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74 期):6GHz 的问题

封面图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74 期):6GHz 的问题</p>

香港湾仔新建成的“水上运动及康乐主题区”,是维多利亚港首个没有栏杆的堤岸,游人可拾级而下亲近海水。(via

6GHz 的问题

本周的新闻,欧洲做出决定,6GHz 怎么分配。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74 期):6GHz 的问题</p>

欧洲把 6GHz 一分为二,较低的频段给 WiFi 使用,较高的频段留给手机通信。

这跟美国和中国都不一样,美国把整个 6GHz 分配给 WiFi,中国则是全部分配给手机通信。

我来说说,对于这个新闻的感想。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74 期):6GHz 的问题</p>

对于不了解的朋友,我先说说 6GHz 是怎么回事。

家庭的无线局域网(WiFi)只能使用固定频率的信号。最早的频率是 2.4GHz,所有设备都用这个频率,就造成了信道拥挤、信号不稳定。

后来,增加了 5GHz。但是这个频率现在也不太够用,在大城市的高层住宅,打开手机,能搜到几十个无线网络。那么多设备都用这个频率,通信就很拥挤了。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74 期):6GHz 的问题</p>

大家就想到,再给 WiFi 增加一个频段,目光就瞄准了 6GHz。这个频段还没有指定用途。

如果 6GHz 用作 WiFi,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会发生拥堵。因为它的波长短,所以穿墙能力差,实际上不能穿墙。也就是说,你在屋里只能连上你自己的 6GHz 信号,别处的信号传不进来。

而且,它的带宽大,网速更快,可以打造高速 WiFi,适合 VR 头盔这类吃带宽的设备。

但是,问题就来了,6GHz 除了用作 WiFi,还可以用作手机通信。手机通信的频段能够供大量人群同时使用,比只供一家人使用的 WiFi,频段利用效率更高,公共效益更大。

前面说了,中国的决定是,整个 6GHz 都留给手机通信,也就是说 WiFi 不能使用这个频段。

所以,有些追求高网速的国内用户,就会去买国外的无线路由器,以及支持 6GHz 的硬件(比如苹果设备),实现家庭的高速 WiFi。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74 期):6GHz 的问题</p>

我的想法是,WiFi 只有 2.4GHz 和 5GHz 确实不太够,如果能增加一个高速频段就很好,不仅满足大带宽通信,还能促进设备升级,带动消费。

6GHz 的完整频段是 5925MHz 到 7125MHz,听过国内明确留给手机通信的是 6425MHz 到 7125MHz 这一段,至于剩下的 5925Mhz 到 6425MHz 怎么分配还没明文规定(参见百度百科)。

如果是真的,是否可以考虑放出 5925Mhz 到 6425MHz 这一段,就像美国的规定,任何人无需许可就能使用这个频率。这样的话,个人和企业就有了一个可以自由使用的高速通信频率,为更多的创新创造条件。

科技动态

1、一个光日

1977年9月5日,美国发射宇宙飞船“旅行者1号”。它是目前飞行距离最远的飞行器,已经飞离了太阳系。

根据计算,2026年11月13日,它将距离地球“1光日”(光在一天内传播的距离),成为首个达到这个距离的人造飞行器。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74 期):6GHz 的问题</p>

届时,旅行者1号将距离地球259亿公里,这段距离光只需要1天,它耗时近50年。

在当前位置,地球的指令到达它需要23小时29分27秒,过了1光日,就要第二天才能收到。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74 期):6GHz 的问题</p>

科学家预计,再过300年,旅行者1号就会进入太阳系旁边的奥尔特云团,穿过该云团需要大约30000年。

2、输电铁塔

奥地利正在改造输电铁塔,让其变得更美观,更像景观。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74 期):6GHz 的问题</p>

上图是鹳,另一个已经落成的设计是雄鹿(下图)。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74 期):6GHz 的问题</p>

奥地利电网公司打算一共设计9种动物形状的铁塔,象征奥地利的9个州,目前已经完成了两个。

许多人都反对,在村庄旁边修建输电塔。电网公司希望,这些具有视觉吸引力的铁塔,可以让人们更容易接受它。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74 期):6GHz 的问题</p>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74 期):6GHz 的问题</p>

3、在线会议的 AI 化妆

Google Meet 推出 AI 化妆按钮,帮你在线上会议“虚拟化妆”。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74 期):6GHz 的问题</p>

上图右侧是可选择的12种妆容,左侧窗口是预览画画,也就是别人看到的你的样子,数字化妆保证你看上去“光彩照人”。

以后,美颜滤镜将是视频通话软件的标配。

4、钥匙扣相机

柯达公司推出了一扣挂在钥匙扣上的相机,而且样子很复古。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74 期):6GHz 的问题</p>

