融资时的参数:超级富二代、20岁白男、斯坦福本科在读、超级自信,这种几种元素混合在一起,就算没有产品、连 PPT 都没,硅谷风投的模式识别算法也能直接给他$3千万。这公司的各种极品事放进电视剧 Silicon Valley 里都毫不违和。据说这哥们最近进军币圈了。
员工被招进公司之前只给看 demo 视频,因为 app 不 work;CEO 让运营团队(主要都是女性)给工程师打杂(买菜、洗车、给车加油等);VP Eng 进公司第一天,发现这公司不行(一方面大裁员,另一方面大规模招人),立刻走人;公司投资人很多,但每人投很少,所以没人在乎,没人对公司幼稚的CEO进行监督。

Effectively using AWS Reserved Instances

“一种基于 SQL 与 Python 的采购 AWS Reserved Instances 的动态优化方法” — 恩,这个标题很有中国大学计算机系本科毕业设计的味道:)

社交媒体的运营是粉领工作

有点规模的品牌都要有专人运营一堆的社交账号。你可以抬杠说,靠机器人自动发帖就行了;但那些运营得好的,普遍是真人费劲脑子生成内容,一般是女性,一般低收入。

我能用 Python 做什么

刚学编程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的困惑:语法学会了,下一步能干啥?本文列出了一些 idea,可以练练手。

共享出租车是新的 LinkedIn 吗

场景1:一起拼车的乘客,目的地相近,工作地点相近,行业相近,所以拼车服务是新的职场社交服务?场景2:创业者白天创业,晚上开出租车维持生计,说不定能勾搭上某些投资人乘客。

2018/07/08 第1208期

How the Blog Broke the Web

九十年代互联网刚兴起的时候,有些人徒手写 html 做个人主页;后来博客出现了,生成内容变得容易了,这种徒手写 html 做个人主页的风气就没了。
其实,徒手写 html 做丑陋的个人主页这件事依然存在。你去看看美国各大学教授、博士生们托管在学校服务器上的个人主页(一般 url 最后都有波浪号 ~ 的)。

面试了400多个工程师后总结的经验

一般 onsite 每一轮的面试都是 1 on 1,一个面试官面试一个应聘者;文中提到两个面试官面试一个应聘者的实践:多个角度面试、减少偏见;一个主力面试,一个观察;训练新面试官。
招一个工程师的成本太高了:要筛选很多简历,给应聘者报销机票、旅馆,电话面试半小时到一小时(乘以一个工程师时薪),onsite 四轮、五轮,每轮一、两个全职员工花半小时到一小时+准备面试的时间+面试后做决策的时间(乘以时薪);招到人了,给猎头(或内部推荐的员工)赏金。

假 AI 的崛起

众所周知的事情:声称使用 AI 的公司很多都是用人类劳动力,而不是算法;外包到菲律宾、或者用 Amazon 的 mechanical turk。智能聊天机器人?实际是真人伪装成机器人的口吻跟你在说话。
所以,以后你听到哪家公司使用 AI 做了什么事情了,默认选择不信,骗人的,用来欺骗用户、欺骗媒体、欺骗投资人的。直到他们给了你相信的理由:)

用 AirPods 做助听器

iOS 12 把 AirPods 变成助听器:把手机放在声音源附近(电视、音箱),通过手机的麦克风采音,传到 AirPods 起到扩音作用。15%美国成年人听力有问题。这是便宜的助听器解决方案。

Udacity Git Commit Message Style Guide

多人协作、一起用一个 git repo,必须得写好 commit message。本文是不错的一种格式,三段式:1,第一行,类型 + 少于50字符的总结;2,解释这是啥、为啥有这个 commit;3,附上相关的 issue 编号。

2018/07/11 第1209期

Simple, correct, fast: in that order

Food for thought. 做软件,先找到 simple 的解决方案,不 simple 的话,就难以 correct,性能就不 fast。补充一点:simple 的方案并不等于 easy。简洁,不简单。

凭什么你的小创业公司需要融那么多钱

YC 的 CEO Michael Seibel 的建议:融了种子轮(1、2百万)后,在找到 product market fit 之前,尽量省钱(或尽早盈利),别忙着租华丽的办公司、大批量招人、乱花钱。
如果是 2017 年,或许有人会建议搞一下 ICO;现在可能有人会建议不如转型做电动滑板车?哈哈。前不久跟一个朋友聊,他说:今年,当一家跟crypto、blockchain毫不相干的公司突然进军币圈时,说明气数已尽,狗急跳墙,做最后的垂死挣扎了。

爬取一千亿个网页的经验之谈

Python 爬虫框架 Scrapy 的开发者、以写爬虫帮别人抓数据为生的 scrapinghub 的经验分享。爬虫要做到高性能、爬取的数据又要干净、还要对付被爬取的网站的反爬虫技术,困难重重。

告别 Microservice

Segment 将超过 140 个 microservice 整合成一个 service。。。Microservice 是一个不错的愿景,数量少的时候还行;数量一多,运维、开发、维护的复杂度就指数级增大。

我们都是公众人物

只要你有社交账号,你就可能被人肉出来,成为公众人物:作为全球人口的80亿分之一,很多人知道有你这个人的存在了;或许有人认可你,但同时,你得接受许多人无厘头的批评羞辱谩骂,这是一个 package。
文中举得那些“一夜成名”的例子,随时可能发生在你身上。

2018/07/13 第1210期

20岁,身家 $9 亿

Kylie Jenner:卡戴珊们的同母异父的小妹,1997年出生,2007年参加他们家的真人秀电视节目,2018年初生小孩。Instagram账号有1.11亿粉丝;自创口红品牌,7个全职员工,年销售几个亿。
传统的硅谷式的创业:从车库里开始创业,一定要有车库。当代电商的创业:在社交平台上积累大量粉丝,每个帖子都是广告(卖自家的产品)。卡戴珊家族,厉害。为啥她不姓卡戴珊?因为她爸不姓卡戴珊;后来她爸变性成功,她就有了两个亲生母亲了。

The Race to a Trillion

全球市值最大的前五家公司:Apple($9516亿)、Amazon($8658亿,今天股价创历史新高)、谷歌($8261亿)、微软($8016亿)、FB($6019亿)。谁会先达到万亿?
Apple 是设计公司,为个人做工具;Amazon 是零售商;微软是为企业里的员工做工具;Google的主旋律是做那种能捕获各种个人数据的服务(方便做广告);Facebook提供一个特殊的互联网,内容都是用户生成的。

比起 B2C,我更喜欢 B2B

最风光的公司普遍是B2C的(谷歌、FB、苹果等);但B2C创业很难,市场调研基本没用,成功都是碰巧赶上风口撞大运,成功不可复制。而B2B,直接卖给公司,旱涝保收;做不同产品的套路基本相同。

开放办公环境是一个糟糕的想法

DHH 日常吐槽科技圈系列:谁决定并设计的开放办公环境?管理人员。开放办公环境看起来很酷、招待客人参观,很有面子;但苦了工程师、设计师这些需要集中精力才能干好活的脑力劳动者了。
“如果我在传统的开放办公环境下工作,我是做不出 Ruby on Rails 的。”

高效使用 Gmail

基本思路:就像使用 tmux 一样,同一个窗口里划分多个 panel;Gmail 里叫做 multiple inboxes。有新邮件,尽量立刻回复;没法立刻回复的,移到 todo 或等待回复的 inbox 里。
如何开启多个 inbox?旧版的 Gmail 里在 settings -> labs;新版的在 settings -> advanced。

正文完
 0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