这款相机很小,重量仅30克,但是功能齐全,配有取景器、LCD 屏幕、Type-C 端口、闪光灯、microSD 插槽。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74 期):6GHz 的问题</p>

它的画质不行,传感器只有 1/4 英寸,只能拍摄 1,440 x 1,440 的 JPEG 照片。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74 期):6GHz 的问题</p>

但是,它的价格只有30美元,加上造型不错,还是有很多人愿意买单。目前,它在柯达官网出售,显示缺货。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74 期):6GHz 的问题</p>

文章

1、中国 AI 模型是纸老虎(英文)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74 期):6GHz 的问题</p>

一个美国人的文章,批评中国 AI 模型不如看上去那样好。

我认为,他的观点太偏颇,很多论据站不住脚,读上去酸溜溜,但是可以作为参考。

2、WhatsApp 现在使用 WebView(英文)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74 期):6GHz 的问题</p>

通信软件 WhatsApp 的 Windows 版,原先是一个原生桌面应用。

作者震惊地发现,它的新版本居然退回了 WebView,成为网页版的包装器,性能急剧下降,内存占用 1GB。原因可能是 Meta 公司裁掉了 Windows 版的开发团队。

3、Vibe Coding 面试感受(中文)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74 期):6GHz 的问题</p>

作者团队的面试,开始改为让应聘者用 AI 实现一个功能,作者谈了实施的感受。(@thuwyh 投稿)

4、本地运行 AI 模型的方法(英文)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74 期):6GHz 的问题</p>

本文介绍在本地计算机运行 AI 模型的几种方法:LM StudioOllamaLMStudio

5、我们在 Zed 里面办公(英文)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74 期):6GHz 的问题</p>

Zed 是一个全新的代码编辑器,正在密集开发。除了文档编辑以外,Zed 团队也用它来开会和讨论,它内置了讨论区和实时协作。

6、中级程序员的标志(英文)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74 期):6GHz 的问题</p>

今年是作者从事专业编程的第十年,他认为自己属于中级程序员,总结了自己的工作内容。

他说,做到了这些事,你就达到了中级程序员的标准。

工具

1、LibrePods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74 期):6GHz 的问题</p>

在非苹果设备上(比如安卓手机和 Linux),使用 AirPods 耳机的工具。

2、IDEmacs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74 期):6GHz 的问题</p>

将 Emacs 配置成 VS Code 样式的一套配置。

3、Kratos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74 期):6GHz 的问题</p>

开源的身份认证服务器,支持多种认证方式,可以替代 Auth0 和 Okta。

4、Biu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74 期):6GHz 的问题</p>

一个开源的跨平台桌面应用,基于 API 来搜索和播放 Bilibili 平台的音乐,支持登录获取收藏夹歌曲。(@wood3n 投稿)

5、Enjoy Git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74 期):6GHz 的问题</p>

中文的 Git 桌面图形客户端,暂时只有 Windows 版。(@huangcs427 投稿)

6、Readdig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74 期):6GHz 的问题</p>

开源 RSS 阅读和 Podcasts 播放网站。(@copilot-is 投稿)

7、Tiny SVG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74 期):6GHz 的问题</p>

开源的网页版 SVG 压缩,可以在线试用。(@mutou981 投稿)

8、fssh

苹果笔记本的 SSH 私钥保护器,登录服务器时直接指纹认证。(@Mister-leo 投稿)

9、CrossDesk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74 期):6GHz 的问题</p>

开源的远程桌面软件,跨平台,支持硬件加速和 Web 访问。(@kunkundi 投稿)

10、Git PR AI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74 期):6GHz 的问题</p>

一个命令行工具,跟 JIRA 配套,可以直接从 JIRA Ticket 生成 Git 分支,并带有 AI 功能。(@leochiu-a 投稿)

AI 相关

1、Antigravity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74 期):6GHz 的问题</p>

谷歌本周发布的 IDE 产品,用于 AI 编程,也是基于 VS Code。

2、Code Wiki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74 期):6GHz 的问题</p>

谷歌新发布的服务,使用 Gemini 模型为代码库生成文档。

3、Open CoreUI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74 期):6GHz 的问题</p>

使用 Rust 语言重写的 Open WebUI,降低了内存和资源消耗,有服务器版和桌面版。(@xxnuo 投稿)

4、Continuous Claude

一个命令行工具,可以对同一个任务循环运行 Claude Code,允许指定运行次数。

资源

1、随机性测试指南(英文)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74 期):6GHz 的问题</p>

这个网站给出一系列方法,测试某种随机数生成器是否足够随机,所有测试方法都有详细易懂的解释,可以用来学习统计学。

2、强化学习的数学基础(Mathematical Foundations of Reinforcement Learning)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74 期):6GHz 的问题</p>

开源的英文电子书,介绍强化学习的基础数学知识。

3、Erlang 初学者教程(learn you some Erlang)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74 期):6GHz 的问题</p>

Erlang 是一种函数式语言,适合分布式、高可用环境。这个网站是面向初学者的英文教程。

图片

1、

一家巴基斯坦报纸,不慎将 AI 的对话跟着文章一起发表了。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74 期):6GHz 的问题</p>

上图文章结尾的红框处,写着:“如果您愿意,我还可以生成一个更醒目的‘首页风格’版本,配以简洁有力的单行统计数据和醒目、信息图表式的布局——完美契合最多读者需求。您希望我接下来生成这个吗?”(If you want, I can also create an even snappier “front-page style” version with punchy one-line stats and a bold, infographic-ready layout — perfect for maximum reader impact. Do you want me to do that next?)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74 期):6GHz 的问题</p>

如果报纸都用 AI 写稿,读者是否还有必要订阅?

2、神秘的土坑带

秘鲁南部的一个山谷,有着一条长长的土坑带,整齐地排列着5000多个土坑,非常神秘。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74 期):6GHz 的问题</p>

这明显是人工的,但是没有任何记载,不知道是谁修建的?有什么用途?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74 期):6GHz 的问题</p>

上图中间的一长条,都是土坑。

考古学家在土坑中发现了玉米花粉和芦苇。玉米是古代这个地区的主粮,而芦苇可以用来编织篮子。

因此人们猜测,这里是印加帝国的一个大型集市,这些土坑用来存放货物。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74 期):6GHz 的问题</p>

文摘

1、世界第一个 App 商店

世界第一个 App 商店,出现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日本,方便用户付费购买软件。

它采用自动售货机的形式,因此也是世界第一台以数字形式出售软件的自动售货机。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74 期):6GHz 的问题</p>

1986年的时候,软件都是以磁盘形式出售。一个软件通常就是几百 KB,正好放到一张磁盘里面。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74 期):6GHz 的问题</p>

上图左下角就是当时的磁盘。

需要新软件的时候,人们往往删除磁盘的旧数据,拿来拷贝。一家日本公司由此想到,可以制造一种机器,让人们插入磁盘,把选择的软件拷贝在上面。

<p>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74 期):6GHz 的问题</p>

上面就是这家公司造出来的软件自动售货机。

你把磁盘插入机器,在屏幕上选择自己想要的软件,支付费用后,机器自动把软件拷贝到磁盘上,然后你就可以带着软件回家。

如果软件附带手册,它还会把手册打印出来给你。

这在当时是一项革命性的发明,一经推出就轰动了市场。当时还没有互联网,购买软件都要去实体商店,有了这种机器,你在街角就可以购买软件。

这种机器的致命伤在于,它内部的硬盘不够大,只能储存最热门的几种软件(大部分是游戏)。如果用户想购买其他软件,就必须等这台机器去远程下载。

当时采用电话线拨号下载,网速只有每秒约 1.2 KB,一个游戏的下载时间有时达到20分钟。这段时间内,用户只能在机器旁边等着,其他人也不能使用这台机器。如果下载中途断线,就必须从头来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家公司让机器每晚自动下载最新游戏。但还是不能完全避免用户的等待。

最高峰时,这种机器在日本全国一共安装了300多台。直到1997年,才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言论

1、

我希望让机器人坐在自动驾驶的出租车里运送包裹。

出租车自动驾驶到达目的地后,机器人负责搬运货物到门口。

-- 马斯克谈对于 Optimus 机器人的发展愿景

2、

亚洲常见的一种攻击方法是,诈骗分子打电话给受害者,冒充银行员工,警告受害者账户已被盗用,并指示他们安装一个应用程序来保护资金安全。

诈骗分子还会蒙骗受害者,让他们在安装应用程序的过程中忽略安全警告。这个应用是伪装成合法应用的恶意软件,会窃取受害者的登录信息,并拦截访问银行账户所需的双因素验证码。

-- 谷歌用这个案例解释,为什么需要实施“安卓开发者认证计划”

3、

既然 AI 可以按需提供你的代码所需的特定功能,为什么还要增加额外的供应链风险,引入另一个依赖项呢?

因此,小型的、低价值的依赖项在未来会消失。

-- 《“小型”开源软件的命运 》

4、

基因疗法可能实现一次治愈病人,这对于公司的持续收入很不利。

相比慢性疗法,治愈病人是一种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吗?

-- 高盛公司的一份研究报告

5、

去年,互联网上机器人流量第一次超过了人类流量。根据一份报告,自动化系统在2024年占所有网络流量的51%,而且 AI 生成的文章数量也在2024年底首次超过了人类撰写的文章。

-- 《互联网已死》

往年回顾

没有链接的互联网(#327)

工作台副屏的最佳选择(#277)

脸书的公司入职教育(#227)

iPad 的真正用途(#177)

(完)

正文完
 0
评论(没有评论)